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刻錄機

鎖定
刻錄機,也叫刻錄光驅,是可以刻錄光盤的光驅。傳統的光驅只能讀不能寫,只有刻錄機可以把數據寫入光盤。刻錄機可以分兩種:一種是CD刻錄,另一種是DVD刻錄。使用刻錄機可以刻錄音像光盤、數據光盤、可啓動光盤等,方便儲存數據和攜帶。
中文名
刻錄機
外文名
Compact Disc Writer/Burner
功    能
刻錄光盤
類    型
電子產品
包    括
CD-RW驅動器,DVD±RW驅動器,DVD-RAM驅動器等
應    用
數據存儲、多媒體等

刻錄機產品簡介

所用CD-R(即英文的Compact Disc Recordable)盤的容量一般為700MB。它上面所記載資料的方式與一般 CD光盤片是一樣的,也是利用激光束的反射來讀取資料,所以CD-R盤片可以放在CD-ROM上讀取,不同的是CD-R盤可以寫一次,而CD-RW光盤可以反覆擦寫,所以能夠反覆使用。理論上來説,好的CD-RW光盤可以反覆擦寫約1000次左右,對於小文件的備份十分適合,而它的價格也不是十分昂貴,好的大約5元一張。所以為了環保和實惠,還是買CD-RW光盤做備份用,用CD-R光盤來刻錄一些經常需要並且不會改變的東西,如刻系統盤
產品應用
當刻錄CD-R盤片的時候了,刻錄機會發出高功率的激光,聚焦在CD-R盤片某個特定部位上,使這個部位的有機染料層產生化學反應 的,因而這個部位就不能反射光驅所發出的激光,這相當於傳統CD光盤上的“凹面”;沒有被高功率激光照到的地方可以依反射層反射激光,這相當於傳統CD光盤上的“非凹面”,這樣刻制的光盤與普通CD-ROM的讀取原理基本相同。
CD-R盤使用有機染料作為記錄層主要材料。常見的是綠盤和金盤,它們分別用的是青藍色與金黃色兩種有機染料製作的。另外,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藍盤,它使用了一種叫AZO的有機染料,用銀作為反射層。到底哪種盤片好呢?很多人認為使用金盤效果好,質量高,其實這種看法很片面,每種盤都有各自的特點。在挑選CD-R盤片時,這三種盤片都可以放心購買。
分類
刻錄機 刻錄機
可以分四種:一種是CD刻錄(包含CD-RW刻錄),另一種是DVD(包含DVD-RW刻錄)刻錄。一種是HD-DVD刻錄,還有一種是Blu-ray Disk(BD)刻錄機。還有一種是移動刻錄機。
使用刻錄機可以刻錄影音光盤、數據光盤等,方便儲存數據和攜帶。
CD容量是700MB;DVD容量是4.5G(雙層8.5G);BD的容量在25G以上(雙層)。
刻錄機的使用已經非常普及,價格也越來越便宜,有了刻錄機,就可以刻制自己的光盤了。
大部分刻錄機除支持整盤刻寫(Disk at Once)方式外,還支持軌道刻(Track at Once)寫方式。使用整盤刻錄方式時,用户必須要將所有數據一次性寫入CD-R盤,如果準備的數據較少,刻錄一張盤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而用軌道刻寫方式就可以避免這種浪費,這種方式允許一張CD-R盤在有多餘空間的情況下進行多次刻錄。
還有一種CD-RW的刻錄機和盤片,這種CD-RW是可以擦寫的,而且擦寫次數可高達一千次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CD-R還是CD-RW都要藉助專門的刻錄軟件才能將數據記錄在盤上。如Easy-cd Pro等,從Windows XP開始,Windows系統中也自帶光盤刻錄功能。
信息時代頻繁的數據備份促成了刻錄機市場的繁榮,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後,現在我們只要數百元就能買到CD-R最高刻錄速度達52×的CD-RW刻錄機。但是隨着各種數據文件尤其是視頻文件體積的“膨脹”,人們對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能刻錄650MB數據的CD-RW刻錄機已經顯得捉襟見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了DVD刻錄機
加密刻錄機
加密刻錄機”能在光盤刻錄的同時,實現對光盤內信息進行針對性加密。通過硬件安全認證保證數據刻錄和操作人員的身份合法性,將機密數據以密文的形式存儲在CD、DVD光盤存儲介質中。整個加密刻錄過程和普通光盤刻錄基本相同,得益於高速流加密芯片的強大功能,不會延長光盤刻錄時間。
DVD刻錄的優勢和規格
刻錄機 刻錄機
DVD的全稱是Digital Video Disk,即數字視頻光盤。它可以分為單面單層、單面雙層、雙面單層和雙面雙層四種物理結構,被命名為DVD-5、DVD-9、DVD-10和DVD-l8。這四種不同規格的DVD容量分別為4.7GB、8.5GB、9.4GB和17GB。即使按照容量最小的DVD-5規格來算,4.7GB的數據存儲容量也是普通CD-R的7倍多。除了擁有更大容量之外,大多數的DVD刻錄機都支持市面上所有常見盤片的刻錄,也就是説它們不但能刻錄DVD±R/RW,而且能刻錄CD-R/RW。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説,DVD刻錄機才是真正大小通吃的全能“康寶”。另外,曾經困擾DVD刻錄的速度問題也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以4×的DVD-RW刻錄機為例,刻滿一張4.7GB的DVD-R光盤耗時還不到15分鐘。市場上甚至出現了8×的DVD刻錄機。
常見的DVD規格有DVD-RAM、DVD+R/RW和DVD-R/RW等。其中DVD-RAM是最早出現的DVD規格,由Panasonic(松下)的PD演進而來。DVD-RAM盤片在數據存儲格式上與硬盤相類似,比較適合長時間保管資料。但是由於在流行的DVD光驅和播放機中無法播放,民用市場已經很少見到DVD-RAM了。
當前市場上流行的主要是DVD+R/RW及DVD-R/RW這兩種規格標準。DVD+R/RW由7C(7C即PHILIPS、SONY、YAMAHA、MitsubishiChemiCal- VERbatim、RiCoh、hp和thomson)所主導,集中了眾多實力廠家,而且是獲得微軟公司全部讀寫支持的DVD標準,因而支持者眾。而DVD-R/RW標準由PioneeR(先鋒)公司於1998年提出,為DVD國際論壇(DVDFORum)所認可,發展歷史較長,其光驅和盤片的價格相對較為便宜,而且能夠以DVD視頻格式來保存數據,在常見的DVD光驅和播放機上表現出了不錯的兼容性。
兼容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技術陣營上的壁壘,DVD+R/RW和DVD-R/RW這兩種主流規格相互之間並不兼容,這給不少消費者造成了很大困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光磁廠商又提出了一項新的規格——DVD Dual,一些廠商稱之為DVD±R/RW技術。簡單地説,就是説通過DVD Dual這項技術,DVD刻錄機可以同時兼容DVD+R/RW和DVD-R/RW這兩種規格,從而使顧客不再為盤片的兼容問題而擔憂。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可以同時支持DVD-RAM、DVD+R/RW和DVD-R/RW等所有DVD刻錄格式的DVD刻錄機。但是DVD-RAM已經很少用到,而且推出這種DVD刻錄機的廠家只有LG等極個別的品牌。
光雕刻錄機
刻錄機 刻錄機
光雕,英文名稱為“LightScribe”,它是由HP惠普公司研發的一種新技術,這項技術是需要刻錄機與刻錄盤相配合的,也就是説刻錄機與刻錄盤片都必須支持“LightScribe”才可以,當然,這最後還需要支持光雕技術的軟件來進行設計、控制。
實際上簡單來説就是在數據層刻錄完數據後,通過一個專用的激光頭髮出的激光束打在這種專用光雕盤的背面(即無數據層)上,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將您在軟件上設計好的文字、圖像等“刻錄”到盤片背面上,這項技術的最大好處就是您可以拋棄傳統難看的光盤筆和那不穩定的光盤貼了!
藍光刻錄機藍光技術是下一代的光盤存儲格式,能夠支持高速刻錄、數據重寫和高清晰電視(HDTV)的快速回放。藍光技術還有可能會成為一種電腦數據存儲標準。
推動藍光技術開發的主要是藍光光盤創始者組織,該組織由全球11家消費電子巨頭組成,包括日立、LG電子、菲利浦、三菱、三星、夏普、索尼和湯姆遜多媒體,PC製造商戴爾和惠普也加入了該組織,打算開發電腦數字存儲的藍光技術標準。該組織成立了一個藍光技術協會(BDA),主要發揮協調作用,幫助各巨頭通過共同開發和宣傳最終把藍光技術發展為高清晰光存儲的一項產業標準的。
容量突破
藍光光盤是DVD的接班人,有人要説了,DVD容量高達4.7GB,還會不夠嗎?回答有些是夠的,但是面對未來的HDTV還遠遠不夠。HDTV的數據傳輸速率最少為 23 Mbps,是DVD 視頻編碼的兩倍多,所以如果要儲存標準的133分鐘HDTV 等級的電影,記錄媒介的容量必須高達 20GB 以上。藍光光盤已正式開始向27GB的單面單層容量推進了。
速度再突破
刻錄機 刻錄機
高速的刻錄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數據的拷貝速度,節約大量的時間。松下電器發表了將單面雙層50GB可擦寫藍光光盤刻錄速度提高至2x(72Mbit/秒,相當於62x左右的CD)的技術。雖然松下電器和TKD等公司此前已經發表了追記型單面雙層藍光光盤的高速刻錄技術,但在可擦寫盤片方面這是新的突破。松下介紹其新的記錄層材料的特點是既提高了結晶速度,又保持了透過率平衡。也就是説,其記錄層無論是結晶狀態(非記錄狀態),還是非結晶狀態(記錄狀態),透過率幾乎相同,而且透過率也非常高,達到結晶狀態為51.6%,非結晶狀態為52.0%。樣品光盤的信號抖動也達到了實用水平,第0記錄層為6.4%,第1記錄層為7.4%。

