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健生

(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鎖定
劉健生1944年9月出生於河北省定州市子位鎮子位村。1970年9月參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河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學學歷。曾任河北省政府副省長、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1] 
中文名
劉健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4年9月
畢業院校
河北大學
出生地
子位鎮子位村

劉健生人物經歷

劉健生 劉健生
1970年以來,歷任中共張家口市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共張家口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張家口市警備區、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邯鄲市委書記,邯鄲市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等職。系中共河北省委第五、第六屆省委委員河北省第八、九、十、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在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下作期間,曾獲1975年、1976年度市級"先進工作者"。在市委班子工作期間,下大力抓了基層黨建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作風的工作。曾為全市經濟的結構調整、技術改造、上新項目、加快發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當時張家口市工業產值、實現利税、財政收入在全省18個地、市中位居前列。1993年,地市合併後,作為市委書記,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全市縣域經濟的發展,提出了"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選優發展,形成特色"的發展思路和實施舉措。為了突破張家口是"戰略要地"不開放的"瓶頸"制約,在前幾屆班子努力的基礎上,經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終於在1994年5月,與總參、公安部、外交部、郵電部、北京軍區等同家相關部門談成並簽署了關於張家口市對外開放的《紀要》,打破了多年封閉的桎梏,實現了對外開放,為張家口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在張家口工作期間,還積極參與了張家口發電廠(240萬瓩熱電廠)、張家口合成洗滌劑廠(年產10萬噸洗衣粉和洗滌劑,為全國洗滌劑行業的十強之一)、宣化啤酒廠、毛紡廠、張家口製藥總廠的擴建等一批重點項目的論證和建設過程中的指導、協調工作。在邯鄲工作期間,認真抓了基層黨建和幹部隊伍建設,引導幹部羣眾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抓住機遇,真抓實千,積極謀劃並參與了邯濟鐵路、邯峯電廠(240萬瓩的熱電廠)、邯鋼80萬噸薄板坯連鑄連軋、引嶽濟邯工程、城市環路開通等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大力支持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市縣鄉村農協、專協的發展和規範工作。認真籌備並圓滿接待了吳邦國副總理出席的全國學邯鋼經驗交流會議和姜春雲副總理由席的全國北方抗旱工作會議,直接向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錦濤同志彙報了邯鄲市的基層黨建工作,並陪同其深入到磁縣、臨漳進行調研。倡議並親向抓了邯鄲市“成語典故苑”“文化公園”的建設,現已成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持研究決定了邯鄲市博物館的維修、擴展和市豫劇團的體制改革。在邯鄲期間,經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推薦和中央宣傳部批准,榮獲1997年度《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到省政府工作後,積極抓了教育、科技、文化、新聞出版事業的改革,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實現了"普九"達標,實現了科研機構的改制。認真抓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工程,全省高校招生由1998年的年招生5.5萬人,到2002年,增至年招生19.8萬多人。下大力抓了全省高校新校區建設,使大多數省屬重點大學的硬件建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受到教育部領導的奸評。任內還積極幫助唐山、保定實現了清東陵、清兩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到省政協後,積極組織相關專委的專家、學者和常委、委員調查研究,建言獻策,提出了一批高質量的、有參考價值的調研報告,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和重視。在工作之餘,還堅持筆耕不輟,曾發表有關黨建工作、經濟工作、科教和文化工作的著作和理論文章。出版有《歲月賦》、《春秋賦》、《時光賦》3本詩集平《耕耘札記》文集等。 [1] 

劉健生擔任職務

歷任中共張家口市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共張家口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張家口市警備區、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邯鄲市委書記,邯鄲市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等職。系中共河北省委第五、第六屆省委委員河北省第八、兒、十、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同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 
參考資料
  • 1.    張繼宗;定州人物誌/第二部分近現代人物;海洋;2010年01月;第302-3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