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旱船

(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鎖定
旱船,是漢族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之一,逢年過節,山西境內各地都流行這種民間舞蹈,這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 [1]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
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圍綴上繪有水紋的棉布裙或是海藍色的棉布裙。
在船的上面,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地方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把這隻或者十幾只船裝飾得豔麗不凡。 “旱船”,自然是陸地上的船。
乘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隻船的。乘船者所表現的多是姑娘、媳婦,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中文名
旱船
外文名
land boat
屬    性
漢族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之一

旱船民俗表演

跑旱船是一種民俗文化。跑時,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槳引船,在前頭帶路,做出各種各樣的划船動作。
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這樣能使船身保持平穩的狀態前進,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表演照
表演照(19張)
旱船多在鄉村農民家中演出,每逢農曆春節,它要從農曆正月初一活動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節),它表演的目的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數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員立於旱船中,稱為“船孃子”,兩人手拿“連響”,相當於撐舵人員,還有一人飾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槳,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圍來回扇動蒲扇,從而引發觀眾的笑聲,其餘人在邊上敲鑼打鼓,伴奏樂器有:大鑼小鑼、鼓、鑔等,旱船便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表演。
開場的一陣鑼鼓音樂結束後,拿連響的表演者會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員也會在每一段內容結束後的最後一個唱詞附和着伴唱,但鑼鼓聲仍不停止。
乘船者不止一隻船,三、五成羣,一線兒排開,與“船公”默契配合,時起時伏,隨着“波浪”旋轉、顛簸,猶如是水上跑船時的生動畫卷。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個艄翁引多隻船前進,也有的是雙公劃一只船前進,還有的是多船沒有“艄公”而由一隻船在前邊領頭前進。在前進中,要跑出各種平時訓練好的套路,起伏波動、生動活潑,吸引着看“紅火”和視節慶的人們。
跑旱船在原有基礎上又有發展。
一些農村裏,將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車裝飾成“旱船”,也有的將自行車裝飾成“旱船”,由人駕車,結隊前進,在前進中跑出、表演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圖案,形成各種各樣的套路,也十分吸引觀眾。
跑“旱船”時,一股使用的伴奏樂器是鑼、鼓、鈸等打擊樂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兩支噴吶伴奏、氣氛熱烈,情緒活躍,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和民族色彩。

旱船清徐旱船

旱船簡介

清徐旱船表演 清徐旱船表演
旱船 [2]  是山西清徐地面活動較為普遍的民間文藝形式。因為它的表演技藝簡單,道具製作經濟,是一項羣體表演形式的節目。
據傳説旱船是根據水鄉漁民在水上用船打魚的生活 情節,構思創意出來的。
它的表演和道具人物都簡潔、 明快、樸實,生活氣息濃厚,是羣眾特別喜歡的一種民間文藝。

旱船表演形式

旱船是由若干個旱船組織成一支表演隊伍,前面有一個老翁拿槳(划船的工具)划行領航,前行後退地表演。
旱船隊的表演者是碎步隨領航人前進。領航人拿着槳,亮着划船姿態,弓步前行,他在左行右行和轉彎時 還要作些亮相動作表演。船隊的表演路線全靠他指揮來行進。
製作旱船是用細竹竿綁成船型的架子,旱船的大小不等,隨人意而定。
船形骨架的中間用竹竿綁個“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艙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順着船艙的四角豎4根竹竿,為船艙的4個柱子,然後在上面綁制船艙的頂部。船艙的頂有平頂的,三角形頂的,較複雜的歇山頂式的瓦稜4出水的古建築造型。
船的 骨架綁好後,用綵綢布圍好各個部位。
船頂用紅和黃的綵綢布裹好,船板土黃色布繃面,船幫周圍用綠色彩綢布圍起,船艙內用一根紅布條拴在倉的兩邊沿,演出 時’表演者將紅布條架在肩膀上,撐起旱船,兩手握住 船倉的兩邊,表演時擺動旱船行進。
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飾是古典的服飾,頭 部將發盤起大搶頭插花即可,划船老翁是頭戴氈帽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裝,臉部淡彩掛白色長髯口(戲劇裏用的鬍子)。
清徐旱船表演
清徐旱船表演(6張)
旱船的表演步伐簡單,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採 用: “水溜溜”、“繞八字”、“蛇脱皮”、“跑圓場”、 “二龍出水”、“雙進門”等10餘種。它的音樂伴奏,隨 大隊的表演隊伍,一般是鑼鼓樂隊伴奏。

旱船虹星橋旱船

旱船歷史悠久,在唐代已經流行(見《太平廣記》)。不僅在民間表演,還經過改造成為宮廷舞蹈。據宋朝田況儒林公議》上説,五代時前蜀皇帝王衍曾做蓬萊山,以綠羅畫水紋鋪在地上,上置蓮花,讓跳舞的人乘綵船在綠羅上轉動。宋朝時仿效這種方式,宮廷舞隊中有採蓮隊,跳舞的人身乘綵船,手執蓮花而舞,名稱叫做“採蓮隊舞“。與此同時,民間劃旱船也很盛行,不少記敍宋代風俗的著作,都寫到節日街頭民間舞隊中有劃旱船演出。
虹星橋旱船 虹星橋旱船 [3]
浙江長興縣虹星橋鎮西南村旱船一般在喜慶節日中演出。當地農村有一個關於旱船形成的傳説:相傳農曆二月初二,正值王母娘娘生日,眾神仙紮了一條花旱船為她祝壽,之後,八大神仙之一張果老將此船借下凡間,由此形成了調旱船鬧新春、慶豐收的習俗。最早的調旱船表演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之後在徐文帝百歲誕辰時也曾表演過。到了唐朝,經濟文化一度繁榮,唐太宗曾邀本地旱船上京城調演,後來將軍程咬金百歲生日,也請旱船前去助興,之後代代流傳。1949年解放初期,當地旱船曾到安吉、安徽廣德等省內外多個地區表演,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曾一度被禁演,20世紀80年代後始又恢復,在2001年長興縣鄉鎮文藝調演上,本地旱船表演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旱船多在喜慶節日中演出,表演人數有6-7人。演出時,一人立於旱船中,另一人手拿“連響”,相當於掌舵人員,其餘人在邊上敲鑼打鼓(伴奏樂器:板兒、鑼、鼓等),旱船便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表演,一定時間後(大概幾分鐘)拿“連響”的表演者會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員也會在一定的時刻加入伴唱,但鑼鼓聲不停止。演員所唱曲調為花鼓調,其唱詞在早些年代都有傳統的唱本參考,內容多為古代傳説、神話等,唱詞內容多是歌頌祖國、歌頌改革開放以來的美好生活,歌唱語言都是河南方言。旱船下半部分是船形,上半部分有四根棍子,支撐起一個頂,形狀猶如轎頂,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地方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把這隻或者十幾只船裝飾得豔麗不凡。旱船的表演者為女性,演員腰上繫有一根綢帶,用於吊住旱船兩邊的船舷,以便使旱船跟隨身體的擺動而舞動。女演員兩手握住前面兩根棍子,用於控制船動的幅度。整個旱船的調演跟着掌舵人,主要有駕船、圓場步、碎步、橫步、自轉、正反葫蘆、晃船步、平碾步(轉船)等動作。整個表演圍繞“快、穩、漂、轉”的風格,極具地域特色。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