刻錄機工作原理

刻錄機 刻錄機
在刻錄CD-R盤片時,通過大功率激光照射CD-R盤片的染料層,在染料層上形成一個個平面(Land)和凹坑(Pit),光驅在讀取這些平面和凹坑的時候就能夠將其轉換為0和1。由於這種變化是一次性的,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CD-R盤片只能寫入一次,不能重複寫入。 而CD-RW的刻錄原理與CD-R大致相同,只不過盤片上鍍的是一層200~500埃(1埃=10-8cm)厚的薄膜,這種薄膜的材質多為銀、銦、硒或碲的結晶層,這種結晶層能夠呈現出結晶和非結晶兩種狀態,等同於CD-R的平面和凹坑。通過激光束的照射,可以在這兩種狀態之間相互轉換,所以CD-RW盤片可以重複寫入。  我們接觸最早的是壓制DVD 影碟,另外還有一些是音樂DVD ,至於存儲電腦數據文件的DVDROM 光盤則很少見。自從出現DVD 刻錄機,由於DVD 技術標準曲折坎坷的發展過程,才出現了DVD-RAM 、DVD-R/RWDVD+R/RW 以及DVD±R/RW 等眾多DVD 刻錄機產品共存的現象。
世界上第一台DVD 刻錄機DVD-RAM(DVD-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種可擦寫DVD 刻錄機,這是由東芝、松下和日立三家聯合推出的。該刻錄機使用了相變技術並融入了一些MO的特性,由於採用了相變技術,DVD-RAM 刻錄機是通過改變激光強度來對記錄層進行加熱,從而導致非晶體狀態和晶體狀態的轉換,完成寫入和擦除的操作。DVD-RAM 盤片的壽命相當長,具有讀寫方便的優點,但DVD-RAM 不兼容DVD 光驅和DVD 播放機,未能成為DVD 刻錄機發展的方向。因此促使了與DVD-ROM相兼容刻錄機的出現,這就是DVD-R/RW 和DVD+R/RW 。隨着DVD-R/RW 和DVD+R/RW 的不斷成熟,DVD-RAM 的市場份額將被逐步壓縮,瀕臨淘汰。
DVD刻錄機激光頭 DVD刻錄機激光頭
截至2013年,主流DVD 刻錄機是DVD-R/RW 和DVD+R/RW,它們與CD-R/RW 一樣是在預刻溝槽中進行刻錄。不同的是,這個溝槽通過定製頻率信號的調製而成為“抖動”形,被稱作抖動溝槽。它的作用就是更加精確地控制馬達轉速,以幫助刻錄機準確掌握刻錄的時機,這與CD-R/RW 刻錄機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另外,雖然DVD-R/RW 和DVD+R/RW 的物理格式是一樣的,但由於DVD+R/ RW刻錄機使用高頻抖動技術,所用的光線反射率也有很大差別,因此這兩種刻錄機並不兼容。
DVD-RW 和DVD+RW與CD-RW 光盤類似,在其記錄層上加入了相變材料,可以通過轉換其狀態來達到多次擦寫的目的。在進行寫入操作時,激光照射強度提升至最大,使寫入區域的相變材料迅速超過熔點温度,之後立即停止照射進行冷卻後,該區域就變為非結晶狀態。在進行數據擦除時,用中等功率的激光對非結晶狀態的區域進行相對長時間的照射,當該區域超過結晶温度時就調低功率,之後該區域就恢復為結晶狀態。

