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剖面圖

鎖定
剖面圖又稱剖切圖,是通過對有關的圖形按照一定剖切方向所展示的內部構造圖例,剖面圖是假想將地面沿某一指定方向線垂直剖切,並以圖形顯示製圖對象的立體分佈和垂直結構的一種圖解形式。 [1] 
中文名
剖面圖
別    名
剖切圖
用    途
工程設計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等
舉    例
橫切斷面

剖面圖概念

建築剖面圖 建築剖面圖
設計人員通過剖面圖的形式形象地表達設計思想和意圖,使閲圖者能夠直觀地瞭解工程的概況或局部的詳細做法以及材料的使用。剖面圖一般用於工程的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中,補充和完善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詳細設計,用於指導工程施工作業和機械加工。
機械零部件剖面圖 機械零部件剖面圖
剖面圖除用於工程設計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以外,也用於生物研究、氣象分析等,最為常見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常見材料的橫切斷面。

剖面圖剖面形成

剖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是假想用一個剖切平面將物體剖開,移去介於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對於剩餘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做的正投影圖。 [2] 

剖面圖表達

1. 確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剖面圖 剖面圖
選擇剖切平面位置時除注意使剖切平面平行於投影面外,還需使其經過形體有代表性的位置,如孔、洞、槽位置(孔、洞、槽若有對稱性則經過其中心線)。
2. 畫剖面圖及其數量
在剖面圖中剖切到輪廓用粗實線表示。剖面圖的剖切是假想的,所以在畫剖面圖以外的投影圖形時仍以完整形體畫出。
確定剖面圖數量與形體的複雜程度有關。較簡單的形體可只畫一個,而較複雜的則應畫多個剖面,以能反映形體內外特徵,便於識圖理解為目的。
3. 剖切符號和畫法
建築工程圖中用剖切符號表示剖切平面的位置及其剖切開以後的投影方向。《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中規定剖切符號由剖切位置線及剖視方向組成,均以粗實線繪製。在剖切符號上應用阿拉伯數字加以編號,數字應寫在剖視方向一邊。在剖切圖的下方應寫上帶有編號的圖名,如1-1剖面圖、2-2剖面圖,在填圖名下方畫出圖名線(粗實線)。
4. 畫材料圖例
在剖切時,剖切平面將形體剖開,從剖切開的截面上能反映形體所採用的材料。因此,在截面上應表示該形體所用的材料。《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中將常用建築材料做了畫法規定。 [2] 

剖面圖注意事項

1.為了使圖形更加清晰,剖面圖形中一般不畫虛線
2.由於剖面圖是假想的,每次剖切都是在形體保持完整的基礎上的剖切。
3.如未註明形體的材料時,應在相應的位置畫出同向、同間距並與水平線成45°的細實線(也稱剖面線)。畫剖面線時,同一形體在各個剖面圖中剖面線的傾斜方向和間距要一致。 [2] 

剖面圖剖面種類

剖面圖全剖面圖

用一個剖切平面將形體完整地剖切開,得到的剖面圖,稱為全剖面圖。

剖面圖半剖面圖

如果形體是對稱的,畫圖時常把形體投影圖的一半畫成剖面圖,另一半畫成外形圖,這樣組合而成的投影圖叫做半剖面圖。這種作圖方法可以節省投影圖的數量,而且從一個投影圖可以同時觀察到立體的外形和內部構造。 [2] 
畫半剖面圖時應注意:
1. 半剖面圖和半外形圖應以對稱符號為界,對稱面或對稱線畫成細單點長劃線。
2. 形體左右對稱時,右側畫半剖面圖,左側畫半外形圖;形體前後對稱時,前側畫半剖面圖,後側畫半外形圖。
3. 半剖面圖與全剖面圖的剖切符號圖名表達方式一致。

剖面圖階梯剖面圖

不便同時剖切兩個孔洞,因此,用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通過兩個孔洞剖切。這樣在同一個剖切圖上將兩個不在同一方向上的孔洞同時反映出來。這種用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將形體剖開,得到的剖面圖叫做階梯剖面圖。
需注意,由於剖切平面是假想出來的,所以剖切平面轉折處由於剖切而使形體產生的輪廊線不應在剖切圖中畫出。 [2] 

剖面圖展開剖面圖

1-1樓梯剖面圖 1-1樓梯剖面圖
用兩個相交剖切平面將形體剖切開,所得到的剖面圖,經旋轉展開,平行於某個基本投影后再進行正投影稱為展開剖面圖。
1-1樓梯剖面圖,由於樓梯的兩個梯段間在水平投影圖上成一定夾角,如用一個或兩個平行的剖切平面都無法將樓梯表示清楚。因此可以用兩個相交的剖切平面進行剖切,移去剖切平面和觀察者之間的部分,將剩餘樓梯的右面部分旋轉至正立投影面平行後,便可得到展開剖面圖,在圖名後面加“展開”二字,並加上圓括號

剖面圖局部剖面圖

形體的局部剖開形成局部剖面的形式,稱為局部剖面圖。
畫局部剖面圖時應注意:
1. 局部剖面圖部分用波浪線分界,不標註剖切符號和編號
2. 局部剖面圖的範圍通常不超過該投影圖形的1/2.

剖面圖分層剖面圖

用分層剖面圖表示的一面牆的構造情況,以兩條波浪線為界,分別畫出相應構造。 [2] 
參考資料
  • 1.    張軍海 李仁杰.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實踐(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5.6
  • 2.    周戒.房屋建築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6: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