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新村

(安徽長豐縣杜集鄉下轄村)

鎖定
創新村是安徽長豐縣杜集鄉下轄村,位於杜集鄉西北部。
中文名
創新社區
外文名
innovate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長豐縣
地理位置
位於杜集鄉西北部
面    積
25 km²
電話區號
231115
郵政編碼
0551
人口數量
7856人
耕地面積
15781畝
創新村,西與左店鄉相鄰,北與定遠縣交界。2002年由原南圩、北圩、後魏、萬崗和瓦埠5個行政村合併而成。轄54個自然村莊,27個村民組, 7856人,總面積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781畝,是合肥市人口最大的村。
2003年,創新村兩委決定從外面引進草莓種植技術,通過村幹部帶頭示範,多方面的宣傳和引導,鼓勵農民羣眾普遍種植草莓。同時,創新村兩委成立草莓種植互助基金組織,為村民提供小額貸款,幫助他們解決資金難題。先後為68户村民提供29萬元貸款,有效地促進了草莓產業的發展,現草莓種植面積約7000多畝。
在發展草莓特色產業同時,創新村兩委還鼓勵羣眾大力發展養殖業,以魏守奎為代表的養殖大户,專門從事家禽育雛,年孵化幼禽20萬隻。魏守奎本人曾榮獲“長豐縣優秀青年”稱號。
創新村兩委始終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方針,持續不斷地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全村建成沼氣池174口,自來水管道已鋪通6個村民組。
要想推動經濟發展,修路是大事,創新村兩委每年都積極爭取項目,修築“通組達户”的砂石路,為羣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交通便利,2005年榮獲“長豐縣農村公路工作先進村”。2007年,創新村在縣交通局的支持下,修築了第一條水泥路,全長7.8公里,猶如一條紐帶南北縱貫,將沿路的16個村民組串在了一起。
同年,結合上級部門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創新村在井沿村民組開展退宅還田工作,整出土地110畝,按照統一的規劃建設標準,進行新農村建設。門前水泥路,屋後下水道,一應俱全。入住居民共132户,分別來自北圩、上劉、井沿、徐户等村民組。縣委縣政府對創新村的工作大力表揚,授予“新農村建設特色村”稱號。
在井沿新農村建設試點成功之後,創新村兩分再接再厲,又開展了創新中心村建設工程。中心村共建房屋295間,其中樓房130間,完成鋪設景觀彩磚道路980平方米,栽植常綠風景樹1000多棵,新修環村水泥道路800米,門前硬化2000平方米,粉刷牆體8000平方米,整修排水渠道400米,安裝高杆路燈20盞,美化農家庭院45户,拆除各類亂搭亂建2000平方米,興建沼氣池30口,三格式衞生廁所30餘處,安裝太陽能熱水器45户。現已入住居民208户,常住人口548人。
創新村黨總支共有152名黨員,之前是按照所轄地域劃分黨支部,矛盾較多,管理起來難度較大,不利於基層工作的有效開展。2008年,創新村根據自身實際,把支部建在協會上。按照每個黨員的特點和個人意願,劃入四個協會支部,分別為:用水協會黨支部、草莓協會黨支部、養殖協會黨支部和文明創新黨支部。新的組織結構使黨組織建設得到有效加強,提高了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有利於黨組織的活動開展,黨員的交流聯繫,為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合肥市委組織部對創新村黨支部的劃分方式高度讚揚,授予“合肥市‘雙先村’”榮譽稱號。
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精神層面也相應地提升了。首先倡導以法治村,大力宣揚法制理念,代替靠人情、靠關係辦事的風氣,使羣眾認識到只有法律和制度才是保障公平、公正的最好武器。2005年,合肥市司法局合肥市民政局和合肥市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辦公室聯合授予創新村“民主法治示範村”榮譽稱號。2008年,長豐縣委縣政府授予“長豐縣第一屆文明村”稱號。
長久以來,創新村兩委都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竭力維護村莊周圍的生態環境,打造自然、淳樸、美麗的生態鄉村。2007年12月份,被安徽省生態保護局、安徽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授予“安徽省生態村”榮譽稱號。
創新村
創新村(2張)
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創新村兩委繼往開來,以熱情昂揚的姿態投入工作,堅持以支部引領協會,以協會帶動羣眾生產致富;堅持以法制村,促進和諧穩定,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竭誠為羣眾服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方針,大力發展草莓、蔬菜等特色種植業,以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為發展方向,帶動農村經濟快速、穩步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