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勝金縷玉衣

鎖定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68年5月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收藏於河北博物院
該衣通長188釐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佩戴之物。
這件滿城漢墓的金縷玉衣是中國首次發現、規格最高、最完整的玉製葬衣。 [5] 
中文名
劉勝金縷玉衣
所屬年代
西漢
出土時間
1968年5月
出土地點
河北省滿城縣劉勝墓
館藏點
河北博物院

劉勝金縷玉衣文物歷史

1968年5月,河北省滿城縣西南1.5公里處的陵山,解放軍某部奉上級的命令,正在這裏進行一項絕對保密的國防工程。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次施工,無意間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
劉勝金縷玉衣 劉勝金縷玉衣
1968年5月23日,當戰士們在距離山頂30米、一個朝東的地帶打眼放炮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爆炸聲過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崩下來多少石頭。一名走在前面的戰士,雙腳突然失去了支撐,身體隨着碎石渣猛然沉了下去。等他完全反應過來時,一個漆黑的洞口出現在他的眼前……施工部隊的團長王秉讓同期:“當時,放下一個人去看了看,看了以後也不知道是什麼,洞很大。”幾天以後,一份標有“絕密”字樣的報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就出現在河北省主要領導的辦公桌上。報告裏説--滿城發現了一座古墓。
1968年6月15日,周恩來總理把滿城發現漢墓的消息告訴了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並讓他負責滿城漢墓的發掘工作。
1968年6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和解放軍工程兵組成的聯合考古發掘隊正式開始了對漢墓的發掘清理。
在岩石中開鑿如此巨大的墓室,即使用現代化的施工方法,100個人也得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以當時中山國的國力來推算,開鑿這樣的墓室人數最少也在萬人以上,用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郭沫若和專家們經過分析,最終認定出土的這件文物,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縷玉衣。 [1] 

劉勝金縷玉衣文物造型

劉勝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玉衣的外觀和男子體型一樣,寬肩闊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壯。腹下有男性生殖器罩盒。頭部有高高隆起的鼻子,三個狹窄的縫隙代表雙眼和嘴。玉衣分為頭部、上衣、袖筒、褲筒、手套和鞋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離,猶如製衣工人裁剪縫製的一件衣服。其中頭部由臉蓋和頭罩構成,上衣由前片、後片構成,袖筒、褲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開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長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邊形和多邊形。最大的玉片長4.5釐米,寬3.5釐米,用在腳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蓋大小,用來表現手指。與金縷玉衣相伴的還有鎏金鑲玉銅枕、玉九竅塞、玉握和18件殮屍用玉璧,組成一套規格最高的漢代喪葬用玉。 [1-2]  金縷玉衣“預留”的“啤酒肚”和出土的大量酒器,印證了主人劉勝嗜好飲酒的特點。 [6] 

劉勝金縷玉衣製作工藝

劉勝金縷玉衣工藝介紹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 [3]
玉衣從玉片的鋸片、鑽孔、拋光、金絲的拔制及玉衣的整體編綴,都採用當時較為先進的製作工藝。鋸片採用了“砂鋸法”和具有較高效率的輪軸切割機械;鑽孔採用“砂鑽法”,有的小孔直徑僅1毫米,足見其工藝之高超;拋光采用了“砂輪”和“布輪”等先進的打磨工具;金絲採用“抽拔”工藝製作而成,在加工過程中採用了退火的熱處理工藝,有的金絲橫斷面直徑僅為0.08——0.14毫米,足見當時拔絲工藝水平之高;玉衣編綴根據不同部位採用了交叉式、套聯式、並聯式和結聯式等不同編綴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
玉衣是用金絲將玉片編綴而成。玉片為岫巖玉製作。上衣呈綠色,玉質瑩潤。下身為灰白和淡黃色。整體主要分為頭罩、上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共用不同形狀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其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 [3] 

劉勝金縷玉衣推測製作流程

劉勝金縷玉衣結構圖(部分) 劉勝金縷玉衣結構圖(部分) [7]
△1.臉蓋 2.頭罩 3.上衣前片 4.上衣後片 5.右袖筒 6.左袖筒 7.右手套 8.左手套 9.右褲筒 10.左褲筒 11.右鞋 12.左鞋 [7] 
設計環節
玉衣根據人體比例1:1定製而成。據專家推測,玉工會先做出一個和人體相同的木質模型,按人體部位的不同,在模型上畫出縱橫的行格,以此決定玉片的大小和形狀。 [7] 
玉石加工環節
鋸片:將玉石鋸成不同形狀,厚約0.2—0.35釐米的小薄片。
穿孔:採用加砂研磨的砂鑽法,在玉片不同部位的角上穿孔。
拋光:360度無死角拋光,呈現完美光澤。 [7] 
“金縷”製作環節
把黃金捶打成金片,再將金片裁剪成一條一條細絲,最後擰成一縷合股金線,用各種花式編結方式串聯玉片。 [7] 
△金縷玉衣金絲編結玉片的不同方法 △金縷玉衣金絲編結玉片的不同方法 [7]
△金絲編結玉片方法:1—2為交叉式,3—6為套聯式,7為並聯式,8—9為結聯式。 [7] 
大致經歷如上工序,一件嚴絲合縫的金縷玉衣就製成了。 [7]  根據專家推測,西漢時期製作這件玉衣,約需一名熟練玉工費十餘年的工夫。 [6]  製作費用相當於漢代100户中等人家家產的總和。 [7] 

劉勝金縷玉衣文物價值

這完整的金縷玉衣葬服,是聞名中外的首次重大發現,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堪稱國寶。
2002年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4] 

劉勝金縷玉衣文物背景

玉衣最早叫做玉匣、玉柙。《後漢書》中曾記載是能使人屍身不朽的王侯葬服。它以四角鑽孔的玉片為料,金、銀、銅或絲織品為線,按照人體形狀做成衣服,是漢代王室最高規格的葬制禮。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幕”“綴玉衣服”,漢代對永生的狂熱追求,導致了玉衣等喪葬用玉的高度發達,並且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到三國時魏文帝曹丕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