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堯宸

鎖定
劉堯宸(1897-1925),字俊輝,祖籍霞浦,定居平潭。宣統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會,同年十月,參加福州革命黨人組織的洋槍隊。民國8年(1919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在福建靖國軍任上尉副官。民國10年隨軍北伐,任孫中山衞隊團參謀長。民國13年,任黃埔軍校教官。越年參加東征。兵發東江,圍攻惠州,英勇犧牲。廣州國民政府隆重追悼,周恩來宣讀祭文,追認為中將,授於烈士稱號、葬於黃埔烈士陵園。1980年11月,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劉堯宸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25年
畢業院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出生地
福建平潭

劉堯宸人物生平

劉堯宸少年生活

劉堯宸,一八九七年生於福建省平潭縣夏致街。劉家祖籍霞浦縣,其祖父劉長泰在咸豐年間到平潭任海壇右守備,遂定居平潭。其父劉蘭溪,系前清秀才,是個寒儒,因與鄭家民事糾紛,縣知事宋廷模受理此棠,受賄袒護鄭家。劉蘭溪狀告縣官宋廷模,反被誣冒犯上司之罪,押解福州投獄。劉堯宸時年僅七歲,隨其伯父劉國寶、叔父劉國香等親屬前往福州探監,並親自到府衙公堂為父鳴冤、哭訴,陳述有條不紊,對答如流,感動了府台。不久,其父無罪獲釋。然在平潭難以住腳,一家被迫遷居福州南台。從此家境開始衰落。其父代人書寫,其母做女工,劉堯宸兄弟沿街賣餅,以低微收入勉強維持家計。
少年的劉堯宸,雖身處逆境,而不忘發奮圖強,勵志習文,其父見堯宸生性聰穎,膽識過人,勤學好問,因未能受業於名師,只好親自教堯宸讀諸子經書。堯宸幼承家學,青年時,經林智淵介紹,到保定武備學校深造。 [2] 

劉堯宸革命生涯

劉堯宸青少年時,受孫中山先生辛亥革命的影響,畢業後投奔革命。一九一八年,孫中山命許崇智率粵軍進軍閩省。劉堯宸投入許部,隨軍入閩,參加討伐福建督軍李厚基。一九二二年陳炯明叛變,廣東局勢急劇變化,粵軍奉命回師受阻,繞道江西退到福建。劉堯宸再度入閩,參加閩粵戰爭。粵軍許部驅走福建軍閥督軍李厚基。一九二三年初,廣州叛軍陳炯明攻打元帥府。進駐福州的東路討賊軍總司令許崇智,奉孫中山先生之命班師回粵。此時,劉堯宸在廈門,聞訊即趕回廣州,參加討伐叛軍。
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建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劉堯宸任軍事教官。同年成立教導團,劉被任命為教導團第二團第二營營長。
一九二五年二月,教導團奉孫中山之命,東征討伐陳炯明叛逆,與粵軍編為右翼軍。劉堯宸參加第一次東征。由軍校出發,向淡水進迫,攻擊淡水的西南部,親臨一線指揮作戰,不久就攻下了淡水城。
繼後,劉堯宸又連續在廣東參加幾次攻城戰鬥。在棉湖一役中,滇、桂兩軍不肯用命,按兵不動,陳炯明逆軍妄圖一舉消滅教導團、粵軍於揭陽、潮汕之間。蔣介石命教導二團團長錢大鈞負責攻打棉湖右岸鯉湖之敵,掩護第一團的右側。錢大鈞部於三月十二日早晨到達鯉湖附近,召開營長會議,佈置任務。會後,劉堯宸召開排以上幹部會,傳達本營受命擔負正面攻擊任務,討論、佈置作戰方案,並命各連、排作好戰鬥準備。當時,錢大鈞團長未接到蔣介石攻擊鯉湖的第二號命令,一直猶豫不決,不敢立即進攻。劉堯宸見此情景,獨自率領本營官兵前往攻打鯉湖。團長錢大鈞聽到槍炮聲,估計劉營長已與逆軍接火,才下令前來助攻。劉營官兵冒着槍林彈雨,向前猛衝,到達山底下。劉堯宸親臨前線指揮,擊破正面的敵人。接着立即去支援教導一團,攻打敵人的左剛。由於劉營和其他友軍協力奮戰,終於把陳炯明逆軍消滅殆盡。
陳炯明的猛將林虎所部在棉湖戰役中遭到致命的挫敗後,率潰兵退卻到五華,部署防務,以圖固守。蔣介石命教導團清掃殘敵,攻下五華後,教導一團留守五華,教導二團向興寧前進。在攻打興寧時,頭一天攻不下,第二天繼續強攻。劉堯宸率本營官兵從南門猛攻,在這次戰鬥中,又是在最前線奮勇衝殺,身受重傷,劉營終於佔住了陣地,與敵人對峙。劉堯宸身雖受傷,卻不下火線,堅守陣地,直到克復興寧為止。教導團戰績輝煌,第一次東征遂告結束。劉堯宸在備戰役中奮勇殺敵,立了功。
一九二五年五月,黨代表廖仲愷到汕頭,會商決定討伐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在瘦狗嶺的兩個叛軍,以鞏固革命根據地。北伐軍回師廣州,劉堯宸營長率領二營,於六月十三日拂曉,開始向瘦狗嶺山麓進攻,奪取了敵軍一個又一個陣地,掃除了敵軍設下的層層障礙,與其他友軍一起佔領了瘦狗嶺。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殞命。許崇智部梁鴻楷是刺廖仲愷主要兇犯之一。受傷剛痊癒不久的劉堯宸得知後,義憤填膺,奉命負責解除梁鴻楷所部的武裝。他於二十四日晚親率四、五兩連向東山附近的一個廟宇前進,嚴格規定隊伍行進時不得點火,不得有響聲,不得掉隊,必須一個個緊緊跟着。部隊在黑夜裏秘密行動,破曉前把梁部一個營團團圍住,不發一槍一彈,英勇機智地解除其武裝,將俘虜和收繳的全部武器彈藥帶回北校場營房。 [2] 