刻錄機發展過程

刻錄機 刻錄機
光驅和DVD都是由於儲存數據的需要而產生,而刻錄機的產生則源於人們對數據儲存的要求。可以想象,如果憑藉軟驅來進行數據交換,那麼效率是如何低下啊!由於這個需求的存在,刻錄機也就出現了,從初始的CD刻錄機到DVD刻錄機。在刻錄機早期發展的年代,由於刻錄機的規格不統一以及出於對CD-ROM盤片格式的兼容性考慮,以致衍生出多種刻錄光盤數據格式,最有影響力的幾家大廠商幾乎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規格標準,所以當時如何保證對各種數據格式的支持就成為刻錄機要關注的焦點,這時候的刻錄機速度多數都在4X以下,為了能對新數據格式支持往往需要配合專用的刻錄軟件。當刻錄機的速度慢慢提升到8X-12X的時候,刻錄光盤的數據格式已經穩定下來,各個品牌所生產的刻錄機都能較好地支持主流的數據格式。但是DVD的刻錄標準由於DVD光盤的標準仍未確立,因此造成對DVD刻錄機也產生了不少影響,暫時也還沒有可以支持所有DVD格式的DVD刻錄機誕生。刻錄的過程需要從PC讀取數據,從而產生了一些刻錄問題,而個廠家針對這些問題也在不停的開發新技術,包括提高刻錄機的緩存容量和加入一些防刻死技術(最著名的防刻死技術有五種,分別是理光公司提出的Just Link、三洋公司提出的Burn-Proof、飛利浦公司提出的Seamless Link、OaK公司提出的Exactlink(無縫焊接)和中科大白鯊16x10x40刻錄機使用的“SuperLink”技術)1999年,明基推出了以“神筆鱷”為名的系列刻錄機,並且以“千元風暴”推動刻錄機進入平常百姓家,刻錄機突破千元防線後,從此價格一卸千里。
隨着光驅、DVD、刻錄機的出現,使得用户開始面臨一種選擇,而廠商也在考慮,到底是否可以把這些設備統一到一個設備上面呢?在這樣的情況下,Combo橫空出世了。Combo可謂是光存儲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但是早在1999年,IT巨頭三星公司已提出了Combo的概念,並推出了業界的第一款Combo——SM-304,規格為4X CD-R、4X CD-RW、24X CD-ROM以及4X DVD-ROM。但是由於當時製造Combo的技術空前複雜,難度極高,使得有能力生產Combo的廠商寥寥無幾。同時,由於技術上的不成熟,使得Combo的性能難以與單個產品媲美,也使得Combo的製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Combo並沒有在當時流行起來。三年之後的2002年7月,在技術相當成熟以及市場充滿潛力的情況下,Combo的始祖三星公司再次率先推出其多功能光驅——SM-308,從而正式拉開了Combo進軍市場的序幕。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各大廠商也紛紛推出其各自品牌的Combo,市場上的Combo大戰也隨之而展開。在過去的一年裏,市場的競爭使得Combo的速度迅速提高,市面上的絕大部分的Combo的規格為48X CD-R刻錄、24X CD-RW擦寫、16X DVD讀取和48X CD-ROM讀取,也有少數產品將CD-R和CD-ROM的讀取速度提高到52X。Combo以其較高的性能價格比為廣大用户所接受。Combo的出現是光存儲領域裏的一大突破,以先進的技術實現實現多項功能,使用上化繁為簡,能節約IDE接口,節約機箱空間與降低功耗,同時具有安裝方便的優勢,為用户的安裝應用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一切都使得Combo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DVD刻錄機的發展歷史
説起DVD刻錄機的發展過程,就不能不提到DVD的誕生和標準確立。DVD的英文全稱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數字通用光盤”,是CD/LD/VCD的後繼產品。從提出初步規格到1996年初推出第一款DVD樣機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是公認的新一代標準的存儲技術。 [1] 
DVD的誕生和標準的確立,和娛樂業的迅猛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其前輩CD光盤和VCD光盤都是因此孕育而生。媒體巨頭們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刺激了硬件廠商研製出全新的DVD光盤。
注:九十年代初,美國電影製片業顧問委員會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萊塢七大電影製片公司的願望書,其中一項就是要求能在一張CD中記錄一部標準長度(135 分鐘)的視頻節目,並要求高於LD的圖像和聲音質量(1990年中旬提出此要求,1994年正式得到確定)。而當時VCD的圖像分辨率只有 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視頻性能遠遠不足以滿足上述要求。
1994年12月16日,索尼公司率先發表了“單面雙層12CM(5.25英寸)高密度多媒體CD的格式與技術指標”,簡稱多媒體光盤系統(MMCD,Multi Media Compact Disc),這也就是第一個DVD技術規格。在DVD誕生伊始,就充滿了競爭,索尼—飛利浦集團的MMCD(單面雙層結構)和東芝公司的SD(雙層雙面結構)展開了激烈的拼殺,雖然最後雙方和解,但這場爭鬥並沒有徹底結束,而是一直延續到DVD刻錄機的規格之爭!
由於CD刻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實現DVD刻錄非常現實。在第一台DVD刻錄機誕生之前,一場轟轟烈烈的DVD刻錄標準之爭又開始了!
要想搞清楚這場複雜的DVD刻錄標準之爭,我們首先不能不提到一個在DVD誕生後不久即成立,對DVD的發展是有着重大影響的DVD官方組織組織:DVD Forum。這個建立於1997年四月的DVD社團(DVD Consortium)由十家DVD主力廠商組成,又稱10C,向中國DVD廠商收取專利的就是它們——日立、松下、三菱、飛利浦、先鋒、索尼、湯姆遜、時代-華納、東芝和JVC。另外三個主要的DVD刻錄研發/推廣組織——RWPPI、RDVDC、DVD+RW Alliance的所有會員也基本都是DVD論壇中的成員。
理論上,任何與DVD相關的標準都要經過它的審批。但在DVD規格得到統一之後,DVD論壇並沒有統一DVD刻錄的標準,而且其畢竟不是一個強制性組織。
相對來説,DVD+RW是三種標準中最具優勢的,它在刻錄動影像和音樂等媒體方面都比DVD-RW好,再加上微軟的介入,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很有可能成就統一的DVD刻錄標準。但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三種不同的標準基本上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兩種相互競爭、互不兼容的格式,都在力爭成為業界的標準,兩種格式都能存儲視頻和數據,但是這種互不兼容給用户帶來了買哪種產品而困惑,因此市場上就出現了同時支持兩種格式的DVD刻錄機。為了爭取更多用户的支持,越來越多的DVD也能兼容其他規格。這其中以明基DW800A為代表。通過明基特有的盤片易容術——Book Type Management”,可以輕鬆的將刻錄出來的DVD+R/RW盤片之參數宣告更改為DVD-ROM格式,無論DVD光驅還是家庭DVD影碟機都能輕鬆讀出,達到99%的兼容性。
關於DVD刻錄機規格的爭吵還在繼續,而自從2001年5月,荷蘭飛利浦公司向全球市場推出了第一台 DVD刻錄機——DVDR1000後,越來越多的光存儲廠商迅速跟進,新產品開發的幅度加快,隨着產能的擴大,DVD刻錄機的價格不斷向理性邁進。在 2003年的年末,明基DW400A跌破1000元大關,一場DVD刻錄機大規模普及的風暴拉開了序幕。這也印證了在2001年5月全球市場第一台 DVD刻錄機正式誕生時的預言:不出兩年時間,DVD將完全統治我們的影音生活!

