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利奧波德一世

(比利時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開國國王)

鎖定
利奧波德一世(荷蘭語德語:Leopold I,法語:Léopold I;1790年12月16日-1865年12月10日),全名利奧波德·格奧爾格·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 [16]  德意志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東的幼子。比利時王國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開國國王(1831年7月21日-1865年12月10日)。 [1] 
利奧波德自少在軍中服役,12歲時成為俄羅斯陸軍將軍,25歲時晉升為元帥,參與了拿破崙戰爭中的庫爾姆戰役。1816年迎娶英國王儲夏洛特公主為妻,一年半後夏洛特因難產逝世,利奧波德鰥居英國。1830年拒絕出任希臘國王。1831年在英、俄、法的支持下由比利時國民議會選任比利時獨立後的首任國王,稱利奧波德一世。1831年7月21日登基。在位期間,對外維護比利時獨立主權。1839年同荷蘭簽訂《倫敦條約》,以比利時承擔大部分荷蘭的國債為條件,取得比利時保留部分盧森堡大公國和林堡省的領土權;調和歐洲列強矛盾,在歐洲政界享有一定威信。對內維護君主立憲制,1848年支持自由黨政府平息比利時共和主義者的起義,也進行政治迫害活動;同時支持自由黨政府進行的降低選民的財產資格,減少糧食税、工業產品進口税、鐵路運輸費和郵資費、救濟失業者等改革,發展自由資本主義。1865年,利奧波德病逝,享年74歲。 [1]  [5] 
利奧波德利用自己與歐洲許多王室,尤其是英國密切的姻親關係,成功地維持了比利時的獨立和穩定,也奠定了比利時經濟繁榮的基礎。 [6] 
概述圖來源 [7] 
中文名
利奧波德一世
外文名
Leopold I
國    籍
比利時
出生日期
1790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1865年12月10日
職    業
政治家,國王
主要成就
選任比利時獨立後的首任國王
維護比利時的獨立和中立,支持自由黨政府進行的改革
信    仰
新教-路德宗
全    名
利奧波德·喬治·克里斯蒂·弗雷德裏克
出生地
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科堡

利奧波德一世人物生平

少年、青年時期的利奧波德
少年、青年時期的利奧波德(3張)
利奧波德一世是德意志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東的幼子。作為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王子,他1795年5歲時升為上校,從軍不久,即於1802年12歲時成為俄羅斯帝國陸軍的將軍。
1806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領地,利奧波德前往巴黎。拿破崙向他提供作為自己的助手的地位,但利奧波德拒絕。他代替他的哥哥接受了公爵地位而成為拿破崙的反對者。
1815年,利奧波德晉升為元帥。
1816年5月2日他與當時英國的女王儲夏洛特公主結婚。1817年11月5日,夏洛特公主在難產後逝世,他們的孩子也在出生當天夭折。夏洛特逝世後,英國的王位繼承人就空缺,隨後利奧波德促成了他的孀居姐姐維多利亞公主愛德華王子的婚姻,維多利亞與愛德華的女兒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即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
1829年利奧波德與一個酷似夏洛特公主的演員結婚,出於社會上的反對這個婚姻既沒有進行宗教的,又沒有進行公開的婚禮儀式。據文獻這個婚姻於1831年結束。
中年利奧波德一世 中年利奧波德一世
1830年,宣佈獨立的希臘人推選利奧波德為國王,但利奧波德認為該國政治上不大穩定,於是沒有接受這個王位。 [6]  同年,在法國七月革命的鼓舞下,比利時人發動了反對荷蘭統治的起義。新選出的國民議會於11月18日宣佈比利時獨立,並制定了一部憲法,決定在這個新獨立的國家採取君主立憲政體。比利時人最初把王位獻給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兒子,後因英國反對,於是國民議會選擇了曾在俄國軍中服役,並且娶英國女王儲夏洛特為妻,又將與法國國王女兒結婚的德意志王子利奧波德為國王。與此同時,倫敦的列強會議已經推敲出一個具有18項條款的條約,規定荷蘭同這個新國家分立的基礎。利奧波德提出,只有比利時國民議會同意批准這個條約,他才接受王位。 [6] 
1831年7月17日利奧波德在比利時登陸,7月21日他向比利時憲法宣誓,這一天從此成為比利時的國慶節。 [6] 
利奧波德登基一週半後,荷蘭軍隊入侵比利時,並很快擊敗了比利時人。利奧波德不得不請進法國軍隊來保持國家安全。列強倫敦會議為安撫荷蘭,制訂了一個對比利時不利的新協定。按照這個條約,比利時需把林堡省馬斯河以東的土地割讓給荷蘭,又把半個盧森堡省割讓給盧森堡大公國。荷蘭人到1838年才接受這個條約,又過了一年才予以批准(參見詞條“倫敦條約”)。同時,作為交換條件,這個條約對比利時給予國際保護。條約第七條承認它為一個獨立的和永久中立國,它的疆界由列強保證。這樣比利時終於得到了,獨立存在的機會。 [6] 
利奧波德一世贊成和幫助建立了歐洲大陸上的第一條鐵路(從布魯塞爾到梅赫倫)。1835年5月5日他參加了這條鐵路的通車典禮。1840年他促成了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王子的婚姻。1842年他試圖發表一個控制婦女和兒童勞工的法律,但被議會駁倒。由於他的外交和內政上的妥善處置,歐洲1848年革命沒有波及比利時。
1865年12月10日,利奧波德去世,享年74歲。 [1] 

