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副粘液病毒科

鎖定
副粘液病毒及麻疹病毒 ( Morbillivirus ) 為直徑約125至250 nm的類圓形的病毒,但有些病毒顆粒很小 (100 nm),有的為絲條狀可長達500至1000 nm,核蛋白衣 (nucleocapsid) 外面包著一層約10 nm 厚的封套 (envelope ) ,封套上有排列整齊的含有血球凝集抗原與神經氨酸酶抗原的突起,核蛋白衣為一寬約 18 nm,中間空約 4 nm,間隔約 4 nm的螺旋形鋸齒狀結構,於負染色觀察時極似串魚骨或成串的鞭炮,此為與流行性感冒 A 或 B 區別的一種重要依據,且副粘液病毒很少為絲條狀,而流行性感冒病毒常成絲條狀,一般而言副粘液病毒較正粘液病毒大。
中文名
副粘液病毒科
直    徑
125至250 nm
包    含
二個亞科
類    似
正粘病毒

副粘液病毒科分類地位

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個亞科,副粘液病毒亞科 (Paramyxivirinae) 及肺病毒亞科 (Pneumovirinae) 。
  1. 副粘液病毒亞科有呼吸道病毒屬 (Respirovirus)、德國麻疹病毒屬 (Rubulavirus) 、麻疹病毒屬 (Morbillivirus) 三屬及尚未歸類之馬麻疹病毒屬 (Equine Morbillivirus);
  2. 肺病毒亞科則含有肺病毒屬 (pneumovirus) 、變型肺病毒屬 (metapneumovirus) 二屬。
  1. 呼吸道病毒屬包括人型、鼠型、牛型三型病毒;而德國麻疹病毒屬內有新城病病毒 (New castle disease virus)、 家禽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Avian paramyxoviruses 2-9) 、狗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 2) 、豬德國麻疹病毒 (Porcine rubulavirus) 、腮腺炎病毒 (Mump virus)、人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2, 4a, 4b);麻疹病毒屬則有牛瘟病毒 (Rinderpest virus) 、小反芻獸疫病毒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犬瘟熱病毒 (Canine Distemper virus) 、海豚瘟熱病毒 (Dorphin distemper virus)、鼠海豚病毒 (Porpoise distemper virus) 、牛麻疹病毒 (Bovine morbillivirus MV-K1)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2. 而肺病毒屬則含有牛融合性呼吸道病毒 (Bovine respiratory ryncytial virus) 、鼠肺疫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人融合性呼吸道病毒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變形肺病毒毒則含有火雞鼻氣管炎病毒 (Turkey rhinotracheitis virus) 。

副粘液病毒科抗原特徵

副粘液病毒屬包括一些引起人類及動物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此屬之病毒間有血清學上的相關性,但與麻疹病毒,肺病毒及正粘液病毒間並無相關性,所有的副粘液病毒皆有三種特異性抗原,即表面血球凝集抗原 (hemagglutinin surface antigen) ,表面神經胺酸酶抗原( neuraminidase surface antigen )及內部核白衣抗原 (internal nucleocapsid antigen) 但麻疹病毒的血球凝集抗原通常叫做V (病毒;Virus) 抗原而核糖核蛋白 ( ribonucleo protein) 抗原則稱做S (可溶性;Soluble) 抗原。副粘液病毒為高度多形性病毒其結構較正粘液病毒脆弱,負染色時經常破裂使核酸溢出。

副粘液病毒科與RSV區別

呼吸道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 為小孩疾病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的呼吸道病毒,它會影響整個呼吸道造成不同症狀,如感冒,喉氣管支氣炎及其他疾病,它被稱為 RSV 系因它會使培養細胞造成大的融合塊。 RSV 因有一些特徵故可與副粘液病毒及麻疹病毒分開來。它的病毒表面有排列整齊棍棒狀突起,但缺少血球凝集素,神經胺酶,或溶血活性, RSV 很易形成絲條狀且常為多形性,具病毒顆粒大致為圓形,直徑平均為 90 至 130 nm。很大或很小的病毒顆粒較少見,核蛋白衣 (nucleocapsid) ,寬約 14 nm,呈約間隔 7 nm 的鋸齒狀排列,病毒表面有 10-14 nm 長的突起。

副粘液病毒科詳細信息

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指在某些性質上類似於正粘病毒,但在形態、核酸性質複製等方面又與正粘病毒有所不同的一類單鏈、負鏈、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中絕大部分成員對人和動物可以引起廣泛的、嚴重的疾病。在人類衞生保健事業中,在家畜飼養業中具有重要地位。

