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到京師

鎖定
《到京師》是元代詩人楊載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選用雪初消、薺菜生、少人行、黃鸝語等富有早春特色的意象,渲染早春的清寒和大地已開始顯露的勃勃生機,從中表達了詩人的苦悶心情,又表達詩人因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而充滿希望的心情。此詩筆調清新明快。
作品名稱
到京師
作    者
楊載
創作年代
元代
出    處
《元詩選》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到京師作品原文

到京師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1] 

到京師註釋譯文

到京師詞句註釋

①薺(jì)菜:一種野生的蔬菜。
②角門:邊門,此處是指詩人到達京師後的寓所之門。
③深巷:指偏僻的小巷。 [1] 

到京師白話譯文

京城的積雪剛剛融化,薺菜露出勃勃生機,我深居偏僻小巷,門前行人少少稀稀。
柳樹梢頭的黃鸝叫得婉轉動聽,這可是春回大地後聽到的第一聲鳥鳴。 [2] 

到京師創作背景

元武宗時,年過四十的詩人以布衣召為翰林國史編修官,初到京師,在久冬逢春之時,寫下了這一首絕句。 [3] 

到京師作品鑑賞

到京師文學賞析

“城雪初消薺菜生”點出地點和時令。“城”這裏指元代京城大都,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在中國古代封建士子們的眼裏,京城往往負載着他們的政治希望,仕途的沉浮榮辱往往決定於停駐京師或是離開京師。“初消”指雪剛剛消完,或許還有些殘留。但嚴寒再也不能籠罩大地了,幾處叢生的薺菜已經衝破開始酥鬆的凍土,嶄露出勃勃的生機。可能它還很微弱,但在滿目蕭瑟的初春之際,何一點新綠都是生命勃發的象徵,都藴含着無盡的希望。
“角門深巷少人行”以環境的寂靜落寞,説明詩人境況的冷落。元代,儒士的地位、出路和境遇始終是一個尖鋭的社會問題。在起用儒士為官的問題上存在着民族歧視,以及與此有關的權力分配的不平等;元代的科舉又時行時廢,科舉制度本身又有諸多不利於漢族士子的規定。因此,漢族士子進仕的機會非常有限。詩人自幼博覽羣書,期待“應有聲名達帝前”,但直到四十多歲才以布衣召為國史院編修官。故而初到京師,門前冷落,大有“貧在鬧市無人問”之慨。然而,就在這寂寞寥落的偏僻小巷裏,突然“柳梢聽得黃鸝語”,一聲清脆的鳥鳴,從柳梢枝頭傳了下來,打破了所有的沉寂。黃鸝本無情,此時卻有語。“此是春來第一聲”把詩人心中那種驚喜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此詩所設之景無一不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流露,的確達到了“景中含意”。“景中含意”也就是情景交融。全詩出語自然,不假雕飾,表面景色清麗,內裏情趣盎然,景情相與融合。 [4-5] 

到京師名家點評

湘潭師範學院副教授彭建明:“這首絕句似乎是淡淡寫來,毫不經意,好像只求意象自然,意境優美,其實處處深含詩人的情意。”(《歷代詩詞曲千首精譯·下冊》) [2] 

到京師作者簡介

楊載(1271—1323),元詩人。字仲弘,浦城(今屬福建)人,後徙杭州,初以布衣召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後舉仁宗延祐二年(1315)進士。授饒州路同知,歷任浮樑州事、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與虞集範槨揭傒斯齊名,被人譽為“元詩四大家”。其詩強悍蒼勁,虞集稱之為“百戰健兒”。著作有《楊仲弘集》。 [6] 
參考資料
  • 1.    朱惠國著.元明清詩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08:第14頁
  • 2.    陳器之主編.歷代詩詞曲千首精譯 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第1302頁
  • 3.    陶冶主編.名言絕句故事:商務印書館,2000年01月第1版:第321頁
  • 4.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三百首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32-33頁
  • 5.    孫宗勝主編.中國古典詩詞鑑賞實用教程: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第123頁
  • 6.    本書編委會編.宋元詩觀止 下:學林出版社,2015.08:第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