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列式進行曲

鎖定
《分列式進行曲》是由羅浪編曲的樂曲,創作於1949年,最早的總譜在1953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出版。 [1]  該曲是在舉行分列式時演奏的樂曲,已成為部隊分列式訓練、受閲、外交禮儀、隊列表演活動必奏的樂曲之一。 [4] 
中文名
分列式進行曲
音樂風格
軍樂
創作時間
1949年
音樂時長
2分33秒
編    曲
羅浪

分列式進行曲創作背景

《分列式進行曲》是在舉行分列式時演奏的樂曲,由羅浪編曲。樂曲創作於1949年,最早出版的總譜是1953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出版。
1949年10月1日,中國的開國大典要舉行盛大的閲兵式,此時的中國還沒有強大的軍樂創作隊伍,因此在閲兵式上演奏何種樂曲引起一些爭論。中央領導為此非常關心,指示要演奏自己創作的樂曲。羅浪、晨耕等軍樂隊的作曲者立即投入創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創作與改編出一批供閲兵式使用的進行曲,《分列式進行曲》就是其中的一首。《分列式進行曲》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變化而來,它的旋律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基礎上作了簡化處理 [1] 

分列式進行曲鑑賞評價

樂曲《分列式進行曲》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簡化處理而來,因此旋律線條在聽覺上要比《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鬆弛,更加具有“喘息”的空間。另外在舉行分列式的閲兵式時軍隊的行進一般都使用正步行走,因此鬆弛的音樂節奏與正步行走的步伐節奏比較吻合,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節奏則適合軍隊的一般行進的步伐,這在作對比欣賞時是能夠有所體會的。
《分列式進行曲》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銜接是通過突然轉調進行的,第二部分的音樂進入時,音樂的色彩具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另外這首樂曲是根據聲樂曲改變而來,因此這樣的調性處理也使音樂更加具有“器樂化”的特點。在第二部分的結尾,同樣也是突然地轉回原調,在欣賞這首樂曲時應該體會調性轉換所帶來的美感。
儘管在這首樂曲中木管樂器不是主角,但在欣賞這首樂曲時不能忽視木管樂器的作用。木管樂器在高音區上所演奏的顫音在樂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使得音響一直保持着高、中、低三個音區的平衡。雖然《分列式進行曲》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變化而來,但是它在實際使用時的作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是不同的。無論從音樂的調性轉換、旋律的進行都顯示出它獨立成曲的意義 [1] 

分列式進行曲社會影響

《分列式進行曲》 比《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節奏感更強,更便於部隊分列式行進。所以它一出現,幾乎所有部隊進行閲兵和分列式時都使用。同時地方大中學校、工廠、機關等在組織國慶遊行前的訓練中,也大都使用這首樂曲。 [3] 
在200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閲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檢閲進行曲》《人民軍隊忠於黨》《軍校之歌》《使命》《時刻準備着》《當兵的人》等7首樂曲演奏的同時,受閲方隊將列隊長安街,接受莊嚴的檢閲。《分列式進行曲》的奏響將會把慶典推向新的高潮,徒步方隊將在三軍儀仗隊的引領下走過天安門,向祖國和人民展示新時代軍人的風采。裝備方隊也將在具有軍兵種特色的樂曲聲中威武亮相。 [2] 
分列式開始 分列式開始 [5]

分列式進行曲重要演出

演出時間
節目
地點
演奏者
200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門廣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