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進鄉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下轄鄉)

鎖定
前進鄉,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下轄鄉,地處長嶺縣東南部,距長嶺縣縣城36千米;東與三縣堡鄉接壤,南與公主嶺市相連,西與東嶺鄉毗鄰,北與利發盛鎮相鄰交界。 [1]  行政區域總面積128.0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前進鄉有户籍人口21163人。 [8]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設福慶長村;1983年11月,前進公社改前進鄉。 [1]  截至2020年6月,前進鄉下轄12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前進村福慶長屯。 [1] 
2020年,前進鄉決算收入合計3027.08萬元。 [9] 
中文名
前進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
地理位置
長嶺縣東南部
面    積
128.01 km² [8]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3] 
政府駐地
前進村福慶長屯
電話區號
0438
郵政編碼
131522
氣候條件
北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吉J
人    口
2116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8] 

前進鄉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設福慶長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劃歸四(利發盛)區。
1956年6月,設福慶長、和平2鄉。
1958年2月,和平鄉併入福慶長鄉;9月,併入超英(利發盛)公社。
1961年4月,析置福慶長公社。
1962年7月,更名前進公社。
1983年11月,公社改鄉。 [1] 

前進鄉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前進鄉下轄12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前進村福慶長屯。 [1] 
截至2020年6月前進鄉行政區劃詳情
前進村
前高家村
新建村
西溝村
車家屯村
和平村
保衞村
胡家窩堡村
五美村
大鄒屯村
龍王村
南城子村

前進鄉地理環境

前進鄉位置境域

前進鄉地處長嶺縣東南部,距長嶺縣縣城36千米。東與三縣堡鄉接壤,南與公主嶺市相連,西與東嶺鄉毗鄰,北與利發盛鎮相鄰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6千米, [1]  行政區域總面積128.01平方千米。 [2] 

前進鄉地形地貌

前進鄉地處松嫩平原東南部,全境為淺丘狀台地,地勢起伏不平,多衝溝、陡坎及零星固定土丘。 [1] 

前進鄉氣候

前進鄉氣候屬北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有嚴寒,夏無酷暑,春旱多風,秋涼霜早。多年平均氣温5.5℃,1月平均氣温-12℃,極端最低氣温-28℃;7月平均氣温26℃,極端最高氣温32℃。年平均生長期140天,年平均無霜期150天,最長達155天,最短為125天。年平均降水量46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10月,8月最多。 [1] 

前進鄉水文

前進鄉東南部有戰家窯河向東流入三縣堡河,戰家窯河河長7.4千米,流域面積34.9平方千米。西南部有保衞河(河長8千米,長嶺縣境內4.6千米,長嶺縣境內流域面積22平方千米)、姜小河(河長46.7千米,長嶺縣境內5.4千米,流域面積229平方千米)、朝陽山河(河長9.9千米,長嶺縣境內流域面積5平方千米)向南出境後匯流姜小河流入小遼河。 [1] 

前進鄉自然災害

前進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冰雹、風災等。旱災主要發生在每年的5—8月,持續時間較長。 [1] 

前進鄉自然資源

前進鄉已探明儲藏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1] 

前進鄉人口

2011年末,前進鄉轄區總人口20366人,有流動人口79人。總人口中,男性10323人,佔50.7%;女性10043人,佔49.3%;14歲以下3942人,佔19.4%;15—64歲14317人,佔70.3%;65歲以上2107人,佔10.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0313人,佔99.7%;有滿、朝鮮、蒙古、傈僳4個少數民族,共53人,佔0.3%。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率4.7‰。 [1] 
2018年末,前進鄉有户籍人口21224人。 [2] 
截至2019年末,前進鄉有户籍人口21163人。 [8] 

前進鄉經濟

前進鄉綜述

2011年,前進鄉經濟總收入實現1.8億元,人均純收入765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8.6%。 [1] 
2020年,前進鄉決算收入合計3027.08萬元。 [9] 

