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筋錯骨手

(一種擒拿術)

鎖定
是擒拿法的古稱。以前有錯骨法和分筋法之分,統統歸類於擒拿法。擒拿法最適合單對單,或多對單,類似警察抓逃犯比較合適,屬於制服法,不適合一對多。這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武術“保證”能一對多。不要相信電影,電影裏都是一個一個接着上,沒有一擁而上的打法,因為這樣主角就沒法打了。一對多,用武器最方便,甩棍短棍、匕首都有用,但是比較難練習,而且容易傷人。 是大擒拿的一種,利用對人體骨骼的瞭解而拆卸敵人關節的一種技巧,和中醫學中的接骨是反面利用法
中文名
分筋錯骨手
又    稱
沾衣十八跌
類    型
擒拿法的古稱
分    類
以前有錯骨法和分筋法之分
出    現
武林外傳
地    位
玄真神劍門歷代秘傳絕技之一

分筋錯骨手一種擒拿術

分筋錯骨纏龍手又稱“沾衣十八跌”,是武當紫霄派玄真神劍門歷代秘傳絕技之一。是由本門開門祖師。明朝成化年間武當紫霄官玄真道士、江湖圈內稱為“玄劍神掌”的玄劍子元貞道長所創。筆者自幼隨祖父李文明、叔祖父李文仲修習玄劍武技,略知斯技玄妙,現遵師命整理出來,供玄劍武技愛好者參修。
纏龍手講求內外雙修、六合歸一、抓拿化打。纏困鎖閉。具有三盤困鎖、九節纏拿、搭手即跌。分筋錯骨的搏殺功效。由於它專門控制敵之十八大關節,而自身十八大關節又可處處拿人,所以又形象地稱之為“沾衣十八跌”,它既非人們所説的十八種跌拿手法,亦非十八種地躺跌摔動作。它是在內功、內勁訓練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化打合一、纏拿鎖釦等技巧而形成的一系列實戰技擊方法。纏龍手沒有套路,只有內功訓練。內勁訓練、操手訓練、纏手訓練等練功方法。此功看似簡單易學,但卻易學難精,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才能領悟到纏龍手技擊的玄妙神奇。

分筋錯骨手實例解析

一、纏龍手的內功練法
內功是一切內勁的基礎,沒有內功,就無法訓練出內勁,纏龍手絕技中豐富細膩的技擊手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根據《玄劍修其次第論》的要求,修習纏龍手絕技必須有紫霄玄真內丹功第一部“丹田培元”和第二部“子午周天”功法做基礎。從纏龍手形成的歷史來看,它實際上是為了配合紫玄丹功而設計的“動練金丹法”,只是到後來逐漸成為用於防身自衞、弘道護法的內功武技。
(一)丹田培元功靜修
丹田功是紫玄丹功的築基功法,是玄劍修真武學的內功心法,它以上中下三丹田為鍛鍊對象,主煉精、氣、神,其中又以煉下丹田為核心,功法運用觀想、意注等方法,激發丹田內的真元之氣,在人天合一,氣在人中,人在氣中的高功能態中,逐步營造鍛鍊金液大丹的丹材和丹鼎。丹材需純,材不純則丹難成;丹鼎須固,鼎不固則丹易走。
丹田功注重三調,即調息、調身、調心。調息以煉氣,調身以煉形,調心以煉神形神合一性命雙修。法簡而效茬,安全可靠,不出偏差,適用廣泛,男女老幼皆可修習。練習丹田功不僅可以為武技打牢內功根基,而且還具有法邪除病。保健養生、增智益慧、延緩衰老等功效。
