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啓文

(抗日英烈)

鎖定
劉啓文(1899年—1937年)(概述圖來源:[1]) [1]  ,字靖遠,河南淅川人。1915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1年,考入保定陸軍大學第七期。1925年,分配至東北軍將領董英斌部下任連長,因其治軍嚴明,勇猛頑強,於1936年晉升為東北軍第一一五師少將師長。1937年,東北軍整編後,劉啓文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軍第一〇八師第三二二旅少將旅長。 [4] 
1937年8月,日軍進犯上海,劉啓文所部調往河北滄縣增援同日軍作戰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阻擊日軍沿津浦路南侵。11月初,劉啓文部又奉命率部馳援上海前線。8日,進駐上海松江陣地,阻擊金山衞登陸的日軍,他親率部隊據守要衝,多次予敵重創。但因此時僅剩第六十七軍孤守松江,劉啓文部腹背受敵,戰鬥十分慘烈。在所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劉啓文率部轉移,在松江城內十里長街與日軍巷戰。10日,日軍衝破松江北關防線,劉啓文所部被日軍包圍。部隊在突圍過程中遭到日軍猛烈攻擊,傷亡慘重。危急之中,劉啓文親自率部向日軍衝擊,中彈犧牲。 [2] 
2015年8月,劉啓文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3] 
中文名
劉啓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南淅川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37年11月
畢業院校
陸軍大學
主要功績
淞滬會戰壯烈殉國

劉啓文人物生平

1899年,劉啓文出生在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鄉單崗村。父親為清末秀才,為人正直,對他影響頗深。
1912年,劉啓文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
1915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8年畢業後,到吳佩孚部先後任排長、連長等職。
1921年,又以優異成績考入陸軍大學。
1925年畢業後,參加東北軍,歷任團長、旅參謀長、師參謀長、旅長等職。
1936年,劉啓文升任第一一五師少將師長。同年7月,參加“抗日同志會”(聯共抗日的秘密組織)。“西安事變”中,劉啓文奉調駐防西安市郊。他和東北軍“少壯派”軍人一起,力主扣留國民黨中央要員及50架飛機,並以不撤兵為條件,逼蔣介石釋放張學良
1937年初,東北軍因西安事變被蔣介石分割、縮編,劉啓文被降職為第六十七軍第三二二旅少將旅長。8月,曾赴河北滄縣增援正同日軍血戰的第二十九軍。11月初,為阻擊由金山衞登陸之日軍,第六十七軍奉命進駐上海松江陣地。8日,進入松江南江邊陣地。9日凌晨,劉啓文率第六四四團扼守30號鐵路橋要衝,多次給日軍以重創。當時,國民革命軍其他部隊已奉陳誠密令撤退,只剩第六十七軍孤守松江,而劉啓文的第三二二旅又處於右翼危險區。12時,團長王熙瑞陣亡,30號鐵路橋失守。劉啓文率部在松江城內十里長街與日軍巷戰。10日晚,日軍突破北關,逐步向西關的軍、師指揮所逼近。劉啓文在率部突圍時,被日軍機槍擊中,以身殉國。 [4] 

劉啓文主要事蹟

劉啓文津浦、平漢路阻敵

1934年—1935年,蔣介石把第六十七軍推到鄂豫皖和陝甘“剿共”前線,損兵折將;與此同時,華北危機,民眾沸騰,爆發了“一二·九運動”,東北軍官兵為之震動。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召開瓦窯堡會議,真誠希望停止內戰,一致對敵,深為東北軍將士所擁護。在這諸多因素推動下,張學良將軍以民族利益為重,毅然放棄反共政策,實現了西北大聯合。第六十七軍時駐甘肅平涼一帶,成為紅軍篤誠的抗日友軍。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第六十七軍所轄第一〇七師、第一〇八師、第一一五師、第一一七師按原建制調出西北,進駐安徽阜陽、渦陽及河南沈丘、界首等處。
1937年春,蔣介石和陳誠把東北軍各軍長召集到南京開會。6月,又召集東北軍各軍長到開封,由劉峙主持召開正式整編會議,第一〇八師系由原第一〇八師和第一一五師合編,師長張文清,副師長唐振海,參謀長梁同淇,下轄第三二二旅和第三二四旅,由夏樹勳、劉啓文分任旅長。整編未及一月,就爆發了盧溝橋事變。第六十七軍全體將士通電請纓。8月下旬,又接第一戰區電令,立即馳赴大城至文安防線,接替宋哲元王長海師,堵擊由獨流鎮出動的日寇。9月中旬,第六十七軍展開反攻,以第一〇八師為主力,第一〇七師一部配合,佔領東皇莊,夏樹勳旅、劉啓文旅突破敵陣地,分圍北趙陣地,姚馬渡之敵歸路已斷,遂拼力突擊,斃敵甚眾,敵乘汽艇馳援,被第六十七軍擊沉五艘,敵盡溺斃。 [5] 

劉啓文淞滬會戰堅守松江

1937年10月下旬,上海告急。時駐河南新鄉的第六十七軍,接到第一戰區轉發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南調上海,參加淞滬會戰。11月9日拂曉,敵人5000餘名從黃浦江登陸,向第一〇七師陣地進攻,一部向第一〇八師陣地迂迴,逼近鐵路。為解除右翼威脅,第一〇八師劉啓文旅長命令第六四四團王熙瑞團長率兩營兵力向31號鐵橋攻擊,激戰至上午9時,該兩營官兵傷亡慘重。王熙瑞團長重整餘部,親率衝鋒,但寡不敵眾,戰況已無法挽回,王團長當場自戕殞命,為國犧牲。下午4時,張師長親率師直屬隊督戰,上校參謀謝景唐負重傷,通訊營長邵玉田陣亡,直屬隊官兵多數殉國。敵人愈攻愈猛,迫近松江西關,師長率少數衞士會同劉、夏兩旅長,率餘部向敵人反擊,劉啓文旅長中彈犧牲。晚8時,敵人衝入西關,迂迴北關,師長率少數部隊仍同敵人拼死戰鬥,至晚9時,接到軍部命令,向佘山撤退。 [6] 
參考資料
  • 1.    何蘭生編著. 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 上[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4.01,第115頁。
  • 2.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編.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5.11,第167頁。
  • 3.    民政部公佈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民政部網站[引用日期2022-10-02]
  • 4.    南陽地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南陽地區志 下[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08,第633-634頁。
  • 5.    吳慶仁.東北軍第六十七軍抗日史略[J].歷史檔案,1989(04),第102-103頁。
  • 6.    吳慶仁.東北軍第六十七軍抗日史略[J].歷史檔案,1989(04),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