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戟龍

鎖定
戟龍(Styracosaurus)又名刺盾角龍,在希臘文意為“有尖刺的蜥蜴(στυραξ)”,是草食性角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坎潘階,約7650萬年前到7500萬年前。
別    名
刺盾角龍
中文學名
戟龍
拉丁學名
Styrac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鳥臀目Ornithischia
亞    目
角龍亞目Cerapoda
角龍科
亞    科
尖角龍亞科
戟龍屬Styracosaurus
亞伯達戟龍(模式種)
分佈區域
亞洲
生存年代
白堊紀坎潘階
下    目
草食性角龍下目
食    性
草食性恐龍
保護現狀
已滅絕

戟龍簡介

戟龍 戟龍
戟龍又叫刺盾角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植食性角龍類恐龍的一種,頸盾戟龍的頭顱碩大,頸部長有美麗的盾狀環形的裝飾物。在盾狀飾物周圍長着6個大小不一的長角,這些構成了戟龍那大的嚇人的頸盾,這個頸盾不但能嚇住敵人。這個頸盾一般在強壯威武的雄性身上長得壯觀美麗,而在雌性的身上並不發達,因此專家推測其作用主要是為了展示,以吸引異性的注意。因為這個頸盾看起來很像中國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便形象地給它取名為戟龍。戟龍強健的四肢支撐起龐大的身體。戟龍的角和頸盾的骨刺像一把把利劍,是反守為攻的可怕武器。像鸚鵡一樣彎曲的喙嘴,可以切割採食低矮植物的葉子。戟龍長約60釐米的鼻角,是進攻時的主要武器 [1] 

戟龍化石發現

戟龍(趙闖 繪) 戟龍(趙闖 繪)
戟龍的第一個化石,由勞倫斯·賴博在1913年命名。1935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重新來到恐龍公園,發現遺失的下顎與骨骸的大部分。戟龍性格雖然温順卻敢於和肉食恐龍對抗,甚至敢反擊霸王龍。被戟龍的鼻角頂中將是致命傷。由於尖角龍亞科存在不同種、甚至不同個體的差異性,所以一直有爭論哪些屬和種是有效的,尤其是尖角龍與獨角龍是否有效屬,還是不同性別的成員。1996年,彼得·達德森發現尖角龍、戟龍、獨角龍之間有足夠的差異性可成立獨立的屬,而戟龍與尖角龍的關係較近。

戟龍形態特徵

戟龍(jǐ long)是種大型恐龍,擁有短四肢,以及笨重的身體。戟龍的尾巴相當短。它們有喙狀嘴,以及平坦的頰齒,顯示它們是草食性恐龍。如同其它角龍類,生活方式羣居,多與其他角龍類及植食恐龍共棲,以大羣體方式遷徙,理論可從化石透露。主要生活於加拿大的艾伯塔和美國的蒙大拿,白堊紀末。戟龍性格温順卻敢於和肉食恐龍對抗,甚至敢反擊霸王龍類。被戟龍的鼻角頂中將是致命傷,戟龍頸盾周圍的尖刺有效能夠保護頸部,而很多時候戟龍不用參戰,只需要晃晃滿頭的尖角就能嚇退多數進攻者。
戟龍
戟龍(3張)
戟龍是由勞倫斯·賴博在1913年命名,是尖角龍亞科的成員。戟龍已知有三個種:埃布爾達戟龍(S. albertensis)、卵圓戟龍(S. ovatus)、帕克氏戟龍(S. parksi),但最後一種常被認為是埃布爾達戟龍的異名。其它曾被列入戟龍的種已經改列為其它屬。

戟龍特點

戟龍的成年個體身長約5.5公尺,重達2.7噸左右 [2]  。頭顱非常巨大,擁有大型鼻孔,原型標本鼻部上高大的角有50公分長,頭盾上有4到6個尖角,數量依物種而不同。頭盾上四個最長的角,每個幾乎跟鼻部的角一樣長,約50到55公分。戟龍頭盾的較低部分有較小的角,類似尖角龍頭盾上的小角,但較小。如同大部分角龍科恐龍,戟龍頭盾上有大型窩窗。嘴部前方是缺乏牙齒的喙(hui)狀嘴。戟龍眼睛上方有微小、未發展的眉角。