刻錄機安裝方法

準備工作
為了能夠順利安裝刻錄機,我們需要一把十字螺絲刀;同時,因為機箱內有許多易遭受靜電而損壞的集成電路,所以安裝前必須切斷電源。然後用手觸摸一下機箱的金屬外殼,把身上的靜電全部釋放出去,這樣就可以避免靜電釋放時對主機電路的傷害。
在動手安裝刻錄機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要對刻錄機的主從跳線設置進行修改,以保證安裝的刻錄機能被系統正確識別,並獲得更好的刻錄效果。
1、IDE接口的刻錄機
如果你的刻錄機與其他設備共用一個IDE接口,則必須調整驅動器的主從位置(Master/Slave)。這個調整相對較為簡單,只需將跳線帽插在相應位置,以保證通過跳線設置使設備為一主一從即可。如果單獨使用一個IDE接口,則跳線不用修改。
注意:為了保證IDE接口的刻錄機的工作穩定,最好讓刻錄機獨佔一個IDE接口,當然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最好將刻錄機的跳線設為主設置。
硬件安裝
1、切斷電源,拔掉電源的插頭,打開電腦機箱的外殼。
2、選擇一個空閒的5英寸插槽,卸下擋板,然後將設置好的刻錄機置於空閒的5英寸插槽位置內。
3、將刻錄機與主板連接。
(1)IDE接口的刻錄機:
如果主板上第2個IDE連接口未連接任何設備,則可將刻錄機的跳線設置為Master,並將剛才連到刻錄機後部的數據線直接連接到主板上第2個IDE連接口就可以了。
如果CD-ROM已連接到主板上的第2個IDE連接口,則可將CD-ROM的跳線設置為Slave,刻錄機的跳線設置為Master,並將該CD-ROM連接到主板上,而再把數據線的另一個連接口與刻錄機相連。應注意需確保數據線帶紅色標記的一邊連接到刻錄機的Pin1。
如果想用刻錄機播放音樂或其他音頻,則需要斷開CD-ROM驅動器的音頻數據線的連接,因為多數聲卡僅有一個用於連接音頻線的位置,然後將刻錄機的音頻數據線連接到聲卡的相應位置。不過,最好不要這樣做,因為刻錄機的主要功能是刻錄,而不是聽音樂。
4、將刻錄機置於合適位置後,用螺絲緊固,找到可用的電源連接口並將它插入刻錄機的電源連接口。
5、重新啓動計算機後,系統就可自動識別所連接的刻錄機的型號。簡單吧,刻錄機的硬件安裝工作到此已經結束,最後要做的就是安裝相應的刻錄軟件了。

