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剕,漢語三級字 [3]  ,讀作剕(fèi),指古代把腳砍掉的酷刑,出自《書·呂刑》 [1]  [4-5] 
中文名
拼    音
fèi
五    筆
djdj|hdhj
倉    頡
lmsyn
鄭    碼
kckd
解    釋
斬削犯人的腳
概    述
古代肉刑
四角號碼
12100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剕fèi
基本詞義
◎ 剕 fèi
〈名〉
(1) (厞為剕的古字) 古代砍掉腳的酷刑 [cuting of the feet] [4] 
剕罰之屬五百。——《書·呂刑》
(2) 又如:剕刑(剕闢。斷足);剕罰(以金錢贖斷足之刑)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𠀤肥去聲。《玉篇》刖也。《廣韻》刖足也。《前漢·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正五𠛬。《注》師古曰:剕,去𩪯骨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