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厂房是水电站厂房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布置各类辅助设备及提供生产管理空间的功能 [1] [4]。设备性质可分为直接生产、检修试验和生产管理三类 [1-2],其位置通常紧邻主厂房,可布置在上游侧、下游侧或端部,不同位置存在设备线路交叉、采光通风等差异 [2]。内部包含中央控制室、电缆室、油处理室等20余种功能区域,布置需满足设备操作、防火防潮等技术要求 [3]。作为机电综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模取决于电站装机容量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 [2] [5]。
- 组成类别
- 直接生产/检修试验/生产管理 [1-2]
- 位置要求
- 紧靠主厂房主体 [2]
- 设计原则
- 设备集中布置与操作便利性结合 [3]
- 功能区域
- 含中央控制室等20余类用房 [3]
- 系统配置
- 电气一次回路核心载体 [5]
- 组成建筑物
- 主厂房/副厂房/高压开关站 [4-5]
组成与分类
播报编辑
2023年,副厂房按功能划分为三类 [1-2]:
- 1.直接生产副厂房
- 电气部分:中央控制室、载波电话室、电缆室等
- 水力机械部分:高低压气系统、油处理室、集水井等
- 2.检修试验副厂房设置机电设备维修检测专用空间
- 3.生产管理副厂房包含厂长室、会议室等行政办公场所
平面布置设计
播报编辑
2023年平面设计需遵循 [3]:
- 1.功能区划原则:按设备操作频率分区布置
- 2.空间技术要求:
- 中央控制室需设置振动隔离区
- 电缆室要求防火防潮处理
- 高压设备室配备独立通风系统
位置与布局
播报编辑
主流布置方案包括(截至2022年12月) [2]:
- 1.上游侧布局优点:设备管线短缺点:与进水系统存在交叉干扰
- 2.下游侧布局优点:电气设备集中缺点:影响主厂房采光
- 3.端部布局优点:通风条件优良缺点:增加母线敷设长度
设备配置体系
播报编辑
作为水电站厂房的组成部分 [5]:
- 1.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含继电保护装置)
- 2.机械控制系统(含调速器油压装置)
- 3.辅助设备系统(含消防供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