戟龍體型

戟龍的龐大體型類似犀牛的體型。戟龍的強壯肩膀用在在物種內的打鬥中。戟龍有相當短的尾巴。每個腳趾有蹄狀爪,由角質包覆。臀部有10節癒合的薦椎,數量超過其它恐龍。

戟龍姿勢

戟龍以及角龍科恐龍的四肢姿勢有過不同的假設,包括前肢直立於身體之下,或是前肢呈現往兩側伸展姿勢。最近的研究提出戟龍最有可能採取兩種説法中間的蹲伏姿勢。古生物學家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以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動物博物館的佩爾·克里斯坦森(Per Christiansen),基於角龍類的非兩側伸展式足跡,提出大型角龍類如戟龍能夠以大象的方式奔跑。

戟龍物種學史

戟龍是尖角龍亞科的成員,尖角龍亞科的特徵是突出的鼻角、次等大小的額角、短頭盾與短鱗骨、高大的臉部、以及往後方輻射的鼻部窩窗。 " 尖角龍亞科演化支的其它成員有:尖角龍、厚鼻龍、愛氏角龍、野牛龍、埃布爾達角龍、河神龍、短角龍、 以及獨角龍, 但最後兩個是疑名。因為尖角龍亞科不同種、甚至不同個體的差異性,所以一直有爭論哪些屬、種是有效的;尤其是尖角龍與獨角龍是否有效屬,還是不同性別的成員。在1996年,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發現尖角龍、戟龍、獨角龍之間有足夠的差異性可成立獨立的屬,而戟龍與尖角龍的關係較親近,而離獨角龍關係較遠。達德森認為獨角龍中的M. nasicornis可能是雌性戟龍。 他的論點只有部分人採納,其它研究人員並不接受M. nasicornis是雌性戟龍的觀點,或獨角龍為有效屬。 較早的角龍類恐龍原角龍被假設為兩性異形, 但沒有證據顯示角龍科恐龍為兩性異形。

戟龍起源

戟龍的演化起源因為早期角龍下目恐龍的化石非常稀少,所以很多年來無法確定。在1922年發現的原角龍,稍微顯示出與早期角龍科恐龍的關係。 在90年帶晚期發現的祖尼角龍,是已知第一種有額角的角龍下目恐龍。而隱龍是已知第一種侏羅紀角龍下目恐龍。這些新發現非常重要,並描繪出角龍類恐龍的起源,它們起源於侏羅紀的亞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龍類出現與晚白堊紀之初。

戟龍發現位置

戟龍的第一個化石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在加拿大埃布爾達省的恐龍公園組所發現,並由勞倫斯·賴博(Lawrence Lambe)在1913年所敍述。在1935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重新來到恐龍公園組,並發現遺失的下顎與骨骸的大部分。這些化石顯示埃布爾達戟龍(S. albertensis)身長約5.5到5.8公尺,臀部高度為1.65公尺。
在1915年,任職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與Erich Maren Schlaikjer收集了一個接近完整的骨骸與一個部份頭顱骨。這些化石也是在恐龍公園組所發現,接近埃布爾達省Steveville鎮附近。布郎與 Schlaikjer比對這兩個發現於同一地點的化石,它們認為這些標本與原型標本在外表上有顯著的不同,因此建立新種帕克氏戟龍(S. parksi),以William Parks為名。 布朗與Schlaikjer所根據的標本差異包含:顴骨與埃布爾達戟龍有相當差異、較小的尾椎。帕克氏戟龍也擁有更結實的顎部、較短的齒骨、頭盾形狀與埃布爾達戟龍的不同。 然而,該頭顱骨大部分是由石膏重建,而1937年的最初研究並沒有敍述實際的頭顱骨樣貌。 直到保存狀態更好的標本被發現,關於帕克氏戟龍有效性的疑問才重新展開。

戟龍發現位置

在2006年夏季,埃布爾達省得蘭勒赫市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的Darren Tanke重新尋找帕克氏戟龍的發現位置。這些1915年挖掘團隊所發現的大量頭顱骨碎片,是從採石場中發現的。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希望能夠發現更多的化石,以重新敍述頭顱骨,並檢驗埃布爾達戟龍與帕克氏戟龍是否為同一個種。他們在恐龍省立公園發現了數個戟龍部分頭顱骨,以及兩個屍骨層。 其中一個屍骨層發現了眾多的頭顱骨碎片,例如角鞘、顎部、以及頭盾碎片。
戟龍的第三個種卵圓戟龍(S. ovatus)是在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所發現,並由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在1930年所敍述。卵圓戟龍的化石材料有限,其中保存最好的是部分顱頂骨,它們的特徵是接近中央線的一對尖刺往中央線集中,而非遠離中央線,例如埃布爾達戟龍。它們頭盾兩側分別有兩對尖刺,而非三對。與埃布爾達戟龍的尖刺相比,卵圓戟龍的尖刺相當短,其中最長的僅有29.5公分(11.6吋)。

