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佛良

鎖定
劉佛良(劉阿良)(1856-1934),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人。1876年到夏威夷謀生,從一家雜貨店起步,逐漸形成巨大的商業影響力,擁有了諸多地產和財富,成為夏威夷的百萬富翁,也成為當地最成功和富有的華人。 [1] 
全    名
劉佛良
出生日期
1856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籍    貫
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

劉佛良人物生平

劉佛良,又名劉阿良。松源鎮橋背村人。生於清咸豐六年(1856),卒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 ,享年78歲。劉佛良早年家境清貧,常常食不果腹,9歲即隨父到街頭賣藝掙錢餬口;稍長後,靠放牛、耕田、挑擔度日。清光緒二年(1876) ,劉佛良飄洋過海到夏威夷當契約華工,吃盡苦頭。契約期滿後開始經商,從當小店員到開小食店,慘淡經營,逐步發展,最終成為“夏威夷歷史上最成功的華人商人之一”。劉佛良成為富翁後,始終不忘自已的根在中國,畢生愛國愛鄉。
清宣統三年(1911) ,劉佛良捐鉅款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展反清鬥爭。中華民國成立後,又響應“實業救國”號召,投資興建粵漢鐵路、潮汕鐵路和興辦上海中國銀行。劉佛良好善樂施,樂於捐資在家鄉建橋修路,僅松源就有8座石橋由他捐資興建。同時從不看輕貧苦村民,每年匯錢託人買糧賑濟,做過許多善事。直至不幸逝世前,仍想着橋背村的貧苦村民。
清咸豐六年(1856)的一天,劉佛良母親抱着襁褓中的他,在慈眉善目的菩薩面前唸經禱告,求籤取得一個吉祥的名字,滿心高興地請人記了下來:劉佛良,劉家第十九代孫,龍年生於松源橋背村。在他母親看來,“佛良”這個與菩薩相關的吉祥名字,也許會得到菩薩的庇佑,往後不再那麼貧窮。
但祖業僅有半間破屋,父母都是佃農的家底,讓劉佛良從小就吃盡了苦頭。父母雖然僅生他和妹妹二人,但因家庭經濟竭蹶,妹妹還是賣給鄉人當了童養媳。劉佛良9歲那年,父親劉西得賭博輸得精光,只好帶着他到福建上杭等地的街頭賣藝,掙錢餬口。剛開始長身體時,劉佛良便為村中富户放牛、耕田。自感有點腳力後,即跟隨村中農民奔波於北礤與坳下潭碼頭之間,早出晚歸,靠挑木炭度日。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水客回鄉見劉佛良長得高大魁梧,又勤勞忠厚,便帶他到寶安縣一家客棧當夥計,每天做飯、挑行李、接送旅客。其間,劉佛良認識了一位在美國經商,常到客棧投宿的熟客,遂於清光緒二年(1876)隨他飄洋過海,到了美國屬地夏威夷羣島的檀香山當賣苦力的契約華工。歷盡艱辛,吃盡苦頭。契約期滿後,劉佛良獲得了為人傭工的自由,從此開始了他的商海之旅。
劉佛良雖早在清光緒十六年(1890)就入籍當地,但當時的夏威夷尚處於王朝的統治之下,劉佛良和所有華人一樣,都在充滿偏見的各種法令和種族歧視下掙扎求存。然而,劉佛良憑他勤奮、機靈、堅韌、節儉的品質和傳統的儒家處事理念,很快在異國他鄉站穩了腳跟。
他從做一個小店員開始,進而開小食店,做小本生意,慘淡經營,逐步發展。劉佛良60歲時,他的生意已形成跨國網絡,產業涉及零售批發、餐飲、酒店和房地產等領域,資產遍及美國夏威夷和中國香港、上海、廣州、汕頭等地,與同時代的洛克菲勒集團齊名。美國前參議員海勒姆.L.馮,在為劉佛良外曾孫女潘純所著《商王》一書所作的序文中,稱劉佛良“做得如此成功,得益於他的機靈、勤奮、堅韌和根深蒂固的儒家處事理念”,稱他是“夏威夷歷史上最成功的華人商人之一”。
劉佛良成為富翁後,始終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國,畢生從骨子裏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故鄉。清宣統三年(1911),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同盟會的分支機構開展反清鬥爭,劉佛良慷慨捐出鉅款,支持發起震驚中外的“3·29廣州起義”。中華民國成立後,他又響應“實業救國”號召,投資興建粵漢鐵路,一個人買下5000股股票中的3000股。廣東省籌建潮汕鐵路,他又投資買下大量股票,同時還以鉅款投資於上海的中國銀行。
劉佛良眷戀故士,對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故鄉更是厚愛有加。劉佛良年幼時,有一天從村中橫跨松源河的木橋經過,一不小心跌落橋下,幸虧被鐵鏈掛住衣服才保全性命,但摔斷了他兩顆門牙。為此他發誓,有朝一日自己發了財,一定要在這裏建一座堅固的橋。劉佛良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第一次從夏威夷回到家鄉,其中一大心事就是實現自己的誓言,在橋背村建一座橫跨松源河的石橋。
