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國卿

(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教授)

鎖定
劉國卿教授(1933-2007) 1933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省訥河縣。早年於南京藥學院,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和進修。曾在意大利米蘭“Mario Negri”藥理研究所做訪問學者。曾任中國藥科大學藥理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理學會製藥工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藥理學會理事長,生化藥理學會委員,國家新藥評審專家。 [1] 
中文名
劉國卿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黑龍江省訥河縣
出生日期
1933年6月
逝世日期
2007年
畢業院校
南京藥學院(中國藥科大學)
職    業
藥理學家、教師
主要成就
劉國卿教授長期從事藥理學和神經藥理學研究。並取得多項成果。
性    別
教學職稱
教授

劉國卿主要成就

劉國卿教授長期從事藥理學和神經藥理學研究。60年代初開始籌建神經藥理實驗室,建立神經藥理的動物模型及多種放射受體結合技術,並在國內較早地建立高效液相色譜.電化學檢測法、體內伏安法、腦微透析及癲癇“點燃模型”等。後深入研究中藥天麻以及延胡索有效成分的神經藥理和分子作用機制。用現代技術對200多種四氫異喹啉化合物等進行了廣泛、系統的研究,對中藥N型鈣拮抗劑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後致力於對血腦屏障上P.糖蛋白與與藥物轉運以及腦缺血的研究。劉國卿教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20餘篇,其中SCI收錄的40餘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並於1994年獲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
1980年,劉國卿教授赴意大利米蘭“瑪.尼格利”藥理研究所作為訪問學者從事神經藥理研究。在該所工作期間,劉教授發表了“LC-EC測定四氫巴馬汀(THP)對腦內單胺類及其代謝物的影響”的論文。同行專家鑑定為“對闡明THP的中樞機制有很大幫助,是一篇有價值的論文。”
從1984年開始,劉教授為藥理專業學生開設了新課神經藥理學,並編寫了教材和開設了實驗,同時為研究生開設了神經藥理的生化基礎課。劉教授長期擔任着藥理教研室主任職務,他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深受青年教師的尊敬。
劉國卿教授與國外學術界同行建立了較多的聯繫,曾應邀赴美國、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國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2007年10月15日劉國卿教授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1] 

劉國卿人物簡介

1933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省訥河縣。早年於南京藥學院,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和進修。曾在意大利米蘭“Mario Negri”藥理研究所做訪問學者。曾任中國藥科大學藥理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理學會製藥工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藥理學會理事長,生化藥理學會委員,國家新藥評審專家。還擔任《藥學學報》編委,《中國藥理學通報》常務編委,(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TIPS)和美國(Pharmaceutical News)編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