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大偉

(攝影家)

鎖定
大偉,英文名DAVID,中國著名商業領袖攝影家 [1]  ,國家肖像館發起人。196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大偉具有在複雜的環境捕捉被攝人物個性精髓方面的天賦,透過大偉的攝影視角,我們得以看到這個時代中國最著名的商業領袖。大偉的商業領袖肖像攝影作品,深獲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影像藏家的積極典藏。
中文名
劉大偉
外文名
DAVID
別    名
大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4年12月30日
職    業
攝影師
出生地
湖南長沙
代表作品
柳傳志
馬雲
王石
王中軍
陳東昇 展開
代表作品
柳傳志
馬雲
王石
王中軍
陳東昇
美國前總統卡特等名人肖像影像。 收起
性    別

劉大偉職業生涯

大偉圖冊
大偉圖冊(6張)
大偉從小喜愛畫畫,十二歲開始學畫,十七歲師從於李自健學習油畫。在學畫時,大偉買了一台相機拍照片收集繪畫素材,慢慢地在拍照找素材的過程中,他對攝影也產生了興趣。
1984年,大偉抱着對攝影的濃厚興趣和藝術夢想,開始了一邊繪畫創作一邊學習攝影的生涯。
1986年,為了尋找更多風格的攝影素材和能給自己繪畫帶來藝術創作靈感的想像空間,22歲的大偉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從湖南長沙騎行到雲南西雙版納,用照相機拍下了不同民族的喜怒哀樂和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以及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和人物。
1988年,大偉帶着自己的大量的少數民族生活攝影作品回到湖南,舉辦“少數民族風情”巡迴個人攝影展覽。
1989年的一天,大偉在回顧自己“踩着一部破舊的自行車,一邊流浪,一邊用他的攝影鏡頭記錄下滄桑而廣袤的大地、卑微而堅韌的人們”那段歷程時,突然意識到,再美麗的風景,也美不過人的臉龐,人類的命運都寫着每個人的臉上,他開始專攻人物肖像攝影,開辦了“大偉專業人像攝影創作室”,拍攝了袁隆平、陳白一、韓少功、於沙、李路明等一批湖南名人,其攝影作品“墨魂”被特邀參加《人像攝影》十週年回顧大展,攝影作品“我心深處”在第六屆尼康獎攝影比賽獲得獎項,同時“大偉攝影”也成了全國知名商業人像攝影品牌。
2008年,大偉來到北京發展,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繼續堅守自己的攝影夢想。
在2008至2010年期間,歷時三年,對中國一流企業家進行了系統的攝影記錄,真實記錄了中國企業家所處的時代,以及時代與企業家的關係,深度呈現了企業家豐富的表情與內心風景。他的鏡頭匯聚了以柳傳志、馬雲、王石、任志強、馮侖、王巍、陳東昇、李建光等為代表的商業領袖和以吳敬璉、厲以寧、周其仁、張維迎、陳志武等為代表的經濟學者,形成了真實、深刻、優美的企業家及經濟學者人像作品,如發表的“王巍的歡愉”、“陳東昇:行走在歷史的框架裏”、“夢想家田溯寧”等系列攝影作品,深受被攝企業家、經濟學家和廣大讀者的好評,也因此在整個圈子有了很高的影響力。

劉大偉展覽信息

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7張)
1987年-1988年:舉辦“少數民族風情”巡迴個人攝影展覽;
1993年:參加全國《人像攝影》雜誌創刊十週年作品回顧大展;
1992年:參加91/92年度第六屆尼康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
2014年:舉辦“透過表情看思想”中國著名企業家肖像攝影-大偉攝影經典作品展。

劉大偉企業家影像館

2014年,大偉意識到:用影像人物與文字解讀相融合的形式創造性地呈現出一個時代中國精英階層的表情與思想,展現中國企業家的思考和價值觀,還原中國企業家的真知灼見、正能量,幫助公眾從一個直觀、感性和立體的維度瞭解、感受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和真知、管理思想和領導力理念,讓更多的中國大眾得以認知、分享和學習,激發新一代企業家、年輕人的自我創業和努力進取精神,這是一件非常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事情,他舉辦“透過表情看思想”中國著名企業家肖像攝影展,同時開始倡導並籌備發起創辦“國家肖像館”。
大偉説:“一個人總要離開人世的,但如果有國家肖像館,就可以讓那些為這個國家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包括:國家政要、企業家、經濟學家、藝術家、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以及感動中國的普通人)精神不死,他們的影像(照片、畫像、雕塑、視頻等各種藝術展現形式共存)將永存於“國家肖像博物館”,讓人們永遠記住他們。
在未來的30-50年,只要時間允許、生命允許,大偉將致力於推動國家肖像館的發展,這將是對快速發展的中國文化產業非常有力有效必要的補充,必將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史上留下一筆可持續傳承的無形財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