刻錄機選購指導

接口設置
CD-R空白光盤 CD-R空白光盤
CDRW刻錄機按外觀分為內置和外置兩種產品,內置的產品較為多見,這裏重點介紹也推薦購買,而外置的多為專業便攜機,除非錢多否則不推薦購買。而刻錄機的接口主要分為兩種,老大是SCSI接口,其性能穩定,CPU佔用率低,數據傳輸效果平穩,刻錄成功率高,但其價格高,安裝時需要專門的SCSI擴展卡,使用不太方便.而便宜的ISA接口SCSI卡還極容易出現因能源節能而導致的刻錄失敗情況發生。SATA接口規格的刻錄機產品是主流設計,與IDE接口硬盤和光驅一樣,採用SATA接口的DVD-RW刻錄機產品雖然在CPU佔用率等性能上不及SCSI接口的產品,但其安裝簡單,製造成本不高,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而且由於CPU速度越來越快,一般的CPU都能勝任SATA接口刻錄機的工作,因而IDE越來越成為市面上的主流平價產品。此外,市場上的刻錄機還有一些外置型接口的規格,有采用的USB接口的,但要麼刻錄起來速度不穩定,要麼價格太高,不利於普及。而且如果要買USB接口的產品,建議還不如去買台SATA接口的機器再加個USB外置盒,保證價錢便宜效果也不錯。
讀刻寫速度
DVDRW刻錄機速度一般是指刻寫和擦寫速度,而讀盤速度在刻錄機中並不是關鍵指標。目前國內主流刻錄機產品多為2倍速刻寫,一般來説刻寫一張4.7GB DVD-R光盤需要花費時間約20分鐘左右。這種速度對於一般的DIYer來説是足夠了,當然,考慮到一般刻寫盤片時許多人都有先測試再刻寫的習慣,估計算起來一共大概需要40分鐘的時間,對於一些心急的人就難等了。更高的如4倍速刻寫的機器速度就更快,刻寫一張4.7GB DVD-R光盤只需花費時間約10分鐘左右。當然,高速的機器價格也是成倍增加的。此外,在盤片格式化技術方面,快速格式化也成為了一種基本技術,原來格式化一張DVD+RW盤片需要30分鐘以上,採用快速技術後所用時間可縮短到5分鐘左右,這無疑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
CACHE穩定性
提高刻錄機讀寫穩定性的辦法有很多,至於象在普通光驅上廣泛使用的APS、CSS等穩定防震技術暫時沒有在刻錄機上看到有用來保護刻碟的,不過最基本的如增加高速緩存(CACHE)的技術倒是有不少廠商在使用。CACHE的作用是協調數據傳輸時的速度,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市面上的主流4-6倍速刻錄機產品多帶有1MB到2MB的高速緩存。
附送軟件工作方式
CD-R空白光盤 CD-R空白光盤
買了刻錄機當然還要有相關的刻錄軟件才能正常工作,一般來説廠商在購買產品時都會附贈一些刻錄軟件,不同的廠商所送的軟件不同,且支持的刻錄機也大多是“從一而終”的版本,只能在該機器上使用。著名刻錄機軟件廠商Adaptec的DirectCD 3.0和Easy CD Creator 4.02是不少廠商喜歡捆綁的產品,其軟件版本版本也各有不同。當然,諸如Ahead Nero Burning Rom和Win OnCD也是很著名的產品。這些軟件有的偏重於傳統數據的穩定刻寫,有的偏重於多類型光盤刻寫(如VCD、CDA刻寫等)。一般來説,國內銷售的產品附帶軟件多為簡體中文版的程序。此外,增加CDRW刻錄機所支持的數據格式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兼容性,Adaptec的DirectCD 3.0和Easy CD Creator 4.02對傳統格式、CD-UDF格式、增量包刻寫(Incremental Packet Writing)等各種刻錄方式都能有效的支持,上述兩個軟件對於一般的刻寫任務來説是完全夠用的了。
產品售後服務
選擇好的售後服務廠商就等於你的購買計劃成功了一半。當然我們這裏説的售後服務不單是天天逼着JS去換貨退貨的,諸如刻錄機產品的驅動程序、Fireware固件的下載和疑難使用解答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刻錄機產品雖然價格特別便宜,但由於售後服務態度不佳,或者根本沒有完整的售後服務,所以遇到機器故障或者是軟件不兼容時吃虧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其他性能問題:
其實刻錄機主要的選購參數就是以上幾項了,至於什麼CD播放鍵、音量調節鍵、糾錯能力等花俏功能我認為並不實用,畢竟刻錄機購買主要是用於刻寫擦寫光盤的,因此這裏就不多介紹了,當然,購買測試時還要注意這台機器的工作温度及噪音大小,以及對各種盤片的兼容能力。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購買產品時要注意產品配件是否齊全,保修卡、説明書等證明資料是否全面。

刻錄機使用維護

刻錄機與刻錄盤 刻錄機與刻錄盤
刻錄機的使用者都知道,“Buffer Under Run”對於刻錄機使用者來是説是個惡夢,一張好好的刻錄盤片就此化為茶杯墊,為何會發生Buffer Under Run呢?簡單的來説就是緩存(Buffer)內的數據來不及供給刻錄機執行刻錄數據的動作,就會有Buffer Under Run的錯誤,那要怎麼防止緩存(Buffer)內的數據供不應求呢?
很多刻錄機技術生產廠家都在努力研究這個解決問題,早期是給刻錄機加裝更大的緩存,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成本增加,但效果並不徹底,後來又研究出了Just Link、BURN-Proof等技術來抑止“Buffer Under Run”問題,但這種技術只被應用於最新款的產品之中,而且還是SCSI刻錄機當中,普通IDE和老款刻錄機用户是無福消受的,既然是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增加你的系統內存。Windows啓動以後,要佔用大量的系統內存,如果你的系統內存不夠多的話,那麼在運行一些軟件的時候,Windows不得不使用硬盤來虛擬系統內存,而我們在刻錄時刻錄機也要在硬盤上讀取要刻錄的數據,硬盤磁頭工作負荷過大,刻錄出錯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增加系統內存是改善刻錄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不要通過區域網來刻錄數據。內部區域網使用起來很方便,而且擁有比較高的數據傳輸率,但並不是説你就可以通過區域網來刻錄數據文件了,最好先將要刻錄的數據先拷貝到安裝刻錄機的主機上再進行刻錄工作,這樣才更加安全。
3、單獨使用一根IDE線和接口。有些用户的IDE設備可能比較多,往往將刻錄機與其它IDE設備接在一個IDE接口或IDE線上,這樣也會降低刻錄的安全性,最好是將刻錄機單獨連結在一個單獨的IDE線上,而且跳線也設成Master主跳線口。
4、刻錄時關閉所有的後台操作。道理和前面提到的增加系統內存一樣,主要是改善刻錄環境,減少刻錄失敗的因素。
5、避免長時間的持續刻錄。過長的工作時間會使刻錄機發熱量和疲勞度增加,也會造成刻錄失敗的概率。
刻錄機這個東東比起其它的光盤驅動器來要嬌貴得多,所以在保養時要加倍小心仔細,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 灰塵對任何光盤驅動器來説都是致命的殺手,CD-RW驅動器也不例外,所以也要在這方面保護你心愛的刻錄機。要注意改善它的工作環境。
(2) 刻錄機工作時發熱量很大,所以要使用比較寬暢的機箱,另外,不要讓它和其它發熱量大的設備,如硬盤、CDROM距離太近。
(3) 刻錄機的讀盤性能往往很一般,不要用它經常看VCD影碟和讀爛盤,這些功能最好另備一個讀盤性能比較好的專用CDROM來完成。
(4) 避免長時間的持續刻錄,減緩刻錄機的老化。
(5) 不要使用質量太差的刻錄盤片,否則對刻錄機的刻錄激光頭傷害很大。

