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刘榘

宋朝官员
刘榘,字仲则,自号求斋,莆田(今属福建)人。刘韶第18代孙。孝宗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任浙江嵊县县令。当时,江浙大旱,刘榘拨义仓米赈济灾民,得到宋孝宗嘉许,以政绩最好,应召入京,升官为朝奉郎。他一生仕途,大部分都在地方任上度过。他和他的父亲都曾在漳州当官,廉政的品德让漳州人感念。他关心百姓,体恤民情,他罢免四川鱼水税钱,为国分忧。死后,追谥为“忠肃”。 [1]
中文名
刘榘
籍    贯
莆田
人棕旬戏糊婚乎凝照樱物评腿设希采价
刘榘(?-?)字仲则,自号求斋。莆田城关北门(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梅峰巷)人。刘洵直子,刘克庄族父,子刘炜精肯键叔、刘燧叔。刘克庄祖父刘夙与榘父刘洵直、克庄父弥正与刘榘皆再世同年,刘克庄“幼受教”。治诗赋,宋淳熙八年(1181)黄由榜进士。初授浙江嵊县县令。时江浙大旱,刘榘拨义仓米赈济灾民,得孝宗嘉许,以政绩最当进京秩,升为朝奉郎。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视理学为伪学,兴“庆元党禁”,刘榘力乞补外,嘉泰中,通判漳州,为鼓门作《谯楼记》。为政明允,决争如流,庭无留讼,体恤百姓,漳人德之,祀之名宦祠。时朱熹闻刘榘任漳州通判曰:“仲则辞内而就外,不可及也。”嘉定元年(1208),韩侂胄死,刘榘应召入京,授着作郎,迁左司谏,擢侍御史兼侍读。为彭龟年乞赐美谥。奏罢四川鱼水钱,上嘉纳。嘉定六年(1213)正月初十垫朵多至九年,以宝文阁待制知建康(今属南京)、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八年赠埋(1215)七月,擢工部尚书。时史弥远得政,廷臣俱务容默,无敢慷慨尽言者,唯榘与邑人陈宓敢言直谏,监进奏院宓上封言事,弥远不乐。榘居官倦倦,无一念不在于国。闻时政之阙失,则戚然有不豫之色;语及国势未振,则感慨以至泣下。榘历事四朝,刚正疾恶,疏劝宁宗“崇奖忠谠,以作士气,深戒谀佞以肃具僚。”未几,乞致仕归莆阳,官终宣奉大夫。卒,袁燮为撰墓志,谥“文肃”。
刘榘工诗文,善书法,莆田县博物馆藏有其手书陶刻《处士刘公孺人方氏塘志》镌刻手迹。宋增矩洪弃《莆阳金石木刻拓本志》称其“字亦古拙可观”。着有《刘尚书集》30卷,刘克庄作序,序曰:“订公之文,命意主乎厚,非资锲博薄者所能道;措语极其平,虽尚奇崛者无以加。” 刘克庄文风之条畅平易处盖有来自于此公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