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食制

鎖定
分食制又稱分餐制。現在中國傳統宴飲方式是共享一席的合食方式。其實,這種傳統歷史悠久。中國最早的就餐方式則是分食的。分食制就是用餐器具分開,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夾多少就吃多少。
中文名
分食制
年    代
春秋戰國以前
消失與否
文獻記載
藝文類聚

分食制基本介紹

春秋戰國及更早時期,人們席地而坐,吃的時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邊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如《藝文類聚》載,戰國末期燕太子丹優待荊軻,與他等案而食。案,低矮狹長,很像現在北方農村裏的炕桌。“等案而食”表明,兩張食案上放相同的飯菜,供兩個人各自據案分食。又據《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曾待客夜食,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客慚,自刎。”顯然,那時也是分食的,如果坐在一起合食的話,便不會發生“飯不等”的誤會了。

分食制歷史傳承

【商朝】考古工作者從殷墟出土的大量陶鬲(lì)[一種類似於今天碗的餐具,三足陶罐]碎片中發現,鬲的容量大約只夠一人一餐之用,它是用於煮粥的器皿。因此可以推想出那時人們進食是一人一鬲的分食制。
【周秦】周秦時代,人們鋪席於地,上放置桌案,天子五重席,大夫二重席,這樣的情況反映出我們當時還是分食。
《周禮·司几筵》鄭玄注説:“鋪陳曰筵,籍之曰席”。《詩經》説:“肆筵設席”。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某日請一個新來投奔的俠士吃飯,侍從不小心擋住了燭光,俠士就認為自己吃的那份菜與孟嘗君不一樣,欲離席而去。顯然,那時候的筵席,是一人一份的。
【漢朝】漢朝時期,這種分參的方式更明確了,皇帝坐在前面的台階上,皇后坐在一側,大臣坐在兩側,都是一人一桌。
考古發掘出的漢朝壁畫,漢墓的畫像磚也提供了明確的佐證:那時候人們席地而坐,一人一案。
文字記載的鴻門宴就更加清晰的為我們描述了分食的具體情況,在宴會上,項王、項伯坐向東,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5人一人一案。
【隋唐】《韓熙載夜宴圖》中所繪韓熙載與其他幾個貴族弟子,分坐牀上和靠背大椅子上靜聽琵琶演奏一景。聽者前擺有一併不大的高桌,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饌品,互不混雜,界限分明。
【宋】《水滸傳》在第82回《張叔夜三番宣御詔,宋公明合夥受招安》中曾寫道“宋江便命開筵,款待天使。尊張叔夜、劉光也上坐。宋江、盧俊義等眾頭領都在堂下列席。”可見,分食制依然存在。隨着元朝異族統治,元朝的統治者,對分食制並不感冒。
【明朝】大量古制被恢復,養生和分餐被髮揮到極致。《明史》載,宣德五年冬,“久未雪,十二月大雪,帝示羣臣《喜雪》詩,復賜賞雪宴。羣臣進和章,帝擇其寓警戒者錄之,而為之序”。行大宴儀的準備工作由尚寶司負責,先在殿上擺好御座,鋪上黃麾,金吾衞設護衞官二十四人伺立。教坊司設九奏樂歌於殿內,設大樂於殿外,舞雜隊候在殿外。光祿寺設酒亭於御座西,設膳亭於御座東,設珍羞美味亭(原文是古字,難寫,大意如此)於酒膳亭東西側。御筵擺在御座的東西一方,皇太子座位於御座東,西向,諸王以次由南而東西相向設座。羣臣四品以上在殿內,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壺、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清朝】到了清代時期異族入主中原,這些都標誌着飲食文化的發展,我們的分餐制被正式同化,一種延續至今的合餐“傳統”便逐漸形成,並流傳了下來。

分食制意義

分餐有利衞生,上海震驚世界的甲肝流行,廣州非典時期人們開始大力推行分餐制。而合餐一個人為了乾淨,舔乾淨筷子再去盤子裏夾菜吃,很影響他人食慾,簡言之就是非常地不衞生,而分餐制可避免這點。
今天西方同樣在大力推行分餐制。
分餐衞生,減少消化道疾病傳染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