丹田功為什麼要以鍛鍊下丹田為功法核心呢?為什麼又要三田共修呢?這是歷代先賢聖右千百年來在長期存思。觀照的身心修持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來的能夠較快激發真氣的良途佳徑。下丹田指由神瞬、命門、關元、會陰、尾同等丹穴所圍成的球狀生理空間。其象顯無極之渾淪,斡太極之造化,發靈極之機微,上下分天地判陰陽,四周列五行布八卦,是人體生理功能的分配、調整、強化、優化的機樞,是真元之氣匯合混化之處。前後有神闕。命門二穴相諧應,上下有任督衝三脈相循環,左右有帶脈推運佈施,統陰陽諸脈,調先後天之氣,是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調和氣血、固陽育陰、健脾和胃、舒肝利膽、益腎固精、通利三焦、暢達經絡、藴育真元、燮理陰陽的樞紐所在。在積液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適的修真過程中,總要精。氣、神三者兼煉。在煉精化氣之時,要掃滅妄心,常一存照心,意註上田守住元神,心存中田調理肺全以伏燥氣,三田共煉,天、人、地三才合一,督升任降,河車運轉,周天循流,五訣六候,皆在其中。紫玄丹功,雖迭分九乘,實則玄功總是一部,若將性命雙修的過程分割開來,按階段單修,不知陰陽互根,周天無隙之理,雖有一時之效,終難成玄門正果。
丹田培元功以站勢練潔為主,以坐、行、卧、立諸勢為輔。修習者要站、行,坐。卧不拘一勢,堅持生活中練功,經常做到外形端莊安逸,內觀師像心存玄真。法訣雲:無法須學法,有法不泥法,無法之迭為妙法,法無所法為至法。
1、凝神氣穴
或站或坐,雙手左上右下疊放於腹前,手心向上,全身自然放鬆,百會上領,下頦內收,二目平視,唇牙輕閉,松肩墜肘,含胸撥背,塌腰合胯,斂臀撐襠,收腹垂閻,命門微鼓,氣沉丹田,舌抵上額,神光內斂,收入祖竅山根穴內),全身放鬆,適舒安逸,意將身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我心是宇宙,宇宙即我心,渾渾燉沌,無我無物,心無所掛,意無所牽,念無所思。約5-15分鐘。
待心平氣和之後,意想天目(山根與玉枕連線前三分之一處)洞開,發出一束白光下注喉管,到膻中後變為紅色光,下沉腹內氣穴(神闕與命門連線後三分之一處),變成藍光,充滿下丹田。上、中、下三丹田三色光匯聚成三個白、紅、藍三色丹球。靜觀5一15分鐘。
然後觀想三丹田合三為一,於小腹內氣穴共聚成黃色丹球,丹球吸納宇宙之真氣(奪天地之造化)。約5-l5分鐘。
丹田處可觀想師像。父母像,或歷代聖賢祖師像,如老子呂祖等。口中亦可配合默誦淨心神咒或“太極仙翁,靈妙玄通”,“守神氣、安五臟、復無極”等語句。建議觀想“eng,ong、hong”三音於上、中、下三丹田,也可念“轟、通、空、洞、工、翁”等音,以自己感到內體震動最大為好,在此不強作要求。
2、陰陽既濟法