刻錄機使用問題

做普通光驅使用
刻錄機做普通光驅使用當然沒問題,主要取決於是你是否願意。刻錄機尋道時間比標準光驅慢,因為光頭較重。刻錄機寫碟時也不那麼需要快速尋道,估計是廠商沒有過多優化它的原因。
有些用户報告CD-R驅動器上視頻回放差。(有些型號確實有相當好的訪問時間,因此可能有改觀。) CD-R設備的MTBF低,因此可能使用不同的驅動器做普通用途來延長CD-R的壽命比較聰明,尤其是你有某一種托盤型號。 如果你在用Win95,沒有額外驅動的話,有些較老的刻錄機不會作為光驅顯示,或者(對SCSI驅動器)顯示多達8個獨立LUN。(LUN是邏輯設備,在CD點唱機中區分不同設備有用處。)
不要經常用刻錄機讀盤
首先大家應該弄明白:刻錄機和光驅是有區別的,刻錄機的讀寫速度有三種:寫入速度、擦寫速度和讀盤速度,有些用户看到刻錄機有讀盤功能,就以為刻錄機在讀盤方面和光驅是一樣的,甚至有人會誤認為刻錄機的功能多,那麼它的讀盤性能要比單純的光驅強,其實不然,如果經常用刻錄機看碟,聽CD,會對刻錄機造成很大的損壞。
殊不知刻錄機在讀盤性能方面並不是很好,而且讀盤只是刻錄機的一個附帶功能,在讀盤性能方面,它是沒法和專業的讀盤光驅相提並論的,如果長期把它當光驅使用的話,會使得激光頭老化變快,那麼整個刻錄機的壽命也就會縮短。當然解決的最好辦法是用户自己另備專用的CDROM或者DVD光驅來讀盤,這樣就不會增加刻錄機的額外負擔了。

刻錄機常見故障

1、安裝後無法啓動電腦
關閉計算機電源,打開外殼檢查IDE數據線,查看IDE數據線接頭有無完全插入,且確認PIN-1接腳方向是否正確聯接,不能顛倒。檢查你在插數據線的時候,是否將計算機內部其它部件弄鬆,如果弄鬆了,應重新拔插一次。
若刻錄機與另一台IDE裝置共同接在同一條IDE排線上,請確認兩台裝置是否同時為“MA”(Master)或“SL”(Slave)設定,如果這樣將它們改成一台為“MA”,一台為“SL”。
2、使用模擬刻錄成功,實際刻錄卻失敗
刻錄機提供的“模擬刻錄”和“刻錄”命令的差別在於是否打出激光光束,而其它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説,“模擬刻錄”可以測試源光盤是否正常,硬盤轉速是否夠快,剩餘磁盤空間是否足夠等刻錄環境的狀況,但無法測試待刻錄的盤片是否存在問題和刻錄機的激光讀寫頭功率與盤片是否匹配等等。有鑑於此,説明“模擬刻錄”成功,而真正刻錄失敗,説明刻錄機與空白盤片之間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可以採用如下兩種方法來重新試驗一下:
降低刻錄機的寫入速度,建議2X以下;
請更換另外一個品牌的空白光盤進行刻錄操作。出現此種現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激光讀寫頭功率衰減現象造成的,如果使用相同品牌的盤片刻錄,在前一段時間內均正常,則很可能與讀寫頭功率衰減有關,可以送有關廠商維修。
3、無法複製遊戲CD
一些大型的商業軟件或者遊戲軟件,在製作過程中,對光盤的盤片做了保護,所以在進行光盤複製的過程中,會出現無法複製,導致刻錄過程發生錯誤,或者複製以後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發生。
4、刻錄的CD音樂不能正常播放
並不是所有的音響設備都能正常讀取CD-R盤片的,大多數CD機都不能正常讀取CD-RW盤片的內容,所以最好不要用刻錄機來刻錄CD音樂。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刻錄的CD音樂,必須要符合CD-DA文件格式。
5、刻錄軟件刻錄光盤過程中,有時會出現“BufferUnderrun”的錯誤提示信息
“BufferUnderrun”錯誤提示信息的意思為緩衝區欠載。一般在刻錄過程中,待刻錄數據需要由硬盤經過IDE 界面傳送給主機,再經由IDE界面傳送到刻錄機的高速緩存中(BufferMemory),最後刻錄機把儲存在BufferMemory裏的數據信息刻錄 到CD-R或CD-RW盤片上,這些動作都必須是連續的,絕對不能中斷,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造成刻錄機無法正常寫入數據,並出現緩衝區 欠載的錯誤提示,進而是盤片報廢。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刻錄之前需要關閉一些常駐內存的程序,比如關閉光盤自動插入通告,關閉防毒軟件、Window任務管 理和計劃任務程序和屏幕保護程序等等。
6、光盤刻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刻錄失敗
提高刻錄成功率需要保持系統環境單純,即關閉後台常駐程序,最好為刻錄系統準備一個專用的硬盤,專門安裝與刻錄相關的軟件。在刻錄過程中,最好 把數據資料先保存在硬盤中,製作成“ISO鏡像文件”,然後再刻入光盤。為了保證刻錄過程數據傳送的流暢,需要經常對硬盤碎片進行整理,避免發生因文件無 法正常傳送,造成的刻錄中斷錯誤,可以通過執行“磁盤掃描程序”和“磁盤碎片整理程序”來進行硬盤整理。此外,在刻錄過程中,不要運行其它程序,甚至連鼠 標和鍵盤也不要去輕易去碰。刻錄使用的電腦最好不要與其他電腦聯網,在刻錄過程中,如果系統管理員向本機發送信息,會影響刻錄效果,另外,在局域網中,不 要使用資源共享,如果在刻錄過程中,其它用户讀取本地硬盤,會造成刻錄工作中斷或者失敗。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刻錄機的散熱問題,良好的散熱條件會給刻錄機 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如果因為連續刻錄,刻錄機發熱量過高,可以 先關閉電腦,等温度降低以後再繼續刻錄。針對內置式刻錄機最好在機箱內加上額外的散熱風扇。外置式刻錄機要注意防塵,防潮,以免造成激光頭讀寫不正常。
7、使用EasyCDPro刻錄無法識別中文目錄名
在使用EasyCDPro刻錄中文文件名的時候,可以在文件名選項中選取Romeo,就可以支持長達128位文件名,即 64個漢字的文件名了。另外,WinonCD、Nero、DirectCD2.x等都能很好地支持長中文文件名,EasyCDCreator在這方面要稍 微麻煩一些。

