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利扎曲普坦

鎖定
常温下為白色粉末或白色結晶體。由Merck公司開發,1998年在美國上市。利扎曲坦等曲坦類藥物的受體選擇性強, 可選擇性收縮腦脈管系統,對外周血管作用很弱,因而副作用較少,是治療偏頭痛的特效藥物,為偏頭痛的藥物治 療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研究表明,聯用利扎曲坦和曲美布汀比單用更有用,聯用並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疼痛 再發率。 [1] 
藥品名稱
利扎曲普坦
用法用量
口服給藥,一次5—10mg(1—2粒
主要用藥禁忌
缺血性心臟病
藥品類型
化學藥物

利扎曲普坦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利扎曲普坦
中文別名:N,N-二甲基-5-(1H-1,2,4-三氮唑-1-基甲基)-1H-吲哚-3-基乙胺;利扎曲坦;
英文名稱:rizatriptan
英文別名:Rizatriptan; N,N-dimethyl-2-[5-(1,2,4-triazol-1-ylmethyl)-1H-indol-3-yl]ethanamine; 2-(5-((1H-1,2,4-Triazol-1-yl)methyl)-1H-indol-3-yl)-N,N-dimethylethanamine;
CAS號:144034-80-0 分子式:C15H19N5
分子量:269.34500
精確質量:269.16400
PSA:49.74000
LogP:1.91180

利扎曲普坦物化性質

密度:1.21g/cm3
熔點:178-180ºC
沸點:504.8ºC at 760mmHg
閃點:259.1ºC
儲存條件:庫房通風低温乾燥,與酸類,食品分開儲運
蒸汽壓:2.58E-10mmHg at 25°C
水溶解性: 42 mg/mL [2] 

利扎曲普坦相關藥品信息

利扎曲普坦分類名稱

一級分類:神經系統藥物 二級分類:抗偏頭痛藥物 三級分類:

利扎曲普坦藥品英文名

Rizatriptan

利扎曲普坦藥品別名

MaxaltTM

利扎曲普坦藥物劑型

分常規和速溶型2種片劑:每片含本品5mg,10mg。

利扎曲普坦藥理作用

本品選擇性的作用於5-羥色胺HT1B/1D受體亞型,而與其他5-HT1受體亞型和其他受體的親和力相對要小得多。本品通過刺激大腦血管壁的後接點5-HT1B受體引起大腦的血管收縮,同時刺激三叉神經末端突觸前5-HT1D受體,抑制從三叉神經釋放神經肽類物質來抑制神經性硬腦膜血管擴張,其可穿透血腦屏障,產生中樞鎮痛作用。另外還抑制硬腦膜血漿蛋白的外滲。本品對中樞血管的選擇性擴張作用相比外周血管高。本品不僅能迅速地緩解頭痛,還能緩解畏光、懼聲、噁心等併發症。本品能穿透血腦屏障,具有三叉神經鎮痛活性,進一步的實驗證明本品的抗偏頭痛活性主要是由於它抑制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的釋放。

利扎曲普坦藥動學

口服本品被完全吸收,但經過廣泛的首過代謝效應,其平均絕對生物利用度為45%。本品的普通製劑口服5.0mg,AUC平均為105ng·h/mL,口服吸收速度較慢,平均達血漿峯濃度時間約為1~1.5小時,半衰期為1.5~2.2小時,血漿消除率為797mL/min,且隨劑量的加大而減少。表觀分佈容積為91~106L。本品的tmax和t1/2與性別無關。 本品通過與單胺氧化酶-A作用形成無活性的吲哚乙酸代謝物。少量的代謝物對5-羥色胺受體具有母體藥物的活性。 本品主要由尿中排泄,約82%。只有少量經糞便排出。大約14%以未變化的原藥排泄,而51%以吲哚乙酸代謝物的形式排出。 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低到10mL/min)的患者,與健康人相比,本品AUC無顯著差別。但是腎功能損傷者(肌酐清除率<2mL/min)如血透患者,本品的AUC約比腎功能正常者大44%。肝功能中度損傷的患者本品血漿濃度約增加30%。

利扎曲普坦適應證

用於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適用於急性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的成人偏頭痛

利扎曲普坦禁忌證

本品與其他曲坦類藥物一樣,有潛在引起冠狀血管痙攣的可能,對心肌缺血性疾病患者禁忌使用。

利扎曲普坦注意事項

本品與心得安同時使用,可使本品主要經單胺氧化酶代謝;若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同時使用,可使本品血漿濃度升高,禁忌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如正在服用普萘洛爾,只能給予該藥5mg/次,24小時內不能超過15mg。

