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刻板效應

鎖定
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是指對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個人評價,認為某種事物應該具有其特定的屬性,而忽視事物的個體差異 [1]  。也是由社會按性別、種族、年齡或職業等分類而形成的固定印象 [2]  。刻板印象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況,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往往可能會形成偏見,忽略個體差異性,人們往往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作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若不及時糾正進一步發展或可扭曲為歧視 [3] 
中文名
刻板效應
外文名
Stereotype
又    稱
定型效應
類    型
心理效應
作    用
判斷評價人依據
克服方法
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
特    點
對個體、羣體過於簡單化的分類

刻板效應簡介

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
有些人總是習慣於把人進行機械的歸類,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作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若不及時糾正進一步發展或可扭曲為歧視。刻板印象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況,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往往可能會形成偏見,忽略個體差異性,人們不僅對接觸過的人會產生刻板印象,還會根據一些不是十分真實的間接資料對未接觸過的人產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輕人是愛衝動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於經商的;英國人是保守的,美國人是熱情的;農民是質樸的,商人是精細的等。

刻板效應發展歷程

“刻板印象”一詞自1922年提出以來,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對刻板印象的研究從最初的概念出發進行了界定,分析了刻板印象的特點和作用。刻板印象是對一個社會羣體的一種普遍的、固定的觀念和看法。它不一定有事實依據,也不考慮羣體內部的個體差異。它只是人們心中存在的一種固定的觀點,卻能對人們的感知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它可以簡化社會認知活動,使人們更容易、更快地理解事物的作用 [4]  。但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和快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認知不準確。尤其是負面的刻板印象,除了上述缺點外,也會給刻板印象對象帶來其他一些負面影響。
博爾達洛認為,它是指個人受到社會環境或周圍人的影響,對某些人或事有固定的看法。這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2]  。其他學者認為,這不是基於直接經驗、事實或個人差異。這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固定觀點 [1]  。此外,一些學者提出了“刻板印象威脅”一詞:一些文化對某些羣體有負面刻板印象。如:美國的種族歧視和中國的地域歧視。在某些情況下,羣體成員擔心其他人會用這個概念來評判和對待他,他們擔心自己的表現會證實這種刻板印象的威脅 [5]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Stigmatiser(如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一旦獲得一定的“特殊”待遇,就會受到社會上的許多偏見、歧視和不公正,從而對其心理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這一領域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進行的。這些研究證實了我們社會和文化中存在的各種刻板印象,如性別刻板印象、年齡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外表刻板印象、社會經濟地位刻板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等等。

刻板效應主要特點

刻板效應具有如下特點:
①對個體、羣體過於簡單化的分類。
②在同一社會、同一羣體中,刻板印象有驚人的一致性。
③多是偏見,甚至完全錯誤。

刻板效應形成原因

社會刻板效應是經過兩個途徑形成的:一是直接與某人或事、某羣體接觸,將其特點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間接信息影響形成,間接的信息影響,就是刻板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

刻板效應克服方法

克服刻板效應的具體方法:
一是要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二是深入到羣體中去,與羣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羣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信息,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識。

刻板效應實證驗證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個人的照片分別給兩組被試看,照片的特徵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翹。向兩組被試分別介紹情況,給甲組介紹情況時説“此人是個罪犯”;給乙組介紹情況時説“此人是位著名學者”,然後,請兩組被試分別對此人的照片特徵進行評價。
評價的結果,甲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兇狠、狡猾,下巴外翹反映着其頑固不化的性格;乙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頑強精神。
為什麼兩組被試對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徵所做出的評價竟有如此大的差異?原因很簡單,人們對社會各類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認知。把他當罪犯來看時,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徵歸類為兇狠、狡猾和頑固不化,而把他當學者來看時,便把相同的特徵歸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堅韌性。刻板效應實際就是一種心理定勢。

刻板效應歷史案例

三國演義》中曾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去拜見孫權,“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麪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龐統又見劉備,“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不悦”。孫權和劉備都認為龐統這樣面貌醜陋之人不會有什麼才能,因而產生不悦情緒,這實際上也是刻板效應的負面影響在發生作用。
比如,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知識分子文質彬彬,商人較為精明,諸如此類都是類化的看法,都是人腦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亦可成為刻板效應對人分類的標準。例如,按年齡歸類,認為年輕人上進心強,敢説敢幹,而老年人則墨守成規,缺乏進取心;按性別歸類,認為男人總是獨立性強,競爭心強,自信和有抱負,而女性則是依賴性強,起居潔淨,講究容貌,細心軟弱。由於刻板效應的作用,人們在認知某人時,會先將他的一些特別的特徵歸屬為某類成員,又把屬於這類成員所具有的典型特徵歸屬到他的身上,再以此為依據去認知他。
造成這種偏見存在於人們的頭腦裏,有其認識方面的根源。由於人的思維總是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如果在沒有充分掌握某一類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就作出概括,往往會形成不符合這一類人的實際特徵的印象。而依據這種印象去評價與判斷人時,又不考慮個人的具體生活經驗,自然就會產生“刻板印象”偏見了。刻板效應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由於刻板印象建立在對某類成員個性品質抽象概括認識的基礎上,反映了這類成員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信度,故它可以簡化人們的認知過程,有助於對人迅速作出判斷,增強人們在溝通中的適應性。它也容易阻礙人們對於某類成員新特性的認識,使人認識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確的刻板印象,用這種定型去衡量一切,就會造成認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鏡去看人。

刻板效應相關事件

曾經在某一網站看到這樣一個笑話: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發怒的重慶女孩,後面是萬丈深淵,那麼,奉勸你還是往後跳吧!這個笑話不能説沒有一點道理,重慶女孩的潑辣,可以説是“盛名遠播”,因此,一提到重慶女孩,首先浮上腦海的就是“潑辣”二字,絲毫不顧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這就是所謂“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我們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説的“長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東北姑娘“寧可餓着,也要靚着”,實際上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和某個羣體中的每一成員都進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與其中的一部分成員交往,因此,我們只能“由成分推知全部”,由我們所接觸到的部分,去推知這個羣體的“全體”。
刻板印象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慮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市場調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調查訪員時,一般都應該選擇女性,而不應該選擇男性,因為在人們心目中,女性一般來説比較善良、較少攻擊性、力量也比較單薄,因而入户訪問對主人的威脅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強力壯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門訪問,則很容易被拒絕,因為他們更容易使人聯想到一系列與暴力、攻擊有關的事物,使人們增強防衞心理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居住在同一個地區、從事同一種職業、屬於同一個種族,人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説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個體,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與人交往時,“唯刻板印象是瞻”,如“削足適履”的鄭人,寧可相信作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經驗,就會出現錯誤,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自然也就無助於我們獲得成功。
參考資料
  • 1.    Judd C M, Park B. Definition and assessment of accuracy in social stereotypes.[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3, 100(1):109-128.
  • 2.    Bordalo P, Coffman K, Gennaioli N, Shleifer A. Stereotype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6, 131(4):1753–1794.
  • 3.    李金磊:農民工讓座被嫌髒折射出“刻板效應”的盛行  .鳳凰網.2011-12-30[引用日期2015-02-17]
  • 4.    Hilton J L, von Hippel W. Stereotype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6, 47(1):237-271.
  • 5.    Steele C M, Aronson J. Stereotype threat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merica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5):79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