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傷彈道學

鎖定
創傷彈道學是研究彈丸、破片等投射物擊中機體後,在體內的運動規律、致傷機理和致傷效應的學科。它既是終點彈道學的一個分支,又是創傷學的組成部分。 [1]  其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指導武器彈藥設計和提高彈傷的防護與診治水平。創傷彈道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致傷因素、致傷機理、致傷效應和殺傷標準等幾個方面。
中文名
創傷彈道學
外文名
wound ballistics
所屬學科
終點彈道學
研究彈丸、破片等投射物擊中機體後,在機體內的運動規律、致傷機理和致傷效應的學科。是終點彈道學的分支學科,是創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創傷彈道學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指導武器、彈藥設計和提高投射物傷的防護與診治水平。主要包括致傷因素、致傷機理、致傷效應和殺傷標準等。決定或影響殺傷力的因素。包括投射物的速度、質量、形狀、結構特點、飛行穩定性以及投射物的變形和破碎等,其中以速度和質量(尤其是速度)影響最大。投射物在機體內運動時的穩定性和變形、破碎,對殺傷力亦有很大影響。機體本身的某些特性也影響致傷效應,如組織或臟器的密度(比重)、彈性、堅韌度、黏滯性和含氣、含液情況等,其中以密度和含水量與致傷效應的關係最為密切。主要有:①直接侵徹作用。投射物依靠其動能擊穿組織並向前運動,在與組織接觸過程中釋放能量,由此直接擠壓、穿透、離斷或撕裂組織,形成原發傷道。②瞬時空腔作用。高速投射物在機體內運動時,其部分能量以低頻、高位移的壓力波形式釋放,使原發傷道急劇擴張,形成一個直徑遠大於投射物外徑的瞬時空腔,並使空腔作反覆脹縮運動,傷道周圍組織在極短的時間內受到劇烈擠壓、牽拉、快速位移和震盪,形成數毫米至1.2釐米寬的挫傷區,其外層為血循環障礙區,即震盪區。③激波作用。投射物釋放的部分能量可轉化為高頻、低位移的激波(衝擊波),其壓力高達數百個大氣壓,持續時間以微秒計,通過介質傳播,間接引起遠隔部位的壓力增高及組織損傷。④體內繼發投射物效應。投射物擊穿骨組織後可產生許多碎骨片並向四周飛散,由此引起繼發損傷。投射物致傷後傷道局部和全身的各種變化。瞭解掌握這些變化規律,對於彈傷的診斷和救治有直接指導意義。多采用投射物的動能作為量度標準,而量值則各不相同,如法國為49焦、蘇聯為98焦、德國和美國為78焦等。許多學者還提出了另外的殺傷標準,如比動能、動量等。創傷彈道學是隨着武器、彈藥的發展和戰傷外科的進步而不斷髮展起來的。早在16世紀,就已有大量關於滑膛槍彈及霰彈彈丸致傷的臨牀報告。19世紀時,有人採用裝有濕麻布的鐵罐和生麪糰作為模擬物,進行射擊試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採用動物試驗及模擬介質來研究投射物在機體中的能量傳遞規律。1941年,美國學者A.N.布萊克等首次用高速攝影證實了瞬時空腔的存在,從而開始了較系統的現代創傷彈道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高速輕武器彈藥的使用,使投射物創傷變得更為嚴重而複雜,給創傷彈道學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1975~1994年,先後在瑞典、中國和俄羅斯召開過7次國際創傷彈道學會議,第七次會議改名為國際武器創傷學和創傷彈道學會議,標誌着創傷彈道學和各種新武器生物效應的研究已連成一體。就槍彈研究而言,重點不再是提高速度(≤1000米/秒),而是探討連發(如美製M16A2自動步槍一次連發3發子彈)、散射(如箭頭彈)的致傷效應。彈片的研究重點是高速低能傳遞的致傷效應。90年代末以來,通過對投射物在組織中傳遞能量與損傷的關係研究,建立了綜合評定投射物致傷能力的模型和檢測方法,提出了對爆炸武器造成的低能傳遞彈片傷的治療原則。在體和離體試驗證實,高速投射物擊中機體時產生的壓力波可損傷傷道外的血管和神經。採用有限元模擬分析技術,結合數字化人體,建立了可模擬投射物對人體的致傷過程、預測損傷結局的計算機模型,可應用於彈藥設計、防護裝備研製及傷情評定。創傷彈道學的研究將與武器研製、防護及戰傷救治更緊密地結合,開展新彈藥及侵徹裝甲、防護裝備和工事後的創傷彈道特點研究;圍繞作戰人員戰鬥力喪失(失能),探討更為合理的人員殺傷標準;研究槍彈、爆炸性武器的彈片與衝擊波的複合殺傷效應;尋找新的治療措施。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創傷彈道學  .CNKI學問[引用日期2016-07-26]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