劉堯宸最後一戰

一九二五年十月,編成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當時劉堯宸任第二師第四團團長。
在第二次東征攻打惠州城時,劉堯宸團的主要任務是在惠州城外的東北角一帶佔領陣地,嚴密戒備河源、紫金之敵,並佯攻惠州城的東北角,藉以牽制敵方兵力。
十月十三日,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親臨指揮,劉堯宸團的步兵陸續通過北門橋,由橋下徒涉向城腳逼近,但敵方火力兇猛,加上蔣介石指揮失當,劉團的一個排接着一個排衝進去,雖死傷過半,仍難以登城。最後,不得不暫停攻擊。下午五時許,何應欽縱隊長得到劉堯宸報告後,命令劉堯宸團長要想盡一切辦法登城。劉見時近傍晚,我軍炮彈所存無幾,此時若不登城,勢必坐失良機,影響全局,就立即下令部隊全速前進。他自己身先士卒,親扶竹梯,大聲喊殺,與先鋒隊一起疾馳,抵達惠州城下。敵人見劉團勇士衝到城下,便集中火力掃射。劉堯宸團長身中數彈,血流遍體,還繼續指揮,大呼“迅速登城!”。劉堯宸團長終因受傷過重,在陣地上壯烈犧牲。
第四團的官兵見團長英勇犧牲,無不灑淚痛悼。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劉堯宸的遺志,在翌日(十四日)下午,最先登城,終於攻克惠州。國民革命軍的旗幟招展在城頭之上。
入城後,即在城內舉行慶祝會。蔣介石,周恩來、李濟深、何應欽在會上講了話,表彰了劉堯宸的功績。
犧牲時劉堯宸年僅二十八歲。他平時潔身自愛,性格爽朗,律己甚嚴。作戰時身先士卒,英勇善戰,無軍人之舊習,為部屬所尊敬。更可貴的是他跟隨孫中山先生,一心一意為國民革命事業而努力奮鬥,擁護三大政策,擁護反帝反封建的綱領。他的犧牲是革命軍的一個重大的損失。
國民革命軍為悼念劉堯宸團長,在惠州城舉行安葬儀式。蔣介石、周恩來,何應欽以及國民革命軍官兵和黃埔軍校師生參加了在廣州城召開的追悼會。劉堯宸的堂兄劉堯勳等親屬專程前往參加,還在追悼會上送一副輓聯,聯雲:“論家無限哀於季,為黨何妨殺此身”。追悼會上追認劉堯宸為中將。會後,特為編印《劉中將榮哀錄》一書,介紹劉堯宸生前事蹟並收錄追悼會悼詞,輓聯等。 [2] 
參考資料
  • 1.    政協平潭縣文史工作委員會編.平潭小百科:內部出版,2000:51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平潭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組編.平潭文史資料 第1輯:內部出版,198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