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激性毒劑

鎖定
刺激性毒劑是以刺激眼、鼻、喉、皮膚和上呼吸道為特徵的一類非致死的暫時失能性毒劑,對眼、鼻、喉、皮膚和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主要有西埃斯亞當氏氣苯氯乙酮。西埃斯無色、有胡椒味,苯氯乙酮無色、有荷花味,亞當氏氣無色無味。其中毒症狀有:流淚、噴嚏、流涕、咳嗽、噁心、皮膚有燒灼感。我軍不將刺激性毒劑列為化學戰劑,常將它用來騷擾對方軍事行動,並用作“抗暴”劑,仍有裝備。 [1] 
中文名
刺激性毒劑
特    點
對眼、鼻、喉、皮膚和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主要代表
氯苯乙酮、亞當氏劑、氯化二苯胺胂、CS和CR
性    狀
液體或固體
中毒症狀
流淚、噴嚏、流涕、咳嗽、噁心、皮膚有燒灼感

刺激性毒劑分類

按其對刺激作用部位不同分兩大類:

刺激性毒劑催淚劑

以眼刺激為主。極低濃度即能引起眼強烈疼痛、大量流淚、怕光和瞼痙攣。高濃度對上呼吸道和皮膚也有刺激作用,主要代表有CN和CR。

刺激性毒劑噴嚏劑

以上呼吸道強烈刺激作用為主,引起劇烈和難以控制的噴嚏、咳嗽、流涕和流涎,並有噁心、嘔吐和全身不適。對眼也有刺激作用,因能致吐,故又稱嘔吐劑,主要代表有DM。 [2] 

刺激性毒劑複合型刺激劑

對眼、鼻、喉及皮膚均有刺激作用的複合型刺激劑,如西埃斯(CS)。它們都是強烈氣味固體。

刺激性毒劑施放方法

刺激劑都為液體或固體,易揮發成氣體,故通常裝填於毒煙罐、手榴彈、炮彈、火箭彈、航空炸彈和布灑器內使用。施用後分散成氣溶膠或粉末狀態,主要造成空氣染毒。

刺激性毒劑毒理學

刺激劑的主要毒理作用是直接刺激粘膜和皮膚,尤其前者為顯。一般引起局部的非特異性炎症:瞼痙攣、結膜充血結膜炎角膜炎潰瘍;接觸上呼吸道可引起鼻、咽喉炎氣管炎。嚴重者可發生粘膜上皮壞死、粘膜下水腫和炎細胞浸潤;皮膚損傷則屬接觸性皮炎,嚴重者發生小水皰和潰瘍。多汗和薄嫩的皮膚易受損傷,產生相當於Ⅰ~Ⅱ度皮膚化學燒傷
刺激劑共同的中毒特點是:低濃度即可產生眼和上呼吸道的強烈刺激,幾無潛伏期;傷員的主觀感覺嚴重,客觀檢查體徵少而輕;脱離接觸後症狀很快減輕和消失(DM中毒後可有後繼作用);刺激閾值和致死濃度之間差距很大,一般較難造成嚴重損傷和死亡,預後良好。