姿勢要求同上,惟雙手前抬起約10釐米,十指相對,手心向裏,勞宮與命門相照成等邊三角形,雙臂如抱一氣球,意觀勞宮陰陽二氣與命門生命之火相激盪,發出金黃色光,暖照下丹田,熱流在丹田氣穴處匯聚成透明欲燃的水晶丹球, 108呼吸後,觀想光色全部滲人丹球內,忘掉自身。觀想丹球在呼吸,108次呼吸後接練下勢
3、丹球內轉法
接上勢,雙手下落相抱於腹前,左手中指與拇指扣成環,右手拇指插入環中,掐抵左手無名指根,餘四指自然抱左手,食指掐左手無名指與小指中間,手心與氣穴相照。意觀氣穴中丹球下行會陰,後經尾閻上移命門,向前至神瞬下行關元,裏推丹田氣穴,如此36周,再反行運轉24周,再由丹田人命門,繞帶脈經神闕由後向右、向前、向左轉36周,再反轉24周、最後收入丹田。
4、太極球週轉法
觀想氣穴內丹球吸納宇宙之真氣,並不斷變大充滿丹田。意將丹球沿神閾、會陰、命門形成的前後立圓轉動108次,反轉72次。然後在帶脈形成的左右平圓轉108次,反轉72次。最後沿會陰、氣穴形成的堅圓轉動108次,反轉72次。
5、三田合一法
雙手向體側左右分開,抬至肩高時,手心轉向上,意攬宇宙之精氣由百會貫人士丹田,捧起至頭頂時,手心向下,雙手沿體前下按到腹前,外導內行,真氣由上丹田下注中、下丹田。貫行36次。再貫氣玉枕、命門、氣穴36次。最後裹氣山根、膻中、神閾、氣穴36次。
6、收功法
雙手搓熱於洗面、洗頭,按旋太陽穴,鼻兩側,腦後風府各正反36次。拍打胸、腹、腰、背各36次。揉膝、前後俯腰各36次。赤龍攪海(轉舌)左右各36次,吞津72次,每左、右、中分別吞人下丹田。
(二)子午周天功靜修
人身有子午任督,猶天地有日月陰陽,“法於天地,和於術數”,運任督陰陽二氣,行子午卯酉周天運轉,調理自身陰陽,以致陰平陽秘,周身安泰,稱之為子午周天活。玄劍門秘傳鎮門神功紫玄丹功之子午周天功法,與世傳所謂小周天功有根多差異,突出地表現為順四時,任自然:以日月運行規律為法度。法訣雲:迢本無為法自然,真人立像假名圓,平常日月皆彰露,打破方知意為先。
子午周天功的練法有呼吸周天。文武周天。卯酉周天。甘四氣周天,十二時周天等等。初級練習以前兩種為主。現介紹如下:
1、呼吸周天法
呼吸周無法原稱仙家保命訣,訣曰:一吸便提,氣氣歸臍,-呼便咽,水火相見。因詼僅十六字,故名十六錠金。本功法在一呼一吸之間通任督二脈而氣歸於臍後,乃行子午之方便迭門。法以吸氣時意觀一點真陽之氣生於海底會陰,一吸便提,意送真氣由會陰上行關元,人臍中,後推人氣穴;呼氣真氣下行尾閻,上行命門、夾脊、玉枕至腦中泥丸官(上丹田),並化瓊漿甘露,下落人喉,點點滴人心中生血化氣,下往氣穴,如此行氣36息,然後吸氣意觀一點真陰生於九陽之台,即頭頂因會穴(百會前一寸),沿腦中人喉經膻中入臍中,後行氣穴;一呼真垢化若雲霧,上行大椎,下夾脊、命門、尾閻、會陰,上歸氣穴。如此行氣24息。最後意觀會陰之真陰之氣化為靈火,熱力上蒸人氣穴,百會下落甘霖人氣穴,化為乳白色丹球。
2、文武周天法
文武周天法,就是運用文火。武火運行周天的方法。武火,即一種節奏激猛的調息方法,文火,即是一種節奏柔緩的調息方法。運行文武周天,可較快地打通任督二脈,拓寬真振運行的通道。
文武周天法,實際上是運用縮時之法,運行十二時周天。因此修習者首先要熟悉十二時位。即子(會陰)、醜(尾閻)、寅(命門)、卯(夾脊)、辰(大椎)、已(玉枕)、午(百會)、未(山根)、申(天突)、酉(膻中)、戎(神瞬)、亥(關元)。