刻錄機測試軟件

Nero CD-DVD Speed
通過一系列的專業的測試程序來測試刻錄機速度和性能。
Nero CD-DVD Speed V4.51.3
NERO Info Tool
顯示關於系統和刻錄機的配置信息。
Nero Info Tool 2.27版本

刻錄機品質測試

隨着CD-R的容量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用户需要的時候,DVD-R時代也就到來了,在過去的一年裏,DVD刻錄機廠商也非常的配合,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大打價格戰。但是面對市場上10餘款刻錄機的時候,用户不免挑花眼,這次評測為了滿足廣大用户的需要,選取市場上主流的16X DVD刻錄機來進行評測,通過一些橫向的評比,希望可以幫助到正要購買以及今後打算購買DVD刻錄機的消費者。

刻錄機使用方法

使用刻錄盤嘛,不就是放到刻錄機裏面進行刻錄咯,還需要怎樣正確使用呢?沒錯,這確實是用刻錄盤進行刻錄的方法,但這離“正確地使用刻錄盤”還相差很遠呢。那麼,怎樣才算是正確地使用刻錄盤呢?以下一些環節是很值得加以注意的。
有些朋友喜歡把剛買回來的刻錄盤堆疊在一起,然後放到一個CD筒裏,在需要使用刻錄盤進行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已經刻錄好的盤片也是堆疊在一起,在需要使用時就一張張翻出來慢慢搜索,用完後再疊起來。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我們知道,刻錄盤是非常嬌貴的東西,軀體又很單薄,在堆疊的情況下很容易變形,盤片之間互相碰撞時更容易產生劃痕。事實上,刻錄盤只要稍微有所損害,就很可能無法正常使用的了。那麼,使用CD盒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嗎?也不一定。質量好的CD盒確實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價格也會比較昂貴,對於普通用户來説未必適合;有一些CD盒賣得比較便宜,幾塊錢一個,其製作質量可能非常粗糙。如果用這種盒子來裝刻錄盤,雖然刻錄盤之間可以隔離開而不產生直接接觸,但因為盒子本身的質量問題,在抽出和插入刻錄盤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摩擦也很可能對刻錄盤造成比較大的損害。如果用户想省點錢,又想保護好刻錄盤的話,不妨選擇那種比較柔韌的、兩面均可放刻錄盤的塑料薄膜。要求薄膜柔韌是為了給刻錄盤的抽出和插入提供一個比較平滑的空間,而減少劃花盤片的機會;兩面安放盤片可以很好地固定盤片的位置,盤片滑出來的機率大大減少。另外再購買一個CD架,把薄膜垂直安放進去。筆者認為採用這種方法可以比使用CD盒能更好地保護盤片本身,而且薄膜的價格也比較便宜,一般都是幾分錢~一毛錢一個,很值得普通用户使用。
有些朋友不管是刻錄什麼類型的文件,都使用同一種刻錄盤。其實這也是不對的。一般來説,我們用得最多的幾種刻錄類型是:音樂CD盤、系統安裝盤和一般的數據文件盤。相對來説,音樂CD對音質的要求比較高,而良好的音質又離不開一張比較好的盤片做底層支持,也只有質量好的盤片才能夠提供穩定播放的效果,因此儘量採用較好質量的刻錄盤是比較合適的。經常重裝系統的朋友都知道,在安裝系統時,因為要長時間地讀取光盤,如果光盤的質量比較差,往往無法順利地讀取,從而影響到系統的安裝。因此要想製作系統安裝盤的朋友,一定要選購質量好的刻錄盤。對於一般的數據文件盤,我們也可以劃分幾個重要度級別。對於非常重要的、經常使用的數據資料,應該使用質量甚佳的刻錄盤;對於普通重要的數據資料,採用質量過關的普通刻錄盤就可以了。但無論是對於哪種類型的刻錄,有一點都是要注意的:每隔一段時間(比如説三個月、半年)就應該檢查一下刻錄盤是否還能順利讀取,並及時進行更新替換工作。否則一旦資料遺失,那就非常遺憾了。
一般來説,刻錄速度是由刻錄機和刻錄盤兩方面共同決定的,而最高刻錄速度又與兩者最高刻錄速度的較低值相一致。比如説,刻錄機最大倍速為52X,刻錄盤為32X,那麼最高刻錄速度應該是32X。有些朋友購買了支持較高刻錄速度的刻錄機和刻錄盤,比如説,都支持52X的,為了節省刻錄時間,而通通採用52倍速進行刻錄。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妥當。由於音樂CD、系統安裝盤對質量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特別是系統安裝盤,如果在刻錄時前面寫入的數據出現錯誤,就很可能導致整張盤出現問題,最終導致無法使用它來順利地安裝系統。而在刻錄盤相同的情況下,刻錄質量提升和刻錄速度提升的方向是恰好相反的,也就是説,對於質量要求高的刻錄類型來説,較高的刻錄速度往往難以保證刻錄出來的光盤能夠滿足用户的切實需要,而相對較低的刻錄速度則可以基本保證數據平穩連貫地寫入刻錄盤中,從而保證刻錄的質量。一般來説用8~12倍速進行音樂CD或者系統安裝盤的刻錄是比較合適的。而對於普通數據光盤來説,較高的刻錄速度也是可行的,因為CD刻錄機一般都具備自動糾錯功能,在高速刻錄時會自動檢測和糾正寫入錯誤,保證刻錄順利進行。但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採用52X來進行刻錄,因為我們一般都會採用質量很普通的刻錄盤來進行數據光盤的刻錄的,太高倍速的刻錄有時候會導致刻錄失敗,或者刻錄出來後無法正常地使用。一般來説用32X進行刻錄已經足夠了。
正確使用刻錄盤: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只要採用適當的刻錄機和刻錄軟件,是完全可以對刻錄盤進行“超刻”的。像硬盤、CPU的製作過程那樣,廠商在製造空白刻錄盤的時候,往往會在刻錄盤的外圈預留一部分多餘空間不標示的,在正常刻錄狀態下,這部分空間並不能加以利用,而部分刻錄軟件可以把它識別出來。有些用户為了充分利用刻錄盤,希望對之進行“超刻”,以增加刻錄容量。筆者認為這樣做並不划算。因為“超刻”雖然可以帶來更多的容量,但增加的數值並不會太大,一般就20~30MB,能夠達到50MB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樣做的後果是,這樣刻錄出來的光盤性能並不穩定,在一段時間後往往無法正常地讀取,即使能夠讀取,也會給光驅帶來更多的額外工作量,可謂得不償失。
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在刻錄後的光盤上用油性筆寫上和光盤相關的信息,以方便管理光盤,事實上,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因為在光驅讀取刻錄盤的時候,油墨的存在會使得刻錄盤的旋轉速度時快時慢,很不穩定,從而給正常的讀取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光驅光頭等部件的正常壽命。另外,隨着時間的不斷變遷,油墨會慢慢地滲透到光盤裏面去。前面説過,光盤一旦受到損害,就很可能報廢了,而油墨的滲入,則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損害形式。因此為了延長刻錄盤和刻錄機的壽命,最好還是不要在刻錄盤上寫上任何東西。而且標示光盤也是有很多其他方法的,比如説,在採用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盒保存光盤時,可以在薄膜表面添加一個寫有光盤信息的小標籤。