刺激性毒劑中毒症狀

中毒症狀主要有:流淚、眼痛噴嚏、咳嗽、噁心、嘔吐、胸悶、頭痛以及暴露的皮膚有刺激痛和灼燒感等。人員接觸後立即出現症狀,脱離接觸後即可消失,不留後遺症。
不同毒劑種類中毒症狀如下:
1.CS中毒表現:無防護情況下,人員接觸CS毒煙後,立即雙眼灼痛、大量流淚、眼瞼痙攣、嚴重影響視力;劇烈咳嗽、鼻喉燒灼感;噴嚏、流水樣鼻涕、呼吸紊亂、胸悶、胸骨後疼痛;高濃度下可有噁心、嘔吐;暴露部位皮膚和頭面部、頸部及手腕部出現燒灼痛。嚴重者經數小時到十幾小時後可出現紅斑和小水皰。離開染毒區後刺激症狀迅速緩解,5~10分鐘後大部症狀基本消失,視力也可恢復。長期暴露在高濃度CS染毒空氣中可發生支氣管肺炎、肺水腫,個別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環境温度愈高,刺激症狀愈重。   [1] 
2.CR中毒表現:眼接觸CR後立即有刺痛和燒灼痛,併產生眼瞼痙攣、大量流淚等。濃度愈高,刺激症狀愈重、愈持久,一般不會引起眼器質性損傷。CR對皮膚的刺激強度比CN和CS大,可以產生紅斑,一般不產生水皰。皮膚經洗消後紅斑會迅速消失。CR對眼的刺激作用較CS約強10倍,對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較CS輕,僅有鼻刺激感、流涕、鼻塞等症狀。CR進入口腔可引起灼痛和不適,有喉頭緊迫感,伴有大量粘稠的分泌液,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
3.CN中毒表現:CN是典型的催淚劑。眼接觸煙霧或蒸氣,立即引起眼瞼痙攣和大量流淚。如暴露時間很短,上述症狀僅持續數分鐘。暴露時間稍長可引起結膜充血、水腫、羞明和流淚,持續2~5天。CN的液滴或顆粒進入眼內,則有腐蝕作用,發生淺層或深層角膜炎,需數天或數週才能痊癒。嚴重者留有疤痕,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在較高濃度CN的作用下,可出現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咽喉燒灼痛、咳嗽、聲音嘶啞、流鼻涕等。有時有噁心,一般持續3~5天,在極高濃度或較長時間中毒情況下可引起肺水腫或繼發性肺部感染而死亡。CN可引起多汗潮濕的皮膚刺痛、紅斑和水腫;嚴重者引起小水皰和潰瘍。反覆接觸中致過敏性皮炎。僅少數嚴重中毒病例才出現全身中毒反應,如頭昏、頭痛、眼球及眶部疼痛、肌肉鬆弛無力及心臟功能減弱等。
4.DM中毒表現:DM是典型的噴嚏劑,以刺激上呼吸道為主,引起直呼吸道辣椒樣刺激作用。鼻腔、鼻竇、副鼻竇燒灼痛、疼痛及發脹,喉頭有強烈灼痛、胸悶、胸骨後疼痛、反射性噴嚏、咳嗽不止。重者有噁心、嘔吐、劇烈頭痛、上下頜骨、齒齦、內耳等部位疼痛。但以連續不停地噴嚏和劇烈的腦骨後疼痛為其特徵,故又名“胸痛劑”。DM對上呼吸道有“後繼作用”,即中毒者離開染毒區後,10~20分鐘內症狀繼續加劇。經20~120分鐘後逐漸緩解消失。長時間吸入高濃度DM可引起肺水腫及支氣管炎。DM對眼的刺激作用較輕,可引起流淚、羞明及異物感。皮膚刺激作用較輕。高濃度下,暴露部位皮膚有瘙癢、灼痛和刺痛,可產生紅斑、水腫或水皰,1~2天內症狀逐漸消失。誤服染毒水或食物後,可引起消化道症狀。大量DM吸收後具有砷中毒的全身症狀,表現為精神抑鬱、煩躁不安、肌無力,運動失調、四肢麻木,數日後可恢復健康。

刺激性毒劑診斷

根據中毒史、典型中毒症狀和毒劑偵檢結果即可確診。除了幾種刺激劑之間要相互鑑別外,還要與光氣、氫氰酸、氯化氰以及蒸氣態路易氏劑等對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的毒劑相鑑別。

刺激性毒劑預防

迅速戴防毒面具或簡易防護器材。注意不要因已有刺激症狀誤認為面具失效而脱掉面具。嘔吐物和分泌物較多時,可暫時屏住呼吸;閉眼、迅速脱下面罩,擦淨,然後再戴上。

刺激性毒劑救治

1.呼吸道:上呼吸道有刺激症狀時,可吸入抗煙劑(氯仿40mⅠ、酒精40ml、乙醚20ml、氨水5~10滴,分裝成100支安瓿、每支1ml)每次吸入1~2支,5~10分鐘後再吸入,不宜多用。頭痛、牙痛可服止痛片。疼痛難忍時,皮下注射嗎啡。出現肺水腫時,按窒息性毒劑中毒處理。
2.眼:毒劑微粒進入眼內時,切勿用手揉擦。應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氫鈉溶液充分沖洗。有結膜炎及角膜炎時,可按眼科治療原則處理。
3.皮膚:先用乾布或棉花輕輕擦去毒劑,再用肥皂水或淨水沖洗。有條件時可用6%碳酸氫鈉或3%碳酸鈉溶液沖洗。不要開始就用水洗,否則皮膚刺痛會加重。局部炎症用可的松冷霜塗抹。皮膚痛癢,口服苯海拉明20~50mg,每天3~4次。水皰破裂時,注意預防感染。較深的Ⅱ度化學性燒傷,按一般燒傷處理。
4.消化道:可催吐、洗胃、口服活性炭粉吸附毒劑,而後導瀉。胃腸道症狀明顯或腹痛劇烈者,可給顛茄浸膏片或阿托品,如硫酸阿托品等
5.全身吸收中毒:DM含砷,吸收後有砷中毒症狀者可用二巰基類抗砷藥(參見路易氏劑中毒治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