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專題研究

鎖定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專題研究》是2005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少軍。
作    者
蔡少軍主編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3月
頁    數
275 頁
定    價
15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308041430
內容簡介
正在實施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世紀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場重要變革。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建適合新一代兒童自主發展、自主成長的教育環境;其直接目的是建立既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又能體現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教學論層面上,核心問題就是要改變基礎教育中單純傳授知識的目標定位,把培養能自主生存、終身學習、和諧發展的人作為首要目標。應該説,這次課程改革大的理論框架是清楚的,所提倡的現代教育理念也是教師們普遍贊同的。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正予以落實,使課程改革的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這個任務光靠課程理論專家的學術講座是無法完成的,光靠一線教師的自主探索也是很難完成的。只有大家各自發揮自身優勢,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互學習,齊心協作,才能逐步解決這一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研員應該大有用武之地,因為他們一方面能較多地接觸教育理論專家,較早接受課程理論培訓,比較容易把握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另一方面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深入課堂教學,比較瞭解一線教師的經驗和困惑。教研員在課程改革實施中起着“紐帶”和“橋樑”的作用。而教研員要完成這一使命,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研方式,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把主要精力從編試卷、編資料、搞評比,轉到發現教學典型、研究教學規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上來,成為課程改革的組織者、研究者、總結者和引導者。教研員要善於從“培養什麼樣的人”的高度看待學科教學改革,善於總結一線教師的點滴成功經驗,用先進的理念進行概括總結、加工提煉,然後用於指導教學實踐。如此循環,既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又能提高教研員自身的教研業務水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