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刑事司法研究

鎖定
《刑事司法研究》是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2] 
中文名
刑事司法研究
作    者
陳興良 主編
類    別
司法制度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0月1日
頁    數
435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097800

刑事司法研究作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義烏人。1981年12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1984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5月獲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至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4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等職。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並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當選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0年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2001年中國司法制度與司法改革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2004年經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5年“刑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作為課程負責人的北京大學刑法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主要學術成果:
專著:《正當防衞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共同犯罪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版,1994年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刑法哲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1997年修訂1版,2000年修訂2版,2003年修訂3版,1995年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遺傳與犯罪》(羣眾出版社,1992版),《刑法的人性基礎》(中國方正出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第2版,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刑法疏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版),《刑法的價值構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版,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刑法的啓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3年修訂版),《刑法適用總論》(法律出版社,1999版,2002年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本體刑法學》(商務印書館,2001版,2002年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規範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版,2006年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刑法學的現代展開》(與周光權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版)。.。
除專著外,另有文集8部,並主編著作30餘部。合著6部。合譯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二百餘篇。

刑事司法研究內容簡介

《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自1996年初版,至今已經12年。在此期間,我國刑法在1997年進行了修訂。尤其是在建設法治圖家的治國方略提出以後,對於刑事法治的關注,使得刑事司法的研究更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對《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進行修訂再版,確有必要。刑法的研究,不僅僅是對法條及其規範的研究,而且還包括對刑事立法活動與刑事司法活動的研究,如此,才能大大地拓展刑法的研究視域。《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一書就是秉承這一理念,研究涉及刑事司法活動的四個重大理論問題:情節、判例、解釋和裁量。本次修訂,主要是根據最新的刑法規範,對書中的法條作了一些調整。《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雖然引用了一些法條,但通觀全書,還是以對刑事司法中的基本問題進行理論研究為主。因而,《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所涉及的基本原理並不因為刑法修訂而作廢。隨着司法改革的推進,如何協調成文法與判例的關係,如何科學地進行司法解釋,在何種限度內賦予司法機關自由裁量權,這些問題都會重新引起我們的思考。《刑事司法研究(第3版)》對這些問題作了一些初步研究,我們相信必將促進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

刑事司法研究圖書目錄

緒論、
一、刑事司法研究的界定
二、刑事司法研究的現狀
三、刑事司法研究的完善
第一章 定罪情節
第一節 定罪情節的立法沿革
一、中國古代的定罪情節
二、外國古代及近代的定罪情節
第二節 定罪情節概述
一、定罪情節的概念
二、定罪情節的特徵
三、定罪情節的功能
第三節 定罪情節的界定
一、定罪情節與量刑情節
二、定罪情節與犯罪構成
第四節 定罪情節的分類
一、區分罪與非罪的定罪情節
二、區分輕罪與重罪的定罪情節
三、區分此罪與彼罪的定罪情節
第五節 定罪情節的司法適用
一、定罪情節的司法認定
二、定罪情節的司法解釋
三、定罪情節的司法運用
第六節 定罪情節的立法完善
一、外國定罪情節立法之比較
二、我國定罪情節立法之完善
第二章 量刑情節
第一節 量刑情節的立法沿革
一、我國古代的量刑情節
二、外國古代及近代的量刑情節
第二節 量刑情節概説
一、量刑情節的概念
二、量刑情節的特徵
三、量刑情節的地位
四、量刑情節的功能
五、量刑情節的範圍
第三節 量刑情節的界定
一、量刑情節與定罪事實
二、量刑情節與定罪情節
第四節 量刑情節的分類
一、量刑情節分類概述
二、量刑的法定情節
三、量刑的酌定情節
第五節 量刑情節的司法適用
一、量刑情節的適用原則
二、量刑情節的具體適用
三、量刑情節的量化分析
第六節 量刑情節的發展完善
一、量刑情節的立法完善
二、量刑情節的司法完善
第三章 刑事判例
第一節 刑事判例概述
一、判例界説
二、刑事判例的概念
第二節 中國歷史上的刑事判例
一、中國古代的刑事判例
二、中國近現代的刑事判例
三、刑事判例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節 英美法系的刑事判例
一、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起源
二、先例的遵循與區別
三、刑事判例的地位及作用
第四節 大陸法系的刑事判例
一、概述
二、理論上的刑事判例
三、實踐中的刑事判例
第五節 刑事判例的創制
一、刑事判例的創制權
二、刑事判例的創制原則
三、刑事判例的創制程序
四、刑事判例的形式
五、刑事判例的效力
第六節 刑事判例的適用
一、概述
二、刑事判例的參考與借鑑
三、刑事判例的適用與定罪量刑
四、刑事判例的適用與刑法及司法解釋
五、刑事判例的適用與罪刑法定原則
第七節 刑事判例的整理彙編
一、概述
二、刑事判例整理彙編的原則要求
第四章 刑法解釋
第一節 刑法解釋概説
一、法律解釋的概念
二、刑法解釋的概念
三、刑法解釋的特徵
第二節 刑法解釋的目標
一、主觀解釋理論
二、客觀解釋理論
三、合理意義
第三節 刑法解釋的原則
一、文義性原則
二、目的性原則
三、社會性原則
四、謙抑性原則
第四節 刑法解釋權
一、解釋權的歸屬
二、解釋權的限度
第五節 刑法解釋的方法
一、解釋方法的分類
二、解釋方法述評
三、解釋方法的特徵
第五章 刑事裁量
第一節 裁判公正的理念分析
一、公正的一般含義
二、裁判公正之要義
第二節 古代刑事自由裁量及其主張
一、衡平法與自由裁量
二、絕對自由裁量:古代的司法特徵
三、古代絕對自由裁量主義
第三節 法官裁量行為:兩大法系之比較
一、兩種迥然相異的選擇
二、歷史背景與革命方式
三、兩種法律文化傳統
四、法官的兩種命運
五、兩種民族意識
第四節 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權的價值與模式選擇
一、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權的界定及本質
二、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權和刑法侷限性
三、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權的價值
四、法官裁量行為模式選擇及其評析
第五節 嚴格規則與自由裁量相結合的理論基礎
一、絕對嚴格規則主義評析
二、嚴格規則與自由裁量相結合的哲學淵源
三、嚴格規則與自由裁量相結合的法學理論依據
四、嚴格規則與自由裁量相結合的政治理論依據
五、二者結合與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第六節 法官刑事自由裁量行為控制
一、罪刑擅斷之根:一個尚需澄清的認識問題
二、確定控制目標與法官自由裁量權之邊界
三、動與靜:兩種控制並舉
四、訴訟開放:通過社會的控制
第1版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