利扎曲普坦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虛弱、疲倦、嗜睡和頭暈。頸、咽或胸等處的疼痛或壓迫感、噁心、感覺異常。

利扎曲普坦用法用量

口服,5mg/次,兩次給藥之間至少應相隔2小時,24小時之內用量不能超過30mg。

利扎曲普坦藥物評價

一項449位偏頭痛患者參與的雙盲隨機對照試驗顯示,本品40mg的療效優於安慰劑組和100mg的舒馬曲普坦組。雖然本品隨劑量的加大,副作用發生的幾率也隨之加大,但口服本品10mg和20mg要顯著優於安慰劑組和100mg的舒馬曲普坦組。 在另一項多中心研究中,1218例有6個月以上偏頭痛史(有或無先兆)的患者隨機接受本品5mg或10mg治療偏頭痛發作,2小時後,頭痛症狀緩解率分別為62%和71%,與對照組(35%)相比,差別顯著;症狀消失分別為33%和42%,對照組為10%。頭痛復發後可第2次用藥,症狀緩解率分別為71%和82%,症狀消失分別為36%和49%,對照組分別為44%~54%和15%,差別顯著。本品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尤其重要的是本品為到目前為止曲普坦類偏頭痛治療藥中惟一可以做成舌下給藥的速溶片劑型的藥物,該種劑型能被迅速吸收,0.5小時內即能明顯緩解頭痛症狀,有效解決了偏頭痛藥起效偏慢的缺點。
利扎曲坦藥理作用與其他曲坦類藥物相似,抑制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釋放,對腦膜中動脈的收縮作用比舒馬曲坦強,而對冠狀動脈的收縮作用比舒馬曲坦弱,其比舒馬曲坦有更高的顱腦血管選擇性。利扎曲坦同樣有助於減輕偏頭痛的伴隨症狀和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復。24小時最大劑量不能超過30 mg,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 

利扎曲普坦藥品原理

本品口服後吸收完全。其平均絕對生物利用度大約為45%,達到平均最高血漿濃度(Cmax)大約1~1.5小時(Tmax)。
未見偏頭痛發作對本品吸收或藥代參數的影響。食物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F)沒有明顯的影響,但使達峯時間延遲了1小時。本品的血漿半衰期(t1/2)在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值為2-3hr,其曲線下面積(AUC)女性比男性大約高30%,平均達峯濃度比男性約高11%,而達峯時間一致。多劑量給藥沒有發生蓄積效應。平均表觀分佈容積(Vd)在男性大約為140L而女性為110L。該藥的血漿蛋白結合較低約為14%。
本品主要通過單胺氧化酶-A(MAO-A)氧化脱氨基作用代謝為吲哚乙酸(對5-HT1B/1D受體沒有活性),少量代謝為N-去甲基利扎曲普坦(一種對5-HT1B/1D受體作用與母體複合物相似活性的代謝物,其血漿濃度大約為母體複合物的14%,)它們的消除率相似。
其它較少的代謝物如N-氧化物、6-羥基複合物及6-羥基代謝物結合的硫酸鹽,對5-HT1B/1D受體均沒有活性。本品不抑制人肝細胞色素P450 3A4/5,1A2,2C9,2C19和2E1,是P450 2D6的競爭性抑制劑,其抑制濃度卻要求極高水平,無臨牀相關性。
單劑量口服10mg14C-利扎曲普坦後,120小時後總的放射活性累計在尿和糞便中分別為82%和12%。口服給藥後,大約有17%進入血液循環。約有14%的藥物以原型從尿中排出,約51%的藥物以吲哚乙酸代謝物的形式排出,説明本品存在首過代謝。
本品在健康非偏頭痛老年人志願者(年齡在65~77歲之間)的藥代動力學與在健康非偏頭痛年輕志願者(年齡在18~45歲之間)體內相似。給輕、中度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肝損害患者口服本品後的血漿濃度,輕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相似,而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比前二者高出大約30%。
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肌酐清除率為10~60ml/min/1.73m2)本品的AUC0-∞與健康人沒有明顯差異。而血液透析的病人(肌酐清除率<2ml/min/1.73m2),本品的AUC比正常腎功能患者要高出大約4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