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剜肉補瘡

鎖定
剜肉補瘡(拼音:wān ròu bǔ chuā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聶夷中《詠田家》。 [1] 
剜肉補瘡(剜:用刀挖取;瘡:外傷)指剜出肉來療補瘡瘍,比喻不考慮後果,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連動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中文名
剜肉補瘡
拼    音
wān ròu bǔ chuāng
近義詞
殺雞取卵
反義詞
事半功倍
出    處
詠田家
注音字母
ㄨㄢ ㄖㄡˋ ㄅㄨˇ ㄔㄨㄤ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剜肉補瘡成語出處

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剜肉補瘡”。 [1] 

剜肉補瘡成語故事

聶夷中,字坦之,生於公元八三七年,即唐文宗開成二年。在唐懿宗執政時,他三十四歲便考上進士。《唐才子傳》一書中説聶夷中“奮身草澤,備嘗辛楚”,這話的意思是説,他在社會底層艱苦奮鬥,嚐盡了辛酸及苦楚。因此,他對勞動人民的貧困生活很熟悉,十分同情他們的不幸。 [2] 
聶夷中寫的一些詩,深刻地反映了廣大農民飽受壓迫剝削的悲慘遭遇,而《傷田家》一詩就是千古流傳的名篇之一。這首詩的前四句是:“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這四句詩的意思是説,二月裏,剛孵春蠶,家裏就窮得揭不開鍋了,只好忍痛把蠶兒估產估價,折為新絲,以最低的價錢賣出去;到了五月,剛插的新秧遠未結實,又把青苗折成稻穀來賤賣。“眼前瘡”(即目前的困難)算是“醫治”(勉強應付過去)了,但是他們的“心頭肉”(即一年到頭賴以生存的新絲、新谷)卻被“挖掉”(賣掉)了,將來的日子又怎麼過呢? [2] 
後來,人們從這幾句詩概括出“剜肉補瘡”或“挖肉補瘡”的成語,用來形容只顧眼前救急,不顧日後的困苦。 [2] 

剜肉補瘡成語寓意

唐末,階級矛盾日益尖鋭,地主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更為殘酷,廣大農民紛紛破產,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聶夷中目睹此景,寫下了一些同情人民苦難的詩篇。“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兩句詩表現農民處於進退兩難的窘迫境地。假如不預先出賣“心頭肉”,這“眼前瘡”就無法醫治,它很可能要了農民的命。但如果“剜肉補瘡”,眼前的難關固然可以熬過去,但往後的日子還是死路一條。因此剜肉補瘡雖然能解一時之急,卻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而“剜肉”的有害行為,反而會加劇自身困境。 [3-4] 

剜肉補瘡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剜肉補瘡”指剜出肉來療補瘡瘍,比喻不考慮後果,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連動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 運用示例
宋·朱熹《乞蠲減星子縣税錢第二狀》:“必從其説,則勢無從出,不過剜肉補瘡,以欺天罔人,不惟無益,而或反以為害。” [6] 
宋·周南《蠶婦怨》詩:“寒女寒女無重嘆,且將敗縷縫新綻。願得明年蠶葉平,剜肉醫瘡為汝辦。” [6]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江老兒是老實人,若我不允女兒之事,他又剜肉補瘡,別尋道路謝我,反為不美。” [1] 
明·畢自嚴《兵餉日增疏》:“尤可慮者。竭澤焚林,識者寒心;剜肉補瘡,終當立盡。” [6] 
清·魏裔介《合計天下兵食疏》:“然雖勉完此項,而人窮糧賤,剜肉醫瘡,其苦難之狀,有難以筆舌形容者。
清·東魯狂生《醉醒石》一三回:“挖肉補瘡.其孔日大。雪中埋屍,見日終化。” [6] 
茅盾《林家鋪子》四:“為難的是人欠我欠之間尚差六百光景,那只有用剜肉補瘡的方法拼命放盤賣賤貨,且撈幾個錢來渡過了眼前再説。” [6]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160
  • 2.    仇江,沈正邦編寫. 中國成語故事[M].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 1995.06:782-783
  • 3.    初旭主編.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M].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0.06:576
  • 4.    孫瑞欣著. 與經典對話[M]. 北京:華藝出版社, 2006.02:86
  • 5.    剜肉補瘡的解釋|剜肉補瘡的意思|漢典“剜肉補瘡”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3-10]
  • 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