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化理論

鎖定
分化理論(differentiation theory),兒童知覺發展理論。 E.J.吉布森 1969 年提出。他認為,世界充滿着數量巨大且無序、混亂和不確定的刺激,它們總是超過有機體所能接受和運用的限度,使兒童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因此,在兒童知覺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發展他的知覺技能,使他學會根據事件和對象的形式、屬性和特徵對刺激進行區分,以鑑別、分類和組織他所遇到的刺激,有效地處理刺激環境。 [1] 
中文名
分化理論
外文名
differentiation theory
類    型
教育術語
E.J.吉布森認為,兒童是通過不斷髮展和提高下列三方面的能力來減少所遇到的刺激的紊亂和不確定性,從而將刺激區分開來的。(1)通過注意相似刺激之間的獨特特徵進行精細辨別。例如,識字時,兒童必須仔細地注意字的筆畫,學會辨別有同樣偏旁部首的字的不同部分。學拼音時,必須仔細區分“b”和“d”、“e ”和“c ”等相似字母。(2)檢測導致刺激知覺恆常性和永恆性的不變屬性,即瞭解事物或對象的哪些屬性是不變的或是與特定任務無關的。如三角形的大小、顏色與其本質是無關的。(3)通過較高層次的結構和規則掌握刺激之間的關係,即通過概念和規則的學習促進知覺過程。例如,對“A、B、C”和“12、13、14”兩組字符,如果兒童已有了英文字母表和 20 以內的自然數的知識,就很容易將前一組中間的字符知覺為“B”,將後一組中間的字符知覺為“13”。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