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劃城崗遺址

鎖定
劃城崗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障鄉沙湖口村,遺址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遺址。 [2-3] 
劃城崗遺址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遺址呈長方形。1980年、1999年,先後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約477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揭露出了不同時期房址、窯址、灰坑、墓葬等各種遺蹟,出土了大量彩陶和白陶,獲得了大量資料。遺址的文化內涵包含了湯家崗、大溪、屈家嶺、石家河等四個文化發展階段,年代距今6800~4000年左右,延續時間近三千年。劃城崗遺址是湖南最早建立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框架的重要遺蹟,該遺址還是屈家嶺文化“劃城崗類型”的命名地。在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聚落演變、墓地結構及社會組織、製陶工藝及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典型材料。 [2-3] 
2013年5月,劃城崗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劃城崗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障鄉沙湖口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63-1-363

劃城崗遺址歷史沿革

劃城崗遺址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 [2] 
劃城崗遺址  劃城崗遺址 
1980年、1999年,先後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約477平方米。 [2-3] 

劃城崗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劃城崗遺址位置圖 劃城崗遺址位置圖
劃城崗遺址南距安鄉縣城約9千米,虎渡河、松滋河自遺址東、西兩側流過,地理位置優越。劃城崗遺址是洞庭湖區典型的崗台性地貌遺址,台地高出周圍水田約3~4米,海拔高程約為37米。劃城崗遺址呈長方形,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揭露出了不同時期房址、窯址、灰坑、墓葬等各種遺蹟,出土了大量彩陶和白陶,獲得了大量資料。遺址的文化內涵包含了湯家崗、大溪、屈家嶺、石家河等四個文化發展階段,年代距今6800~4000年左右,延續時間近三千年。 [2-3] 
地層堆積
第1層:耕土層,厚10~20釐米。
第2層:擾亂層,黑灰色土,厚5~10釐米。含近現代磚塊、瓷片等。
第3層:黑灰土,厚約10釐米。此層出上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多飾繩紋和方格紋。M119、M121開口於本層之下。
第4層:淺灰土,含少量紅燒土顆粒,厚10~30釐米。此層出土陶片較多,以泥質紅陶為主,另有少量灰陶和黑陶。M120M、125、M128、M132開口於本層之下。
第5層:可分兩小層,含紅燒土顆粒較多。5A層為灰褐色粘土,厚10~40釐米,出土陶片以泥質黑陶為主;M139開口於本層之下。5B層為黑褐色粘土,最厚處達45釐米;包含物常見泥質黑陶,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亦有一定比例。