刻錄機使用保養

1、刻錄過程中不運行其他程序刻錄機刻寫光盤過程中消耗系統資源很大,如果這時再運行其它程序,就可能會造成數據傳輸過程不順暢,從而產生很大噪音,嚴重的話就可能導致系統死機。因此在刻錄的過程中,儘量不要執行另外的程序,在刻錄之前關閉所有運行的程序。
2、開始刻錄時儘量先用慢速刻錄速度太快會造成讀寫數據的不穩定性,如果刻錄途中再遇到其它不穩定因素,就會導致數據發生中斷,可能把光盤損壞。另外,較高的刻錄速度可能會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噪音,從而影響最終的光盤刻錄效果和性能。因此,在開始刻錄時,最好先用比較慢的速度來刻錄,看看在刻錄過程中是否產生噪音或者出現其它不穩定因素,一旦出現意外可及時採取措施補救,避免損傷盤片。
3、硬盤的容量要大、速度要穩定刻錄機先從硬盤上將數據讀入到刻錄機緩存中,然後再從緩存中寫入盤片。因此,硬盤是否能穩定地傳輸數據對光盤刻錄能否成功有極大的影響。因此選擇一個傳輸速度穩定的硬盤至關重要。另外,在錄製期間輸入的數據首先傳送到緩衝區中,然後該緩衝區可連續地將數據流送到錄製器的激光寫機構,硬盤的容量大可以提供較大空間的硬盤緩衝區,從而可以確保數據流的連續。
4、要保證被刻錄的數據連續由於刻錄機在刻錄過程中,必須要有連續不斷的資料供給刻錄機刻錄到盤片上,如果在緩衝區已空卻還得不到資料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刻錄失敗(即緩衝區掏空,BufferUnderRun)。在刻錄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數據保持完整連續。一般來説可採取以下幾個措施:A、把需要刻錄的文件存放到同一個分區中,並且把該分區運行磁盤清理程序。B、進行整理碎片操作,這樣可以提供快速的文件訪問,所以刻錄性能會得到提升。C、要運行硬盤掃描程序,以避免磁盤錯誤。
5、刻錄之前要關閉省電功能刻錄一張光盤通常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如果啓用了省電功能,在刻錄過程中,就可能導致計算機突然失去響應而停止工作,從而損壞盤片。按如下步驟去關閉省電功能:首先打開控制面板,打開"電源管理"窗口,將電源使用方案設為"始終打開",而"關閉監視器"及"關閉硬盤"兩個選項中均設為"從不"模式。重啓計算機,進入BIOS,將"PowerManagement"中的"Power Saving"設置為"NONE",保存退出,重啓。
6、刻錄前的一些準備工作首先應該對電腦進行殺毒。否則到時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刻出一張染滿病毒的"毒盤"。然後關閉光驅自動插入通告功能。打開控制面板窗口,將屏幕保護程序設置為"無"。最後用單擊計劃任務,選擇"暫停執行計劃任務程序",並且終止網絡共享,防止網上鄰居突然"訪問"而導致刻錄失敗。
7、儘量給刻錄的信息起英文文件名由於不少軟件不支持中文文件名,因此有必要在刻錄當中使用英文文件名。否則一旦在刻錄過程中出錯的話,那刻錄的內容就毀於一旦。所以為穩妥起見,最好將要刻錄的信息都改成英文名稱,另外英文文件名稱也不能太長。
8、使用自己熟悉的刻錄軟件由於刻錄軟件五花八門,而且它們有不同的刻錄原理,一些差的軟件不能恰當地使用Buffer,就可能會經常燒壞碟片,如果使用不熟悉的刻錄軟件,不完全瞭解該刻錄軟件的特別之處,就可能導致刻錄失敗。為此,建議使用NERO,以避免出現突發故障。
9、儘可能在配置高的機器上刻錄筆者在多次刻錄的實踐中發現,在高性能計算機上刻錄的成功率明顯高於在低性能計算機上刻錄的成功率。一般來説,計算機的CPU至少應在200M以上,內存應在64M以上,因為這兩方面對系統資源的影響比較大。推薦配置為CPU700M,內存128M。
10、先進行測試儘管很多刻錄機都支持直接寫入功能,但筆者建議最好先進行一次測試。在測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例如計算機性能不穩定、光驅讀寫速度跟不上或者讀盤過程中出現高噪音等等,一旦出現問題,可及時採取調整措施,降低刻錄速度,直到故障排除為止。這算是正式刻錄的模擬演習吧。目前幾乎所有的刻錄軟件都有"刻錄前先做模擬測試"選項,為了防止刻壞盤片,筆者建議大家複選此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