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支龍

鎖定
分支龍是發現於亞洲地區的中型暴龍類,屬於暴龍超科中的暴龍亞科。與其它近親不同的是,分支龍擁有狹長的吻部,這可能代表了一種特殊的生態適應。目前分支龍屬下有兩個種,模式種遙遠分支龍和歸入種阿爾泰分支龍。
中文名
分支龍
拉丁名
Alioramus [5] 
模式種
遙遠分支龍(Alioramus remotus
歸入種
阿爾泰分支龍(Alioramus altai
分類位置
獸腳類,暴龍超科,分支龍類
模式種產地
蒙古,巴彥洪戈爾省
歸入種產地
蒙古,察干烏拉縣
時    代
晚白堊世,馬斯特裏赫特期,距今約7000萬年
模式種地層
一般認為是納摩蓋吐組(Nemegt Formation),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年代差異
歸入種地層
一般認為是納摩蓋吐組(Nemegt Formation),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年代差異
種命名人
謝爾蓋·庫爾扎諾夫(Sergei Kurzanov)
歸入種命名人
史蒂夫.布魯薩特等人(Stephen Brusatteet al.

分支龍命名由來

分支龍的頭骨低矮,鼻骨上有較為明顯的骨質冠飾,吻端狹長,與典型的進步暴龍類有很大的區別。研究人員為了在命名時表現分支龍的與眾不同,採用“alias”(其他)和“ramus”(支部)作為屬名,意在表明這是一支全新的,長相古怪的暴龍類支系。模式種種名“remotus”意為遙遠的,指它們的差別性。歸入種的種名“altai”指的是“阿爾泰山”。

分支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阿爾泰分支龍的自近裔特徵如下:上頜骨的前頜孔後背緣有一個明顯的氣孔與內部的氣腔化構造相通。上頜孔比較大,且前後向延長。顴骨有一個指向側面的骨質角。外翼骨的背緣有一個加厚的脊。顎骨的犁骨翼骨突的後緣有一個氣孔與內部的氣腔化構造相通。齒骨有20個齒槽。夾板骨具有前後向延長的下頜舌孔。寰椎具有尖細的上骺。頸椎椎弓橫突的前面有一個氣孔與內部的氣腔化構造相通。背椎肋骨有氣孔與內部的氣腔化構造相通。腸骨外側面的正中脊往前背側向傾斜。
阿爾泰分支龍與遙遠分支龍的區別包括:阿爾泰分支龍的上頜骨外側面位於眶前窗下面的位置有一條明顯的稜脊。遙遠分支龍的鼻骨冠飾由6個明顯的骨質突起構成,阿爾泰分支龍為3個,且不如遙遠分支龍的發達。方顴骨的前突沒有延伸到下顳孔的後邊緣。鱗骨的前突向前一直延伸到下顳孔的前邊緣。上翼骨的腹緣不具有分支。阿爾泰分支龍的上頜骨具有17個齒槽,齒骨具有20個齒槽。遙遠分支龍的上頜骨有16個齒槽,齒骨有18個齒槽。阿爾泰分支龍的基底突之間具有一條溝,遙遠分支龍的基底突之間的溝內部有一條正中脊。阿爾泰分支龍頂骨與額骨關節的前突非常尖細,而遙遠分支龍的這一結構略呈矩形。
雖然根據後肢的骨組織分析顯示阿爾泰分支龍的正型標本是幼年個體,但是可以與特暴龍的個體依據以下特徵區分開:特暴龍的幼年個體或亞成體具有背腹向加深的上頜骨,且齒列也背腹向加深。上頜骨位於眶前窩前的部分具有更少的牙齒。上頜孔比分支龍的更圓。上頜孔和前頜孔之間的距離更近。淚骨上的骨質角低矮或不太發育。鼻骨的骨質冠飾也不如分支龍發育。眶後骨降支構成的眶後突非常發育。齒骨和上頜骨上的牙齒數量少 [1-3] 
分支龍屬下的兩個種各有一件標本。
模式種正型標本:PIN 3141/1,保存了一部分頭骨和三個關聯的蹠骨。
歸入種正型標本:IGM 100/1844,保存了幾乎完整的頭骨,腰帶,後肢以及大多數的背椎和尾椎。
阿爾泰分支龍正型標本

分支龍系統發育位置

目前的系統發育分析支持兩種分支龍與虔州龍一起形成了一個單系,即分支龍類。分支龍類是暴龍亞科中最為特化的一個單系,也是最早分異出去的單系 [4] 
分支龍系統發育位置 分支龍系統發育位置
參考資料
  • 1.    Kurzanov, S. M. "New car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gon− Tsav, Mongolia." Sovmestnaâ Sovetsko− Mongol’skaâ Paleon− tologičeskaâ Ekspediciâ, Trudy 3 (1976): 93-104.
  • 2.    Brusatte S L, Carr T D, Erickson G M, et al. A long-snouted, multihorned tyrannosaur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41): 17261-17266.
  • 3.    Brusatte S, Carr T D, Norell M, et al. The osteology of Alioramus, a gracile and long-snouted tyranno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o. 366)[J]. 2012.
  • 4.    Brusatte S L, Carr T D.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yrannosauroid dinosaur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1-8.
  • 5.    Alioramus  .Deep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