副粘液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的基本特徵和分類

副粘病毒顆粒較正粘病毒為大,多形性,但一般呈球狀,有包膜,毒粒直徑為150-300nm,絲狀體可達數微米。脂蛋白包膜脆弱,易破裂。包膜上有特徵性突起,大小為8-10X8nm,含血凝素,多數含神經氨酸酶,有些含血溶素。其基因組是負鏈RNA,這種單鏈、單分子RNA的分子量為5-7MD,約16-20Kb。核殼體為螺旋對稱,即由大量蛋白殼粒附在病毒RNA長分子上組成螺旋對稱型結構,其直徑比正粘病毒的核殼體約大一倍,為18nm,長度約1.0μm。毒粒內有轉錄酶。
副粘病毒毒粒中RNA佔0.5%,蛋白70%,脂質20%-25%,碳水化合物6%,蔗糖浮密度為1.18-1.20g/cm3。RNA不分節段,其鹼基組為G24%-25%,A20%-26%,C24%-27%,U22%-31%。副粘病毒RNA不具有感染性。
副粘病毒科一般具有11個蛋白,毒粒中含有轉錄酶、多聚A轉移酶、mRNA甲基轉移酶、神經氨酸酶等。
副粘病毒一般對熱不穩定,毒粒在無蛋白的溶液中,4℃或室温放置2-4小時其感染力可以丟失90%至99%。在酸或鹼性溶液中易破壞,在中性溶液中較穩定。對乙醚敏感。副粘病毒的複製對放線菌素D有抵抗。
副粘病毒的複製與其它負鏈RNA病毒相似。未發現遺傳重組。
腮腺炎病毒、新城疫病毒與副流感病毒之間有某些血清學關係。麻疹病毒與犬瘟熱病毒和牛瘟病毒有共同的抗原決定簇。除副流感病毒以外,其它成員在抗原結構上比較穩定。
副粘病毒科中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均已證明有血凝素和紅細胞吸附性質。多數成員有神經氨酸酶活性,有些有血溶活性和細胞融合活性。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其它副粘病毒都能在雞胚上增殖。在細胞培養上可引起多核融合細胞,並有胞質內嗜酸性包含體形成。
副粘病毒科可以分為三屬,其主要成員如表1所示
表1 副粘病毒科各屬的主要特徵及主要成員
屬 主要特徵 主要成員
——————————————————————————————————
副粘病毒屬 所有成員均具有神經氨酸酶 新城疫病毒
(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1-5型
Ontario火雞副流感病毒
鸚鵡副粘病毒
燕雀副流感
Yucaipa病毒
鼠Nariva病毒
———————————————————————————————————
麻疹病毒屬 所有成員缺神經氨酸酶,可引起 麻疹病毒
(Morbillviridae) 胞漿和核內包含體,後者含病毒 牛瘟病毒
RNP。所有成員有抗原交叉。在核 犬瘟熱病毒
殼大小和其它結構上不同於肺病毒屬。 羊PPR病毒
(Pest-des-petits-ruminants)
—————————————————————————————————————
肺病毒屬 缺乏神經氨酸酶,在該殼大小與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Pneumoviridae) 其它結構上不同於其它兩屬 牛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鼠肺炎病毒
表2 副流感病毒對人的致病性
病毒 易感年齡 所致疾病
————————————————————————————————————
副流感病毒 嬰幼兒,任何年齡 喉炎、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麻疹病毒 嬰幼兒或成人 麻疹、肺炎、中耳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新生兒、嬰兒、任何年齡 毛細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腮腺炎病毒 兒童、青少年 腮腺炎、睾丸炎、腦膜炎
新城疫病毒 任何年齡 接觸性結合膜炎

副粘液病毒科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預防呼吸道感染,應採取下列措施:
· 注意均衡飲食、定時進行運動、有足夠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
·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用皂液洗手,然後以用後即棄的紙巾抹乾
·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
· 不應共用毛巾
· 保持家居清潔,傢俱須清洗妥當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避免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
· 如有呼吸道感染病徵,應儘早找醫生診治
照顧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家人
· 任何人士如有不適,應找醫生診治
· 患者應遵從醫生指示,包括適當服用處方藥物及充份休息
· 保持良好個人衞生
·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 患者應戴上口罩,減低傳染給照顧者的機會
· 照顧者可戴上口罩,減低透過呼吸道受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