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段曝氣法

鎖定
分段曝氣法 [1]  又稱階段曝氣法,也稱多點進水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類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易於適應BOD負荷的變動,同時比較容易調整曝氣 和污泥濃度。
中文名
分段曝氣法
外文名
Section aeration
學    科
環境工程
領    域
環境科學

目錄

分段曝氣法曝氣設備

曝氣設備是污水生化處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充氧設備,其性能的好壞,直接表現為能否提供較充足的溶解氧,是提高生化處理效果及經濟效益的關鍵 [2] 

分段曝氣法特點

分段曝氣又稱逐步曝氣法。在曝氣槽內使污水分段流入,從而使曝氣槽內全部污水耗氧均勻,在此條件下,迴流污泥從曝氣槽的端部送入,使微生物比較均勻地得到營養物。本法易於調整曝氣時間和污泥濃度,可提高空氣利用率,減輕二次沉澱池負荷,佔地面積少。

分段曝氣法曝氣

曝氣是指採用曝氣器擴散板或擴散管在水中引入氣泡的曝氣方式 [3]  。將空氣中的氧強制向液體中轉移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足夠的溶解氧。曝氣可藉助如下方法實現:
(1)將液體在空氣中噴灑,例如生物濾池;
(2)使空氣氣泡通過液體擴散,例如鼓風曝氣;
(3)不斷更新液麪促使空氣在界面向液相轉移,例如機械曝氣。曝音pù,bào為工程技術沿用的習慣讀音。

分段曝氣法原理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應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雙膜理論認為,在“氣-水”界面上存在着氣膜和液膜,氣膜外和液膜外有空氣和液體流動,屬紊流狀態;氣膜和液膜間屬層流狀態,不存在對流,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氣壓梯度濃度梯度。如果液膜中氧的濃度低於水中氧的飽和濃度,空氣中的氧繼續向內擴散透過液膜進入水體,因而液膜和氣膜將成為氧傳遞的障礙,這就是雙膜理論。顯然,克服液膜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快速變換“氣-液”界面。曝氣攪拌正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就是:減少氣泡的大小,增加氣泡的數量,提高液體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氣器的安裝深度,延長氣泡與液體的接觸時間。曝氣設備正是基於這種做法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採用的。
參考資料
  • 1.    李建政 任南琪主編 秦智 趙丹副主編.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 污染控制微生物生態學[M]. 2005
  • 2.    孫世兵主編. 小城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與運行管理指南[M]. 2014
  • 3.    肖羽棠主編.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