第6層:可分三小層。6A層為紅褐色土,質地堅硬,紅燒土顆粒密集,最厚處達35釐米;所出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M146開口於本層之下。6B層為褐色土,所夾紅燒土顆粒變少,厚20~35釐米;該層出陶片最多,紅衣陶、彩陶、白陶最具特色;M145、M147、H41開口於本層之下。6C層為黃褐色土,含少量紅燒土顆粒,厚15~25釐米;所出陶片不多,但彩陶和白陶更為精緻。
第7層:可分兩小層。7A層為淺黃土,質地疏鬆,堆積較厚,一般在45~55釐米以上;包含物較少,不見紅燒。7B層為灰黃土,質地鬆軟且有粘性,厚25~35釐米;包含物豐富,陶片較多,以夾砂褐陶和紅褐陶為主,紋飾繁褥,另有大量動、植物遺骸與陶片伴出,如狗、豬下頜骨、牙及蚌螺殼、魚骨等;M156、H53、H55、G3均開口於本層之下。 [3] 
甲類遺蹟
灰坑,共4個。其中H55位於T14第7B層下,打破生土。其平面呈長方形,斜壁,坑底不平,坑口長114釐米、寬46釐米,坑底長100釐米、寬40釐米,深14~17釐米。坑內填黑褐色土,粘性較強,夾雜大量動、植物遺骸,出土陶片少。
H55、M156 H55、M156
墓葬,共2座。均為土坑豎穴墓,骨架已朽,隨葬器物以陶釜、盤或釜、罐組合為特徵。其中M156開口於T14第7B層下打破生土,方向108度。墓底不平,呈斜坡狀,墓坑長160釐米、寬45釐米、深21釐米,墓底距地表深280釐米。填為灰黑色鬆軟粘土,內含少量有機物遺存,隨葬5件陶圈足盤和1件陶筒形釜。
灰溝,1條(G3)。開口於T13第7B層下,打破生土。斜壁,鍋狀底。內填黑灰土,較鬆軟,含少量陶片碎末及動、植物遺骸。因發掘面積所限,僅揭露出一段,寬50釐米、深25釐米。
甲類遺蹟大多底部不平,是該類遺存的一個鮮明特點。 [3] 
乙類遺蹟
房基,8處。因發掘面積有限,加之所開探方分佈零散,未能揭露出一座完整的房基面。從已發現的8處房基看,均為地面式。柱洞填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灰白色亞粘土,一般洞徑較小,約為10~15釐米;另一類填滿紅燒土,一般洞徑在20~50釐米不等。個別柱洞在洞壁周圍有一圈紅燒土,洞心則為灰白色亞粘土。揭露面積較大者如F3,面積已達50平方米以上,可以分四間,南側一間廳堂,北側顯露三間排房,呈“品”字形排列。廳堂房基面經過夯實,含有少量細顆粒狀紅燒土;三間排房則普遍鋪有厚約30~40釐米的紅燒土,並散佈大量陶器碎片。房基內共發現柱洞34個,其中填灰白色亞粘土者14個,填紅燒者19個,二者均有的1個(D4)。另外房基內還發現兩條南北向平行的基槽,寬50~60釐米、深60~70釐米。
窯址,1處,編號為Y2。屬半地穴式,平面形狀呈不規則的瓢形,通長3.2米、窯室長徑2.4米。此窯雖已倒塌,但結構仍較清楚,見有火道、火瞠、平台、煙囱等。其建造方式是採用大小相似的紅燒土塊壘而成。
墓葬,14座。均為坑豎穴墓,一般為長方形,平底,內填紅褐色土。墓中骨架均已腐朽殆盡,隨葬器物一般為幾件至十餘件不等,個別墓隨葬品多達數十件,如M139和M135隨品就分別達21和35件之多。
灰坑,9座。基本分為兩類,是一不規則形,另一類是橢圓形,已不見甲類遺存的方形和長方形灰坑。填土一般為紅褐色,含較多紅燒土顆粒及陶片,個別還出有動物骨骼碎片。坑體結構一般為斜壁鍋底狀,直徑80~150釐米、深20~70釐米。 [3] 
丙類遺蹟
丙類遺蹟只有4座墓葬和4座灰坑,出土遺物亦不多。墓葬規模都較小。皆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不見骨架,隨器物3~6件不等,常見為小型明器。 [3] 
丁類遺蹟
灰坑,5座。可分橢圓形和不規則形兩類。橢圓形坑一般經過人工修整,壁面修整光滑,底較平,規模較小,口徑大多在1米以內。不規則形坑多為隨意挖成,鍋底狀,壁、底均凸凹不平,規模較大,口徑一般為1~2米。所有灰坑內填都比較雜亂,出土陶片較多,但大都為碎片。
墓葬,9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骨架無存。墓葬規模大小不一,隨葬器物也多寡不等。 [3] 

