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子假説

鎖定
大家都認識到分子論和原子論是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它們都是關於物質結構理論的基本內容。然而在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論後的50年裏,人們的認識卻不是這樣。原子這一概念及其理論被多數化學家所接受,並被廣泛地運用來推動化學的發展,然而關於分子的假説卻遭到冷遇。
中文名
分子假説
提出者
阿伏加德羅
提出時間
1811年
應用學科
物理

分子假説理論發展

分子假説理論提出

阿伏加德羅發表的關於分子論的第一篇論文沒有引起任何反響。3年後的1814年,他又發表了第二篇論文,繼續闡述他的分子假説。也在這一年,法國物理學家安培,就是那個在電磁學發展中有重要貢獻的安培也獨立地提出了類似的分子假説,仍然沒有引起化學界的重視。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提出的分子假説在化學發展中的重要意義的阿伏加德羅很着急,在1821年他又發表了闡述分子假説的第三篇論文,在文中他寫道:“我是第一個注意到蓋·呂薩克氣體實驗定律可以用來測定分子量的人,而且也是第一個注意到它對道爾頓的原子論具有意義的人。沿着這種途徑我得出了氣體結構的假説,它在相當大程度上簡化了蓋·呂薩克定律的應用。”在他講述了分子假説後,他感慨地寫道:“在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深入地研究原子論和分子假説之後,正如我所預言,它將要成為整個化學的基礎和使化學這門科學日益完善的源泉。”儘管阿伏加德羅作了再三的努力,但是還是沒有如願,直到他1856年逝世,分子假説仍然沒有被大多數化學家所承認。

分子假説提出質疑

道爾頓的原子論發表後,測定各元素的原子量成為化學家最熱門的課題。儘管採用了多種方法,但因為不承認分子的存在,化合物的原子組成難以確定,原子量的測定和數據呈現一片混亂,難以統一。於是部分化學家懷疑到原子量到底能否測定,甚至原子論能否成立。不承認分子假説,在有機化學領域中同樣產生極大的混亂。分子不存在,分類工作就難於進行下去,例如醋酸竟可以寫出19個不同的化學式。當量有時等同於原子量,有時等同於複合原子量(即分子量),有些化學家乾脆認為它們是同義詞,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化學式、化學分析中的混亂。

分子假説得到論證

無論是無機化學還是有機化學,化學家對這種混亂的局面都感到無法容忍了,強烈要求召開一次國際會議,力求通過討論,在化學式、原子量等問題上取得統一的意見。於是1860年9月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召開了國際化學會議。來自世界各國的140名化學家在會上爭論很激烈,但沒達成協議。這時意大利化學家康尼查羅散發了他所寫的小冊子,希望大家重視研究阿伏加德羅的學説。他回顧了50年來化學發展的歷程,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充分證實阿伏加德羅的分子假説是正確的,他論據充分,方法嚴謹,很有説服力。

分子假説理論確認

經過50年曲折經歷的化學家此時已能冷靜地研究和思考,終於承認阿伏加德羅的分子假説的確是扭轉這一混亂局面的唯一鑰匙。阿伏加德羅的分子論終於被確認,阿伏加德羅的偉大貢獻終於被發現,可惜此時他已溘然長逝了。甚至沒有為後人留下一張照片或畫像。唯一的畫像還是在他死後,按照石膏面模臨摹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