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初溪

鎖定
初溪位於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
中文名
初溪
外文名
The beginning of the river
海    撥
400--500米
地    勢
平坦
地理位置
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

初溪簡介

不角度下的初溪全景同
初溪位於海撥400--500米的山腰上,南面是層層疊起的梯田,北面(靠溪流)地勢較為平坦。
初溪土樓羣由五座圓樓和數十座方樓組成。它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呈現出極高的美學藝術價值。如圖案般舒展有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一九九九年二月,這裏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併成為永定客家土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申報地之一。 其中的集慶樓建於明永樂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是客家土樓中年代最久遠的土圓樓之一,其結構十分獨特,樓裏有72部樓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稱奇。
初溪土樓羣代表:集慶樓、庚慶樓、餘慶樓、善慶樓、繩慶樓、共慶樓和藩慶樓等等。
[集慶樓]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餘年,為永定現存圓樓中年代久遠又結構特殊的一座。一般圓樓,小的設置兩處公共樓梯,大的設置四處樓梯,底層相通且層層環廊通達,相互往來,十分方便。唯獨此樓,按底層每户從一樓到四樓各自安裝樓梯,各層通道用木板隔開,七十二道樓梯把全樓分割成七十二個獨立的單元。房間、樓梯、隔牆全用杉木材料構建,全靠鄰隼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竟也穿越了近六個世紀的風霜雨雪,與厚達二米的生土牆一起依然挺立。
[善慶樓]為華僑捐資助建於一九七九年,一樓走廊及天井全部由同一規格的方形花崗岩鋪就,通風透光性能極佳。高大峻偉的方圓土樓,山坡上層層疊起的梯田,田地裏碧綠的禾苗,羣山、清溪,還有在村中延伸象土樓一樣飽經滄桑的河卵石小道……在此交融,盪漾着悠遠的中原遺風和敦厚的客家民風。
初溪的梯田有近3000畝,在這小小的範圍內落差達500米,風光無限,與初溪土樓羣自然結合,呈現出極高的美學藝術價值。初溪早春 夢幻的初溪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初溪村的由來

説起初溪村,頗具傳奇色彩,全村2000多人,均為徐姓。徐九是4000年也就是父系氏族之時,大禹所封。徐姓後裔有一位叫常萼的,生有兩個兒子,一個以打鐵為生,一個是打獵的能手。有一次,常萼的子孫們上山打獵,突然發現三隻野鹿,於是便放獵狗追蹤,一直追~~~~追到現在的初溪村,三隻野鹿鑽進一簇竹林中,獵人們守候了整整一天一夜,始終不風野鹿和獵犬出來,在當時,野鹿被視為神異之物,他們認為,那是神靈把他們引到了這裏,一定有所指示。再一看,這裏羣山環抱,滿山盡善盡翠竹鬱鬱葱葱,一澗溪水潺潺流過,是個居住的好地方。於是決定遷居此處,開基創業。
有人要問,這個村為什麼取名初溪,有什麼含義嗎?剛才我們説是三隻野鹿把初溪村的老祖宗引進來的,也許有人猜出來了(請遊人猜)。因為繁體的“初”字是由三個“鹿”字組成的,為了感謝神靈的召引,因此取名“初溪”(簡化字)。

初溪土樓羣的由來

那麼在當時的環境下,在這深山密林中,初溪村的人們是靠什麼發家致富?建造瞭如此多的“龐然大物”?剛剛我們説三隻野鹿引進來之時,這裏是滿山遍野的竹子,竹子是造紙的最好材料,初溪人們正是利用了這一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大力興造紙業,最旺盛時造紙廠多達40餘家(請遊客看現有造紙廠的遺址),雖然一個工廠一天生產不過2個紙,但是朋友們知道一個紙當時可以賣到什麼價錢嗎?40斤大米!!可想而知,初溪村人們一年到頭收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