劃城崗遺址文物遺存

甲類遺存
甲類遺存陶器 甲類遺存陶器
陶器,均手製,部分器表經過打磨處理,有的還塗有一薄層黑褐色陶衣(主要是盤、缽兩類)。器壁厚薄均勻,部分內壁有刮削痕跡。所出陶器90%以上為夾砂陶,多呈紅褐色、黑褐色;白陶器均夾有細小的石英砂末,泥質陶較少。因火候不同,器表顏色斑駁不一,有的是多種顏色共處一器。陶器大都有紋飾,比例達90%以上,主要有繩紋、戳印篦點紋兩種,另有少量平行或弧形附加堆紋、鋸齒紋等。篦點紋繁褥,戳印工具估計是竹、木類;所構圖案有波浪紋、帶狀紋、曲折紋、連珠紋、圓圈紋、方格紋、四角紋等。白陶和彩陶不足陶器總數的5%,前者主要以壓印指甲紋和勾連紋為主,後者以黑彩為主,亦有少量紅、黃彩。陶器造型以圜底器為大宗,其次為圈足器,不見三足器。器類中釜的比例過半,約佔出土器物總數的60%;其次為圈足盤、缽、罐三類,約佔28%;另有少量支座、器蓋、白陶盆等。 [3] 
乙類遺存
乙類遺存陶器飾紋 乙類遺存陶器飾紋
陶質生活用器,陶器仍為手製,但已採用輪修工藝,器壁厚薄均勻。以夾砂紅陶為主,約佔出土陶器總數的50%以上,其次為泥質紅陶,約佔30%左右,夾細砂白陶比例增加,約佔10%,泥質灰陶和黑陶約佔10%。紅陶和黑陶大多經過打磨,並塗有一層紅衣或黑衣。陶器紋飾主要有刻線紋、壓印幾何紋、戳印篦點紋、瓦稜紋、鏤孔等,一般飾於罐缽、豆等幾類器物;素面陶約佔陶器總數的70%。彩陶和白陶代表了該類遺存陶器裝飾技藝的最高水平。彩陶常見於罐、釜、碗、豆等幾類器物,尤以罐類紋樣最複雜。一般為紅地(紅衣)黑彩,也有少量施灰白衣,繪紅、黃二色彩。花紋常見以寬帶紋鑲邊,內繪漩渦紋、曲折紋、波浪紋、網紋、綯索紋、圈圈紋、圓點紋等。白陶常見模印和截印幾何紋,花紋繁複,富於變化。一般通體飾紋,有的在口沿內側亦戳印曲線紋。
乙類遺存出土陶器 乙類遺存出土陶器
陶器造型仍以圜底和圈足器為大宗,但已發現了一定數量的三足器,另有少量平底器。器類仍以釜數量最多,約佔28%;其次為鼎、罐、器蓋約佔35%;再次即為豆、碗盤、盒,簋約佔20%;夾細砂白陶盤、豆、雙耳釜約佔10%;另有少量的曲腹杯、甑、缸、瓶、壺、小碗、小罐、小甑等。
生產工具出土不多,這是洞庭湖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的一大特點,或因南方土壤酸性太強而難以保存的緣故。推測當時的主要生產工具多是木、骨器。所出石器以斧為主,另有少量鑿、錛、穿孔小鏟等。陶紡輪發現4件。 [3] 
丙類遺存
丙類遺存 丙類遺存
陶質生活用器,陶器已普遍採用輪制,器表一般都打磨光亮,多數器物還塗有一層黑色陶衣,從而形成所謂的“黑皮陶”。質地以泥質陶為主,約佔總數的80%;另有少量的夾砂和粗泥陶,主要是缸和罐類。陶色以黑皮陶和黑陶為主,約佔陶器總數的60%,其次為灰陶,同時仍有少量紅陶和彩陶(後者主要是薄胎紅陶杯)。陶器燒製火候較高且均勻因而陶色比較單一。陶器紋飾較少,以素面為主。常見紋飾有弦紋、鏤孔、粗繩紋及痂瘢紋等幾類。器物造型以圈足器為大宗,次為三足和圜底器,平底器仍較少。器類常見鼎、豆、碗、簋、杯五類,約佔出土陶器總數的70%,次為罐、缸等,另有少量盆、瓶、甑、器蓋、小罐、紡輪、陶環飾件等。 [3] 
丁類遺存
陶質生活用器,陶器大部分為輪制,但仍有少部分小型器物為手製,有的就是隨手捏製的。除鬹等少數幾類器物外,大多數陶器製作水平還不如丙類遺存,比較粗糙。泥質陶仍為主流,但夾砂陶與丙類遺存相比有上升趨勢。常見紅陶和灰陶,亦有少量黑陶。陶器火候不高,質地比較疏鬆而易碎。
丁類遺存出土陶器 丁類遺存出土陶器
陶器紋飾比例有上升之勢。除繩紋、弦紋、鏤孔、指甲紋外,新出現了方格紋、籃紋等,另見有少量花邊紋、附加堆紋。器物造型為圈足、平底、三足器並重,圜底器退居其次。主要器類有鼎、鬹、豆、盤、杯、盆、缽、罐等八大類,約佔出土陶器總數的80%;另有少量缸、甕、小罐、澄濾器等。
丁類遺存出土器物 丁類遺存出土器物
生產具及飾件,在各類遺存中以本類出土的生產工具數量最多,包括石斧、石鑿、石錛、石杵、石鏃、陶紡輪等。飾件則有瑪瑙飾、陶環、陶鳥等。 [3] 

劃城崗遺址研究價值

劃城崗遺址是湖南最早建立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框架的重要遺蹟,該遺址還是屈家嶺文化“劃城崗類型”的命名地。在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聚落演變、墓地結構及社會組織、製陶工藝及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典型材料。 [2-3] 

劃城崗遺址保護措施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劃城崗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
保護範圍:北至劃城崗北圍溝南坎,東至東圍溝西坎,南至居民點前排水溝北坎,西到西圍溝東坎,南北長250米,東西寬200米。 [2] 
建設控制地帶
建設控制地帶:遺址西南面沙湖口村至巖剅口村排水渠傍劃城崗,到黃山崗至小望角公路,長930米,跨溝寬120米地帶。 [2] 

劃城崗遺址旅遊信息

劃城崗遺址地理位置

劃城崗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障鄉沙湖口村。

劃城崗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劃城崗遺址,路程約12.9千米,用時約2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