戟龍歸類

戟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戟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另外有數個種曾被歸類於戟龍,但是已經被歸類於其它屬。S. sphenocerus原本在1890年,被愛德華·德克林·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根據一個鼻骨與類似戟龍的鼻角,而被歸類於獨角龍的一個種,在1915年被歸類於戟龍。 在1990年,業餘古生物學家Stephen Czerkas與Sylvia Czerkas非正式地敍述了S. makeli,並標明於一個圖解上,後來成為野牛龍。 極北戟龍S. borealis則是帕克氏戟龍的早期非正式名稱。

戟龍生活習性

戟龍與其它角龍類常在大眾讀物中以羣居動物的形象出現。在埃布爾達省恐龍公園組發現了兩個戟龍的屍骨層。這些屍骨層由不同形式的河相沉積層所構成。 證據顯示這個環境當時是季節性乾旱或半乾旱環境,所以這些大量死亡的戟龍可能是非羣居動物,而在乾旱時期聚集到水坑中。
戟龍的相關信息比它們的近親尖角龍還多,顯示戟龍在環境改變的時候取代了尖角龍。

戟龍齒列與食性

戟龍是草食性恐龍;因為它們的頭部高度,戟龍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然而,它們也可能用頭角、喙狀嘴、以及身體,撞倒較高的植物。 戟龍的顎部前端具有縱深、狹窄的喙狀嘴,被認為較適合抓取、拉扯,而非咬合。
角龍科的牙齒排列成齒系(Tooth batteries)。在上方的較老牙齒被下方的年輕牙齒所取代;這個取代方式在動物的一生中不斷地進行。角龍科的齒系是用來切割,而鴨嘴龍科的齒系是用來磨碎。 有些科學家認為角龍科是以棕櫚科或蘇鐵為食, 而其它科學家則認為它們以蕨類為食。達德森則假設晚白堊紀的角龍類撞倒開花植物,並以它們的樹葉與樹枝為食。

戟龍角與頭盾

戟龍的大型鼻角與頭盾,是恐龍之中最特殊的面部裝飾物之一。自從首次被發現有角恐龍之後,它們的角與頭盾功能長久以來都是爭論的主題之一。

戟龍假設

在20世紀早期,古生物學家RichardSwann Lull提出一個假設,他認為角龍類的頭盾是用來提供顎部肌肉的附着點。 他稍後注意到戟龍頭盾上的尖刺,使它們看起來較為恐怖。 在1996年,達德森支持Lull的肌肉附着點理論,並製作了戟龍與開角龍頭盾的可能肌肉附着點圖示,但他並不贊同頭盾的窩孔充滿了顎部肌肉。然而,C.A. Forster則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頭盾上有大型肌肉附着點。

戟龍造成的傷害

長久以來,角龍類恐龍被認為使用它們的角與頭盾來抵抗同時代的大型掠食者恐龍。角龍科頭顱骨上的凹洞與其它損傷,常被認為是打鬥所造成的傷害,然而一個2006年的研究則認為沒有證據可以顯示這些傷痕是因為打鬥而留下的,也沒有感染或復原的痕跡。而骨質流失、或不明的骨頭病理,被認為是這些凹洞與損傷的成因。

戟龍調節體温

戟龍與其近親的大型頭盾也有可能有助於增加身體的表面積,以利調節體温,如同大象的耳朵。另一個類似的理論也認為劍龍的骨板具有體温調節功能,但這些理論並沒有考慮角龍科不同成員的頭盾,所擁有的不同變化性。

戟龍求偶展示物的理論

在1961年,Davitashvili首次提出這些頭盾是作為求偶展示物的理論,而這個理論獲得越來越多贊同。 不同種的有角恐龍,擁有不同形狀的裝飾物,這個證據支持了頭盾作為求偶或其它社會行為的視覺辨識物。此外,現代擁有角狀物或裝飾物的動物,也將它們作為視覺辨識物使用。
參考資料
  • 1.    侯海博主編,恐龍百科,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07
  • 2.    崔鍾雷主編,龐然大物 恐龍 科普卷,吉林美術出版社,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