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口蝠鱝

鎖定
前口蝠鱝,暖水性中上層大型魚類,體盤寬大,呈菱形,寬比長大2倍餘。尾細小呈鞭狀。吻端寬而平橫。眼大,側位,約為眼間隔1/4。噴水孔小,上側位。鼻孔橫列,前鼻瓣連合成口蓋,未伸達口隅;具鼻口溝。口前位,寬大平橫,下頜稍突出。中國沿海均見;分佈於熱帶和温帶各海區。
中文名
前口蝠鱝
動物界
分佈區域
中國沿海均見;分佈於熱帶和温帶各海區。
形態特徵
體盤寬大,呈菱形

前口蝠鱝形態特徵

前口蝠鱝
前口蝠鱝(6張)
寬比長大2倍餘。尾細小呈鞭狀。吻端寬而平橫。眼大,側位,約為眼間隔1/4。噴水孔小,上側位。鼻孔橫列,前鼻瓣連合成口蓋,未伸達口隅;具鼻口溝。口前位,寬大平橫,下頜稍突出。上頜無齒,下頜具一細齒帶,齒細小密列。鰓孔5個,寬大。胸鰭寬大,前部分化為頭鰭,能自由搖動捲曲。胸鰭前緣斜直微凸,後緣斜而凹入,前角尖突,后角圓鈍。腹鰭小,長方形。背鰭1個,比腹鰭小,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上方。尾鰭消失。體背面粗糙,幼體光滑。尾刺1個。成體背面青褐色,頭側至肩區具襪狀灰白色大斑一對;腹面淡白色。為暖水性中上層大型魚類。鰓耙發達,主食浮游甲殼類,也食小型成羣魚類。體盤寬達6m餘。平時底層棲息,有時上升表層遊弋。雌雄常成對游泳。卵胎生,每產1仔

前口蝠鱝生活習性

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只要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有的時候蝠鱝用它的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着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魔鬼魚”喜歡成羣游泳,有時潛棲海底,有時雌雄成雙成對升至海面。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騰空,能躍出水面,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  蝠鱝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實它是很温和的,僅以甲殼動物或成羣的小魚小蝦為食。在它的頭上長着兩隻肉足,是它的頭鰭,頭鰭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

前口蝠鱝人工飼養

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萬花筒般色彩斑斕的魚羣在龐大水槽中,悠然遊動着包括8.5米長的鯨鯊和創造人工繁殖時間最長世界紀錄的前口蝠鱝。
透過巨大的壓克力窗口,令人難忘的景象盡顯眼前,其大小為8.2米高、22.5米寬,厚度為60公分。為近在咫尺的海洋奇觀興奮不已,前口蝠鱝、鯊魚和其它各種魚類在黑潮之海中繁衍生息,觸手可及。
在水族館中,沖繩神秘莫測的海洋生物世界在面前展開。珊瑚之海波光粼粼,藴含800多個珊瑚種羣。
容量巨大的黑潮之海中游弋着全球第一條成功人工培養的前口蝠鱝。此外,深層之海再現沖繩的神秘深海世界,進一步體驗沖繩海的魅力。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只是海洋博公園內眾多熱門景點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