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佈式商業

鎖定
分佈式商業是一種由多個具有對等地位的商業利益共同體所建立的新型生產關係,是通過預設的透明規則進行組織管理、職能分工、價值交換、共同提供商品與服務並分享收益的新型經濟活動行為。 [1] 
中文名
分佈式商業
外文名
collaborative business
類    別
商業模式 [2] 
創建方
微眾銀行 [1] 

分佈式商業概念介紹

分佈式商業的興起與湧現是社會結構、商業模式、技術架構演進的綜合體現,具備多方參與、專業分工、對等合作、規則透明、價值共享、智能協同等特徵。如今,典型的分佈式商業案例已經在衣食住行領域出現,在金融行業等場景中也較為常見。 [2] 
2017年初,微眾銀行提出了“分佈式商業”概念。 [1]  2017年3月底,由微眾銀行推出的中國首個跨機構聯盟鏈在生產環境中運行的應用數據記錄筆數已達220萬,該應用主要通過區塊鏈與分佈式賬本技術,優化聯合貸款業務中的備付金管理及對賬流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 

分佈式商業主要特點

隨着分佈式商業需求的旺盛,分佈式技術也逐漸成熟。一方面,以分佈式架構為基礎的雲計算技術已經應用廣泛,為用户提供具備雲端化、移動化、場景化等特點的產品與服務。另一方面,分佈式賬本/區塊鏈技術也走上歷史舞台,並按共識機制及治理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等。金融行業更加註重監管合規,通常選用了聯盟鏈的技術路線。 [2] 

分佈式商業其他信息

由第一財經研究院主辦的2020第一財經·摩根大通年度金融書籍品鑑會在北京召開。其中,由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領銜微眾銀行團隊所著的《分佈式商業》一書榮獲“2020第一財經·摩根大通年度榜單書籍”獎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