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作解釋學

鎖定
《創作解釋學》2004-01-0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詠吟 。 [1] 
中文名
創作解釋學
作    者
李詠吟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01月01日
頁    數
361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563345373

創作解釋學內容簡介

《創作解釋學》立足於創作實踐本身,運用解釋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創作活動進行了極富美學意味的學理創作心理的精微與奧妙;有關小説與散文文體的稀釋,則盡力還原作家的創作智慧,正視了文學的民間接受方式的充分肯定,又顯示了總體文學視野的現代意義;作者從創作自由入手,對文學功能與價值的理性解釋,體現了現代學者的人文情懷和審美自由追求。《創作解釋學》論述細膩,充滿激情,極具思辨力量,有助於讀者對創作本身的深入理解。

創作解釋學作者簡介

李詠吟,1963年生,湖北省浠水縣人,哲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撰有《原初智慧形態:希臘神學的兩大話語系統及其歷史轉換》,《智慧文叢》,《走向比較美學》、《詩學解釋學》、《解釋與真理》等著作。曾獲浙江省社聯學術鞭著作一等獎,中國文聯第三屆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創作解釋學目錄

緒論 文學創作活動的解釋學沉思
第一章 審美體驗與文學創作之關係
第一節 原初經驗與審美經驗之間
第二節 體驗類型與創作選擇
第三節 生命意義探究與創作的深度
第四節 創作取向與生命意志
第二章 文學想像與文學形象的生成
第一節 文體意識與想像定勢
第二節 藝術形象生成的審美過程
第三節 藝術形象與藝術意義的生成
第三章 在小説的自由想像中沉思
第一節 短篇小説敍事及其思想容量
第二節 中篇小説的美學形式與抒情原則
第三節 先鋒敍事的現代文化價值立場
第四節 現代敍事與故事的顛覆和重建
第五節 生存體驗與小説創作的體驗意向
第四章 為散文的自由探索而立法
第五章 民間接受與創作類型學的確立
第六章 創作自由目標的重新設定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