文武周天法要求在子、醜、寅、辰、已六個時位,用武吸文呼法,吸氣默唸“通”9次,呼氣觀想金黃色丹球在相應時位上發出光熱,不默唸。行四個呼吸後移到下一個時位。午、未。申、戍、亥六個時位,用文吸武呼法,呼氣時默唸“通”6次,吸氣自然,行四個呼吸。卯,酉兩個時位文吸文呼,默唸“通”分別是6次和4次。用丹功術語講,則分別是進陽火,退陰符和沐浴。
運文武周天法一般是在丹爐火衰氣寒之時(即無氣感時),急依上法,從子位開始依法行之,以起火開關,若覺丹田或意觀時位熱燙之極,不論是否運完一個完整週天,均應止火温養,將丹球移人下丹田,用文吸文呼之法意守丹田即可。
每日堅持在十二時辰之時依上法,在相應時位起火開關,(即子的·在會陰,丑時在尾閻,依次類推),可在較短時間內打通任督二脈,此即十二時周天。
3、陰陽周天法
武當玄真神劍門是以丹功。武功、藥功並修的九真支派,以玄劍、神掌、絕手、藥丹四大絕技著稱武林,而內功武技的形成,則以真氣貫注兩掌最為神奇,變諸各技,皆以此為原則。由於左右手分屬陽和陰(女相反),將子午周天功與左右勞宮相配合進行專門修持,就形成了玄真陰陽上功。為使纏龍手修習者能夠進行比較系統的功法訓練,現從陰陽功中選出,一併作為基礎內功練習。其功法如下:
或坐或站,雙手外旋捧氣於腹前,手心向上。中指向對,上提至膻中,內旋立掌。手心相對,手指向上,雙掌向前推擊,手心向前,手指向上,意觀丹球由下丹田氣穴下行尾閻,上行命門、夾脊、大椎,分行肩井曲池、勞宮,雙手外旋迴拉,手心向對,手指由向前變向上,玄掌於肩前,內旋雙手下按於腹前。手心向下,中措相對,意觀丹球由勞宮、少海、雲門、中府匯於膻中,下行下丹田氣穴,反覆36次。雙手左右兩側推拉按捧36次。莊上託右下按,右上託左下按各36次。左轉腰右推掌,右轉腰左推掌各36次。雙手上捧託,下壓按36次。以上憊念同前。收功法同丹田功。
二、分筋錯骨纏龍手內勁練法
當內功訓練至全身有沉重感或在運功有空氣阻力感時,即可練習內勁功法。動作要舒緩自然,用意不用力,要體會觀想自身與外界的感應,不要運氣引導。
(一)撐天按地
自然站立,兩足開立與肩寬,雙手內旋,手心向內,慢慢向前向上棚撐。意將天體撐起與肩高時,雙手內旋向兩胯側分按,意將大地按之下沉,如此反覆撐按5一15分鐘。
(二)旋轉乾坤
由棚撐姿勢,右手外旋向下向主持撩到左胯前上方,右手向右推按到右胸前,同時左轉腰45度,沉襠松胯,左腿外旋,右膝裏合,目視右前方。然後右轉腰90度,雙手逆時針於胸前做旋球動作,右手先向右向上再向左轉半圈於左胸前,左手向左向下再向右轉半圈於右腹前,右手置左手肘彎裏上側,手心向下對左肘,左手置右手肘彎裏下側,手心向上對右肘,如此反覆5-15分鐘。
(三)翻江倒浪
上勢轉旋至右手下左手上時,右手外旋向裏向上由腹前弧形旋擰翻提至心胸窩煎,手心向左後上萬,手指向左前上萬。左手內旋向前向下弧形按推至腹前,手心斜向右前下,手指向右前上。左轉腰45度,右手內旋向左前按推,右手心向下,手指向左前,左手外旋收翻擰棚於腹前,手心向右指尖向前。右轉腰45度,右手外旋翻擰於腹前,手心向左前下,手指向左前上,左手外旋擰提於心窩前。右轉腰45度,左手向右前推按,動作同前,唯上下左右相反。反覆練習5-15分鐘。
