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剪邊錢

鎖定
為盜銅而剪去邊廓的小錢,故稱“剪邊五銖”。清錢中,順治,康熙,雍正等錢也出現有剪邊者,大概意為“恩澤無邊”之意,是一種民間花錢形式。
中文名
剪邊錢
別    名
剪輪錢

剪邊錢特點介紹

剪邊錢:中國古代錢幣的專用術語。錢幣的“邊”即外輪被利器剪去或者磨去,只留有肉和內輪,東漢末年經濟蕭條,政府曾經鑄行過這種“剪輪錢”充當流通貨幣,自然民不樂用,東漢王朝也最終江河日下,步向滅亡。

剪邊錢歷史探究

剪邊錢 剪邊錢
位於和田城東南25公里的玉龍喀什河西岸,當地人稱“什斯比爾”。1962年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北長十公里,東西寬兩公里。該城建於1500至1600年以前。遺址西側沙山環立,岡巒起伏,南面崑崙山脈影影綽綽,高入雲端,東面玉龍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騰怒吼,北面不遠,村舍點點,綠樹環合。遺址內有古墓葬地、古建築羣、西側沙山背後有氣氛神秘的洞窟三個。出土文物有銅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殘件、回紋圖案牆飾、壁畫殘片、陶器、及大量古錢幣。錢中有漢代五銖錢、魏晉南北時代的剪輪錢和唐代“開元通寶”。
遺址上散佈許多高大的土堆和建築用的柱礎,還有陶窖堆積等。地面散佈有許多紅、灰色陶器殘片。城南2裏許,有土堆一圈。附近有一土台,方形,高約3米,周約百餘步,似為古代建築遺蹟。附近紅色陶片甚多。往南10餘里,有石塔,周約60米,高6米許,系以石壘砌而成,已傾圮。四周散佈有不少泥塑殘件。附近有房舍遺址,為沙所掩,在此曾發現泥塑佛頭,上有金葉,製作精美,據認為即《法顯傳》中所述之翟摩帝大寺。1978年冬,在一處寺院遺址裏發現漢代錢窖一處,出土大量五株錢

剪邊錢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是剪邊錢的一種,以下是對開元通寶的介紹。
剪邊錢 剪邊錢
名稱:開元通寶 (《舊唐書·食貨志上》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右會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製造年代:唐
材料:銅
規格:直徑2.4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