前進鄉農業

截至2011年末,前進鄉有耕地面積7.9萬畝,林地面積5250畝。有大型農業機械48台(輛)。
2011年,前進鄉農業總產值15743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7.5%。
前進鄉糧食作物以玉米、高粱、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穀子、西瓜等,有小米、蕎麪等名優特農產品。2011年,前進鄉生產糧食10萬噸,其中玉米8.5萬噸,水稻300噸,高粱2180噸。穀子產量720噸,可向社會提供504噸優質小米。
前進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前進鄉生豬飼養量6.2萬頭,年末存欄2.6萬頭;羊飼養量3600只,年末存欄1100只;牛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7600頭;家禽飼養量28萬羽,年末存欄22萬羽。
2011年,前進鄉畜牧業總產值2158萬元。生產肉類616噸,其中豬肉320噸,牛肉290噸,羊肉6噸。
截至2011年末,前進鄉累計造林2300畝,其中防護林1500畝,經濟林200畝,林木覆蓋率12.3%。 [1] 

前進鄉工業

2011年,前進鄉工業總產值300萬元,比上年增長7.1%。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 [1] 

前進鄉商業

2018年末,前進鄉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78家。 [2] 
截至2019年末,前進鄉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75家。 [8] 

前進鄉社會事業

前進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前進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20人,專任教師17人。小學8所,在校生89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0人,專任教師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
2011年,前進鄉教育經費52萬元。 [1] 

前進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前進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5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12個,藏書1.8萬冊。
2011年末,前進鄉有線電視用户28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37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100%。 [1] 

前進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前進鄉有體育場9個,學校體育場指導人員9人。 [1] 

前進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前進鄉有衞生院1個,病牀5張。專業衞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6人。
2011年,前進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300人次。
2011年,前進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5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500人,參合率80%。 [1] 

前進鄉社會保障

2011年,前進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00户,人數850人,支出52萬元,比上年增長15.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支出5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0人,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醫療救助50人次,支出10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100人次,支出5萬元,比上年增長25%。 [1] 

前進鄉基礎設施

2011年末,前進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12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户0.3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75%;移動電話用户1.7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3.1%,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寬帶接入用户413户。 [1] 

前進鄉交通運輸

2011年,前進鄉轄區10個村通油柏路或水泥路,總長37.3千米。年客運總量8.7萬人次,年貨運總量76.8萬噸。 [1] 

前進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前進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前進村而得名。 [1] 

前進鄉風景名勝

前進鄉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城子古城址,還有南城子石刻羣、八寶湖遺蹟等。 [1]  [4] 

前進鄉南城子石刻羣

南城子石刻羣位於前進鄉南城子村南城子屯西北800米處的漫崗南坡。該羣體由6件石刻組成,兩個石人、兩隻石羊、兩隻石虎,自西北向東南兩兩相對排列,為墓前神道兩側裝飾物。神道9.5米,一條羊腸小道從中間穿過,這便是長嶺縣公主嶺市在這一段的分界線,6件石刻雖然近在咫尺,卻分居兩縣,南為公主嶺,北為長嶺。 [4] 
南城子石刻羣 南城子石刻羣

前進鄉南城子古城址

南城子村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據《遼史地理志》記載,南城子為遼代所築,即當時遼代的鳳州城。據《遼史地理志》關於鳳州的條款:“鳳州,在韓州北二百里,西北距上京臨潢府)九百里,户四千”。在當時,鳳州可謂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金滅遼後,此地被金所沿用。 [5] 
南城子古城址 南城子古城址

前進鄉地方特產

前進鄉有南城子小米、蕎麪等特產。 [6-7]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李德潤,徐勝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吉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1072-107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39.
  • 3.    前進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28]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李德潤,徐勝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吉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1050.
  • 5.    長嶺歷史悠久 文化底藴豐厚  .長嶺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28]
  • 6.    百年長嶺 南城子小米  .長嶺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28]
  • 7.    百年長嶺 蕎麪  .長嶺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28]
  • 8.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139.
  • 9.    2020年度長嶺縣前進鄉人民政府部門決算  .長嶺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