堅固的石橋落成之後,劉佛良親自命名“五渡橋”,並設宴慶賀,連續宴客3天,全村300餘户人家悉數入宴,可謂“全村斷煙火三日”。此後,劉佛良又在村中松源河支流上建兩座石橋,並把村道修好。同時,還捐資在隆文興建了“隆文橋”,以及由隆文各姓自願捐款,再由他包數的隆文五星橋和另一座石橋。在故鄉建橋修路,成了劉佛良的一大心願。僅在松源,由劉佛良出資捐建的石橋就有8座之多。
劉佛良曾分別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民國四年(1915)和民國八年(1919)先後3次回到橋背村。在這期間,劉佛良修建劉氏宗祠,並先後建了“南欣樓”“明遠堂”兩幢大屋和一幢供子孫作書齋的合面樓,同時還買下了80畝水田。劉佛良用自己在國外掙來的錢,徹底改變了幾代人沒有土地、只有半間祖屋的家庭現狀後,更加看重自己的根。劉佛良不但娶一個妻子黃氏住在橋背村養兒育女,讓他建的大屋煙火不斷,而且還要求國外的妻兒輪流回國居住,動員7個兒子回鄉娶了親。他的目的非常明確,自己眷戀故土,後代也勿忘故土,子子孫孫都要記住自己的根在中國,在松源。
在橋背村,至今還流傳着許多劉佛良三次回到家鄉的感人故事。劉佛良成為富商後,不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而且從不看輕貧苦村民。他從夏威夷回國到了鬆口,從鬆口到松源未通汽車,有錢人都坐轎子回家,但他從來不坐,30多公里的山路,他要求迎接他的人一起步行回家。
到了橋背村,他總要老遠就朝着曾經常一起挑擔的夥伴家裏高喊:“劉佛良又回來了!”喊罷還要唱起挑擔時一起唱過的山歌。一位夥伴曾在他斷糧捱餓時送過他一簸箕番薯,見面後,劉佛良以一簸箕的白銀光洋回贈。他建三幢大屋,需求購村民一些田地,有人乘機漫天要價,他滿口答應,照價購買。沒有田地賣給他的村民,他就安排他們到建屋工地去做工,給予好工錢。20年間,橋背村因劉佛良建三幢大屋,村民們都得到了好處,不少人還因此富了起來。不僅如此,劉佛良每年春天都會匯回一大筆錢,託人購買糧食,送到善堂賑濟鄉民。
劉佛良熱愛故鄉,好善樂施,始終不渝。民國時期,由於腐敗、戰亂等原因,不但他的許多投資落空,本息全部被人吞沒,連在家鄉的財產也難以保全。軍閥陳炯明的部隊每次提軍餉,派款大部分都落在他家;陳炯明叛變後,其殘部有落草於王壽山的匪徒,又常常到他家搶掠。有一次竟被百餘匪徒洗劫一空,家人一時無法在橋背村居住。
儘管如此,劉佛良依然心繫故鄉。他已過古稀之年時,仍匯款到汕頭,託人購買鋼筋水泥,到荷畲訂購麻石,準備在松源新圩興建石橋。民國二十三年(1934),劉佛良用刀修趾甲,不慎割傷腳趾,處理不及時,得了破傷風,不幸去世,享年78歲。劉佛良未能實現他在新圩建石橋的願望,但在彌留之際,仍想到橋背村民。民國三十四年(1945),他的後人遵照他的遺囑,帶着他的衣物回到橋背村,通通分給貧困村民。
劉佛良為了讓他的後代始終有人紮根松源,生前曾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劉達泉留在故鄉。但非常不幸的是,土改時劉達泉被錯殺,家產也被悉數沒收。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才得以平反昭雪,他家的全部房產得以落實華僑政策歸還原主,並在當地報紙公告。而今,劉佛良的裔孫在海外已有五六代數百口人,他們中有專家、學者,也有富商、巨賈,並且都始終牢記着劉佛良生前的囑咐:勿忘故鄉,根在松源!
劉佛良的祖業只有半間破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劉佛良第一次回國,在橋背村建“南欣樓”的同時,還在村裏建了一座橫跨松源河的石橋,取名“五渡橋”。石橋全部花崗石結構,十分堅固,遺憾的是1998年建新橋時被拆毀。
劉佛良第二次回國,再建一幢有百餘間房子的大屋“明遠堂”。在“明遠堂”旁邊,還建了一幢供兒孫作書齋的“合面樓”。劉佛良建三幢大屋,因需買地,僱工,許多村民都得到了好處,有的還因此富了起來。
劉佛良捐建在松源的石橋就有8座之多。在隆文,也有3座由劉佛良全部成部分捐資建造的石橋。 [1] 

劉佛良主要成就

梅縣籍的旅美華僑劉佛良。他由當契約華工出身,靠克勤克儉,慘淡經營起家,成為富商,當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同盟會進行反清革命時,劉佛良即大力支持,希望革命早日成功。他還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孫中山策劃國內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他又響應孫中山的號召,將鉅款投資上海中國銀行以支持實業建國旅居南非僑胞朱印山也從財力上給予孫中山援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