(四)二龍盤雲
上勢手至左煎右後時,左手外旋,右手內旋合於胸前,左手上右手下,同時轉腰45度,右轉腰45度,右手內旋沉肘向右胸前,左手內旋向左腹前分錯擰翻。右轉腰45度,右手外旋,雙手外旋合於胸前,如此雙手擰翻分錯5-15分鐘。
(五)混圓歸一
雙手內旋,向內向下分壓,再分別向左右分開,肘臂向外棚撐,然後以肘為支點,使小臂轉一圈,雙手由內旋變外旋合掌於胸前。再雙手內旋前椎,虎口相合,外旋雙手向前分插,上託捧至前面與目平,手心向裏,以肩為軸,肘臂分棚架,雙手微內旋,手心向前。最後雙手微外旋,由胸前下按於腹前,氣沉丹田。如此3-5分鐘。
三、分筋錯骨纏龍手外功操手練法
操手訓練以練習指、腕、臂的力量為主,以練習各種纏、卷、擰、翻、扣、鎖等手法為輔。主要內容有扣罐、抓瓢、擰俸、旋球、轉缸、擲包等手法訓練,擊抄球、轉九宮等身法訓練,大力鷹爪功、龍爪透骨手等功力外壯訓練等。現結合本人練功體悟,介紹幾種操手訓練法:
(一)、用小口酒罈,重約二十餘斤,以五指抓扣壇口,馬步站好。另一手叉腰,立身中正,吸氣提壇於胸高,氣沉丹田,提肝收腹。呼氣,氣沉湧泉,全身放鬆,扣壇之手下降於地。以6次為一組,左右換手。每十天加細砂五斤,直至缸口加滿,提升自如後,再以鐵砂替之。
(二)、雙手俯地,勞宮虛空,如做俯卧撐狀。吸氣,雙臂彎曲,身體下降,氣人丹田。呼氣,氣由丹田貫人雙手五指。6次為一組,能做108次後,側身單手推撐。最後雙腳墊磚雙手推撐,若能單手倒立(靠牆、樹等),則外功告成。
(三)、兩人約距十米,對擲拳頭大的沙包。用正手。反手,抄撩等各種手法按迎。然後三人對擲,最多九人站成九宮八卦陣,雙手各拿沙包對擲。
(四)、用一瓢反扣水中,以手指扣其圓面,意運掌指之力,向上吸抓,直至應手而起。
四、分筋錯骨纏龍手纏手練法
(一)、甲乙二人面對站立,約距一臂遠,以右手腕外側相按,手心斜向左前下方,指尖向左前上方,手心虛含,沉肩垂肘。
(二)、甲右手內旋,四指虛握乙右手,左手撫在乙右肘關節上,右足向右後退一步,身右轉45度,雙手向右後牽引,右手向右前方推旋。目視乙胸部,重心在左腿。
(三)。乙順甲招引之勢,上右足插落於甲雙足間,右手外旋微外棚,即內旋用腕內側搓擊甲大拇指,同時小臂外側擠擊甲右胸部,肘頂擊甲心窩處。沉肩塌腰,重心微降,左手置右肘處,接甲左手,重心在左腿。
(四)、甲順乙勢重心後移右腿,左轉身,右手外旋向裏向下向左旋擰收提,左手內旋虛拿乙左手,前臂搓打乙右肘關節。
分筋錯骨手
分筋錯骨手(5張)
(五)、乙順甲勢左轉身,重心移右腿,左手外旋反拿甲左手,同時沉襠塌腰,右手擺脱甲右手外旋以臂橫擊甲左肘關節。右手翻上指乙面部。
(六)、甲順乙勢向右前方邁一步,左轉身,左手反撩乙腹部,右手置左肘關書處,沉肩墜肘,沉襠塌腰。
(七)。乙順甲勢退右步,右手反拿甲右手後持引,左手撫甲右肘關節。甲則順勢搓打乙右拇指。
如此雙方進退循環操手訓練,學者需十分注重安全,在搓打、橫擊時要掌握分寸,因其中所含錯骨反關節手法很容易損傷對方,故一般不要快速發力。在訓練中要細心體會相互纏拿分錯的感覺,逐步提高實戰反應能力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