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後簾同步閃光

鎖定
前\後簾同步閃光是照相機的“前簾同步閃光”和“後簾同步閃光”兩種不同的同步閃光模式。
中文名
前/後簾同步閃光
定    義
照相機的“前簾同步閃光”和“後簾同步閃光”兩種不同的同步閃光模式
前\後簾同步閃光是照相機的“前簾同步閃光”和“後簾同步閃光”兩種不同的同步閃光模式。
單反相機的快門是由前簾與後簾組成,前簾從一邊運行到另一邊是打開快門進行曝光的過程,後簾從一邊運行到另一邊是關閉快門結束曝光的過程。這種快門也稱為簾幕快門或者焦平面快門
前簾同步閃光是指簾幕快門的前簾在完全開啓的同時觸發照相機上的閃光燈閃光。在閃光的時候,後簾尚未開始運行,整個焦平面出於完全展開的狀態以達到同步閃光的效果。
前簾同步閃光的模式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閃光同步的快門速度必須等於或者慢於簾幕自身運行的速度,如果高於此速度,閃光將無法覆蓋整個焦平面。造成局部未受到閃光燈的閃光。
照相機的快門開啓時間是由前簾開啓到後簾關閉的間隔時間來確定的,如果我們把照相機的快門速度設置在1/2秒,那麼,當前簾運行開始計時,1/2秒時間到時後簾即開始運行結束曝光。也就是説,前後簾間隔的時間就是我們設置快門的時間。比如説,某照相機的簾幕快門從一邊運行到另一邊的時間是1/125秒,我們把照相機的快門也設置在1/125秒,那麼,當前簾開始運行到運行結束正好是1/125秒,後簾就開始運行關閉焦平面結束曝光。
上面説過,前簾同步閃光就是前簾運行到位時觸發閃光燈閃光,這時候後簾正準備關閉但還未關閉,所以在整個焦平面都受到閃光,同步閃光有效。
加入我們把照相機的快門設置在1/250秒時,前簾開始運行到一半距離時,1/250秒的時間到了,後簾就開始關閉快門,當前簾到位觸發閃光燈閃光時,後簾已經運行到焦平面中間了,換句話説就是有一半的焦平面已經被後簾遮蓋,這時候閃光只有未被遮蓋部分受到閃光曝光,被遮蓋的一半並沒有被閃光,這樣閃光就不同步了。
早期的簾幕快門運行速度比較慢,大約在1/60秒左右運行,所以最高閃光同步速度就是1/60秒。有的照相機只能達到1/45秒,只要超過這個速度就無法整個焦平面被閃光,也就是閃光無法同步了。
傳統的照相機上快門速度撥盤上有用不同顏色標記最高同步閃光速度。
隨着科技的發展,把原始的布簾快門改成了鋼片快門以後,簾幕快門的運行速度更快了,多數照相機的快門運行速度能夠達到1/125秒。由於焦平面的橫向寬,縱向窄,後來又將橫走式快門改成了縱走式快門,使快門運行的距離變短,運行時間進一步減短到1/250秒。
之後,部分照相機已經已用蜂巢式鈦合金快門,照相機的快門運行時間減少到1/500秒甚至更短時間。這種照相機就能運用等於或者慢於1/500秒的快門速度進行同步閃光了。
把快門運行時間減短,一個目的是使照相機的快門速度做的更高,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了同步閃光的快門時間。
為了能讓更高的快門速度適應於同步閃光,後簾同步閃光模式應運而生。後簾同步閃光是後簾即將開始運行時觸發閃光燈閃光,這時候不論前簾走到什麼位置,在後簾開始運行前夕閃光燈就被觸發閃光了。
現在假設照相機的快門從一邊走到另一邊的運行時間是1/250秒,所使用的閃光燈的閃光持續時間大於等於1/250秒時。後簾同步閃光模式的照相機所有快門速度都能進行同步閃光。
比如説我們應用1/2000秒的快門速度拍攝,當快門前簾運行焦平面的八分之一時,後簾就開始運行,並且已經觸發閃光燈閃光。這時候照相機是前後簾同時運行,一條焦平面八分之一寬的縫隙掃過整個焦平面。剛説到,後簾開始運行時已經觸發閃光燈閃光了,但是由於閃光持續時間比較長,閃光隨着快門縫隙的移動還在持續,直到1/250時間後,後簾已經運行到位快門已經完全遮蓋焦平面,由於剛才説了閃光燈的閃光持續時間大於等於1/250秒,所以直到後簾運行結束以後閃光燈才結束,所以保證了快門縫隙在整個運行中都有閃光燈照射,達到了閃光同步的目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選擇1/8000秒的快門拍攝,掃過焦平面的縫隙將是三十二分之一。同樣會在縫隙運行結束後閃光燈的閃光才結束達到同步閃光。
後簾同步閃光在拍攝運動物體時,還會產生“拖尾”、“變形”等特殊效果也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