利奧波德一世為政舉措

利奧波德一世政治

  • 維護國家穩定
老年利奧波德一世 老年利奧波德一世
利奧波德在擔任比利時國王后,利用自己的家庭關係,為這個新生的國家在物質上提供適當的保護,又在心理上給予安全之感。當利奧波德的姐姐維多利亞公主與英國的肯特和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王子成婚後,他在英國宮廷的地位大為提高。利奧波德和他們的女兒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即維多利亞女王)的關係特別密切,維多利亞女王一直稱利奧波德為“父親”。他極力促成了維多利亞女王與自己的侄子阿爾伯特王子的婚姻。他每年都要去探望這個“女兒”和侄子,直到去世為止。此外,為了使自己和英國宮廷的密切關係在外交上得到平衡,利奧波德還和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長女路易絲·瑪麗·泰蕾茲·夏洛特·伊莎貝爾·德·奧爾良結婚,以此作為處理比利時王室問題的一個辦法。 [6] 
君主國體給比利時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父親形象”,而且至少在它獨立初期使它在國際上具有體面的外表,從而滿足了某種心理上的需要。它提供了一個人為的團結,給人們提供了一位可以共同效忠的對象,從而使這個“民族國家“得以繼續存在。作為一個國王,利奧波德成功地做到了這點。他有着18世紀貴族關懷臣民的觀念,即對臣民進行有條有理的統治。1851年,他曾用憂鬱而帶有正義感的筆調,寫信給一個英國朋友説:“我對政治常從心底裏感到厭倦,但不能否認,在維護社會的秩序方面,在維護王國的感情方面,也出了點力;我承認這也是令人感到滿意之處。”他為比利時王國開了一個很好的頭。他建立的王朝度過了1848年歐洲革命。在這次革命中,比利時基本沒有發生騷亂。而比利時各省一直由君主統治,這個傳統對它獨立後的政局穩定是有幫助的。 [6] 
  • 擴大王權
比利時憲法於1831年2月7日頒佈。這部憲法既不是一個統一國家的產物,也不是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國家的產物。比利時當初選擇君主立憲這種政府形式.甚至還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因為它必須找出一種能為列強所接受的制度。這部憲法給予議會以根本的權力,國王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憲法第60條規定:比利時是一個世襲的君主國。行政權賦予國王。國王有權解散議會或命令議會休會,有權任命大臣和法官,有權宣戰和媾和,有權發行貨幣和授銜授勳。國王又是軍隊的統帥。但是,國王的權力受到憲法中其他條款的制約。特別是第64條規定,國王的命令如果沒有一位大臣的副署,則不發生效力;第78條規定,國王除了憲法明文規定的權力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權力。這樣就確定了比利時責任內閣制的原則。但憲法條文和政治現實之間存在着根本分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比利時的國王擁有一些超出憲法精神,甚至是憲法條文所不允許的權力。 [6] 
利奧波德開創了一個堅強和仁慈的君治傳統,該傳統在許多方面一直保持到現代。在荷蘭入侵比利時時,利奧波德是比利時當時有名望、有門路的人物,能夠成功地與列強談判以爭取外援。這樣,他在外交和軍事的決策方面就贏得了相當大的權勢。不但如此,他還經常插手干預內政。他竭力想改變憲法的精神而恪守其文字,目的在於使議會授權給君主,可以對那些未經國民議會立法的部門行使巨大的權力。特別是在省、區組織上,國王沒法取得任命權或解散權,以便省、區議會昕其指揮,並得以隨意任免省、區行政人員。甚至到了1859年11月,利奧波德在寫給他的司法大臣的信中,還用他那莊嚴的、貴族式的口吻講道:“吾創建此國,繼又於1831年救國於急難之中。吾臨此國,原有某些條件,其中之一,即不得完全剝奪吾參加自己政府工作之權利。就吾之年歲、閲歷及在歐洲之地位而言,吾有權要求得到優厚之待遇,並間或申述自己之意見,而吾之意見抑或與爾等之意見不盡相同。” [6] 
此外,利奧波德開創了國王主持內閣會議的傳統。他的兒子利奧波德二世亦如法炮製。後來的國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在不同程度不上積極干預國事。 [6] 

