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混合分散體系

鎖定
混合分散體系(簡稱:分散系)是指由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前者屬於被分散的物質,稱作 分散質;後者起容納分散質的作用,稱作分散劑 [1-2] 
中文名
混合分散體系
外文名
Mixed dispersion system
別    名
分散系
應用領域
化學

混合分散體系定義

其中: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質稱為分散相(或稱:分散質);起容納分散質的作用的物質稱為分散介質(或稱:分散劑)。 [1]  [2] 

混合分散體系分類

混合分散體系按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分類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粒子組成
單個分子或離子
若干個分子的集合體或單個的大分子
大量分子集合而成的固體小顆粒或小液滴
粒子大小
<1納米
1納米~100納米
>100納米
外觀
均一、
透明、
穩定
均一、
透明、
介穩定
不均一、
渾濁、
不穩定,靜置後易沉澱或分層
性質
能透過半透膜、
能透過濾紙、
沒有丁達爾效應
不能透過半透膜、
能透過濾紙、
有丁達爾效應
不能透過半透膜、
不能透過濾紙、
顆粒直徑接近100納米的濁液有丁達爾效應
實例
食鹽水、碘酒
Fe(OH)3膠體
泥漿水、油水、牛奶
參考資料
[1]  [2]  [3] 

混合分散體系按分散相和介質聚集狀態分類

將液體作為分散介質所形成的溶膠。當分散相為不同狀態時,則形成不同的液溶膠:A、液-固溶膠
液溶膠 液溶膠
如油漆,AgI溶膠;B、液-液溶膠,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狀液;C、液-氣溶膠,如泡沫。
2、固溶膠
將固體作為分散介質所形成的溶膠。當分散相為不同狀態時,則形成不同的固溶膠:A、固-固溶膠,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B、固-液溶膠,如:珍珠,某些寶石;C、固-氣溶膠,如:泡沫塑
3、氣溶膠
將氣體作為分散介質所形成的溶膠。當分散相為固體或液體時,形成氣-固或氣-液溶膠,但沒有氣-
氣溶膠,因為不同的氣體混合後是單相均一體系,不屬於膠體範圍:A、氣-固溶膠,如:煙,含塵的空
氣溶膠 氣溶膠
氣;B、氣-液溶膠,如:霧,雲。

混合分散體系按膠體溶液的穩定性分類

半徑在1nm~100nm之間的難溶物固體粒子分散在液體介質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熱力學
上的不穩定體系。一旦將介質蒸發掉,再加入介質就無法再形成溶膠,是一個不可逆體系,如氫氧化鐵
溶膠、碘化銀溶膠等。
這是膠體分散體系中主要研究的內容。
2、親液溶膠半徑落在膠體粒子範圍內的大分子溶解在合適的溶劑中,一旦將溶劑蒸發,大分子化合物凝
聚,再加入溶劑,又可形成溶膠,親液溶膠是熱力學上穩定、可逆的體系。
3、憎液溶膠的特性
(1)特有的分散程度
粒子的大小在之間,因而擴散較慢,不能透過半透膜,滲透壓低但有較強的動力穩定性
乳光現象。
(2)多相不均勻性
具有納米級的粒子是由許多離子或分子聚結而成,結構複雜,有的保持了該難溶鹽的原有晶體結構
而且粒子大小不一,與介質之間有明顯的相界面,比表面很大。
(3)熱力學不穩定性
因為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熱力學不穩定體系,有自發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趨勢,即小
粒子會自動聚結成大粒子
4、形成憎液溶膠的必要條件
(1)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
(2)還必須有穩定劑存在,否則膠粒易聚結而聚沉。
參考資料
  • 1.    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1 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03月第3版:第25-26頁
  • 2.    韓廣恩(數學部分)、劉航飛(物理部分)、楊雲霞(化學部分)、閆鋒(生物部分)編.高中數理化生公式定理大全.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17年05月第2版:第278頁
  • 3.    劉智萍主編.同步檢測三級跳化學必修1.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07月第2版:第28-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