利奧波德一世外交

比利時領土狹小,邊界無可防衞,其周圍盡是些野心勃勃的強國。因此,比利時的獨立和安全便成為了利奧波德極為關心的問題。在整個統治時期內,他奉行中立和獨立的外交政策,並重視從荷蘭方面取得最後獨立的問題,同時對普魯士和法國併吞比利時的企圖加以抵制。利奧波德利用他的出身和個人關係,在歐洲強國之間成功地推行了一種均衡政策,激勵了比利時人獨立自強的國家意識,為新生的比利時維持中立和獨立,並推行一條堅強獨立的外交路線奠定了基礎。 [6] 
與法國
法國支持1830年的比利時革命,但對獨立的比利時採取敵對態度。利奧波德曾請法軍入境把荷蘭侵略者趕走,但後來又經過極大的周折才説服法國把軍隊撤走;巴黎方面多次企圖吞併比利時,並把奧斯坦德安特衞普開放為自由港,以取悦英國人。從1838年到1843年,法國人提出大量建議,意圖建議法比經濟聯盟,但因英國的反對而失敗。1845年,比利時和法國訂立通商條約。 [6] 
與英國
利奧波德能使比利時成功地在歐洲列強的夾縫中保持了獨立和中立,主要是依靠英國的幫助。1831年的24條款的條約一經各國接受,英國就給比利時人以堅強的、一貫的支持。1848年,一小股法國共和黨軍隊侵入比利時,英國立即提出警告;1852年,在法蘭西第二帝國重新建立以後,維多利亞女王向利奧波德保證,一旦法國前來襲擊就會引起戰爭。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仍以條約形式解除了普法入侵比利時的可能。這一成功鼓舞了比利時人採取更為獨立的路線。 [6] 
英比之間的特殊關係,首先是出於兩國利益上的一致。它們在經濟利益上有時是彼此一致,而且早在比利時成為一個國家之前,英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就總想防止尼德蘭地區被一個大陸強國所控制。另外,英比兩國王朝之間和王室個人之間的密切關係也起了很大作用。1838年,利奧波德一世把他的科堡同鄉施托克馬爾男爵派到英國,充任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的顧問。維多利亞女王與利奧波德維持了終身的親近。 [6] 
與荷蘭
19世紀60年代,比利時自由黨人曾建議和荷蘭訂立關税同盟,但在比荷兩國都沒有得到很大的支持。 [6] 
與普魯士
普魯士王國在最初時反對比利時的獨立,因為荷比的聯合曾為普魯士提供了防禦法國的一道比較堅強的屏障。再者,因奧地利、俄國在1830年分別忙於應付意大利、波蘭事務,導致神聖同盟無法採取強硬、有效的行動應對比利時的獨立,這導致普魯士對比利時獨立的承認是較為勉強的。後來,普魯士企圖將比利時吸納進德意志關税同盟,作為德意志人的利奧波德贊成和普魯士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不過後來當盧森堡加入了德意志各邦的關税同盟,普魯士向比利時提出的建議卻沒有下文。到1844年和1852年,普比兩國簽訂了正常的通商條約。 [6] 

利奧波德一世軼事典故

版畫中的利奧波德與夏洛特的婚禮 版畫中的利奧波德與夏洛特的婚禮
利奧波德與英國夏洛特公主的短暫婚姻,被公認為是愛情的結合。夏洛特因難產而死時,利奧波德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為之傷心欲絕 [8]  。當上比利時國王並再婚後,他在王宮的會客廳的顯著位置上,仍然掛着一幅描繪夏洛特的寓言體油畫,畫上夏洛特抱着嬰孩,在一羣天使的簇擁之中升向天堂。 [6] 

利奧波德一世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關係
肖像
名字
生卒年
簡介
第一任
妻子
威爾士的夏洛特公主 威爾士的夏洛特公主 [17]
威爾士的
1796年1月7日-
1817年11月6日
夏洛特是英國國王喬治四世與妻子卡羅琳·阿米莉亞·伊麗莎白的女兒,她於1816年5月2日與利奧波德結婚,1817年11月6日死於產後內出血,年僅21歲。
兩人所生孩子也沒有幸存 [9] 
子女
——
死胎男嬰
1817年11月5日
生、卒 [10] 
——
第二任
妻子
路易絲·瑪麗·泰蕾茲·夏洛特·伊莎貝爾·德·奧爾良 路易絲·瑪麗·泰蕾茲·夏洛特·伊莎貝爾·德·奧爾良
1812年4月3日-
1850年10月11日
1832年8月9日他與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長女路易絲·瑪麗·泰蕾茲·夏洛特·伊莎貝爾·德·奧爾良結婚, [5]  兩人有三男一女: [11] 
子女
——
路易·菲利普王子
路易·菲利普·利奧波德·維克托·恩斯特;Louis Philippe Léopold Victor Ernest)
1833年7月24日-
1834年5月16日
布拉班特公爵。
早夭 [12] 
利奧波德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 [18]
利奧波德·路易·菲利普·馬裏·維克托;Léopold Louis Philippe Marie Victor)
1835年4月9日-
1909年12月17日
比利時國王。
1853年8月22日與奧地利的瑪麗·亨利埃特女大公結婚,有後代;
1909年12月12日與布朗什·澤利耶·約瑟菲娜·德拉克魯瓦結婚,有後代 [13] 
菲利普王子 菲利普王子
菲利普王子
菲利普·歐仁·費迪南·馬裏·克萊芒特·博杜安·利奧波德·喬治;Philippe Eugène Ferdinand Marie Clément Baudouin Léopold Georges)
1837年3月24日-
1905年11月17日
佛蘭德伯爵。
1867年4月25日與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的瑪麗·路易絲·亞歷山德里娜·卡羅利妮公主結婚,有後代,他也是阿爾貝一世之父 [14] 
夏洛特公主 夏洛特公主 [19]
夏洛特公主
(瑪麗·夏洛特·阿梅莉·奧古斯特·維克圖瓦·克萊芒蒂娜·萊奧波爾迪娜;Marie Charlotte Amélie Auguste Victiore Clémentine Léopoldine)
1840年6月7日-
1927年1月19日
1857年7月27日與墨西哥皇帝馬西米連諾一世結婚,無後代 [4]  [15] 
利奧波德一世還與他的情人有兩個兒子。

利奧波德一世後世紀念

1849年7月1日,比利時發行了首套無國家銘記郵票(共2種),圖案都是利奧波德一世肖像。 [3] 
2007年3月29日,比利時海軍在澤布呂赫海軍基地為剛從荷蘭海軍接收升級的卡雷爾·多爾曼號護衞艦舉行命名儀式,前國王博杜安一世的王后法比奧拉·德·莫拉-阿拉貢為該艦取名為利奧波德一世,稱“利奧波德一世級多功能護衞艦”。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