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刁坊鎮

鎖定
刁坊鎮,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位於興寧市東南部,東鄰坭陂鎮,西接福興街道,南至五華縣轉水鎮大壩鎮,北靠寧新街道 [1]  總面積67.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刁坊鎮常住人口21707人。 [2]  [13]  截至2019年,刁坊鎮轄1個社區、22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刁坊社區。
刁坊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1368—1644年)就有廂村和廂保區劃。建國初,刁坊屬坭陂區。1951年10月,刁坊獨立成為興寧縣第十四區。1978年,分為刁坊、大橋兩個公社。1983年11月,刁坊公社、大橋公社合併成立刁坊區公所。1987年6月,刁坊區公所更名為刁坊鎮人民政府。 [4] 
2018年,刁坊鎮農村經濟總收入6.45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15%;農業總產值1.75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3%;農村年人均收入10625元,比上一年增長11%。 [5] 
中文名
刁坊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
地理位置
興寧市東南部
面    積
67.9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刁坊社區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編碼
514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21707 人 [13] 
車牌代碼
粵M

刁坊鎮歷史沿革

刁坊鎮風景
刁坊鎮風景(4張)
刁坊歷史悠久,早在清時(1368—1644年)就有廂村和廂保區劃。
民國十一年(1922年),建刁坊區,區名亦由刁坊圩而得,先後與城鎮、坭陂、大橋分合,疆域幾經擴大和縮小,區名亦隨之多次變換。區署先後設在刁坊區當鋪、興寧河唇街、東嶽宮的竹蓮庵、坭陂圩鎮、廖鳴歐新屋,終至刁坊圩當鋪。
建國初,刁坊屬坭陂區。
1951年10月,刁坊獨立成為興寧縣第十四區。
1978年,分為刁坊、大橋兩個公社。
1983年11月,刁坊公社、大橋公社合併成立刁坊區公所。
1987年6月,刁坊區公所更名為刁坊鎮人民政府。 [4] 

刁坊鎮行政區劃

刁坊鎮區劃沿革

1979年,刁坊轄羅壩、橫江、貴豐、向陽、墨池、荷慕、桐坪、鄭江、長段、聯新、新建、坪塘、黃沙、新和、長春、圩東、河塘、三潭18個生產大隊,大橋轄刁潭、新興、金銀、紅光、瑤崗,建興、新光7個生產大隊。
1984年6月,由25個生產大隊改設貴豐、墨池、羅壩、河郟、橫江、圩東、河塘、長春、三潭、長段、黃沙、新興、瑤崗、紅光、新光、金銀16個鄉。
1987年,改設村民委員會25個。
1989年,改設管理區辦事處25個。
1999年3月,改設村民委員會25個。
2000年,轄村民委員會25個、圩鎮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867個。
2004年11月,調整鄉鎮區域,將向陽、墨池兩村併入福興街道;同年12月,撤桐坪村併入鄭江村,行政村撤併後,轄22個村和1個居委會。 [1] 

刁坊鎮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刁坊鎮轄1個社區、22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刁坊社區。
刁坊鎮區劃詳情
/

刁坊鎮地理環境

刁坊鎮位置境域

刁坊鎮位於興寧市東南部,東鄰坭陂鎮,西接福興街道,南至五華縣轉水鎮大壩鎮,北靠寧新街道 [1]  總面積67.9平方千米。 [2] 

刁坊鎮地形地貌

刁坊鎮地勢西高東低,西南部為丘陵地帶,境內寧江流域兩岸為開闊平原。 [1] 

刁坊鎮氣候

刁坊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氣温20.5℃,最低氣温零下2.6℃,最高氣温37.7℃.平均日照時數2070小時。夏長冬短,光照充足,氣温較高,雨量豐富,植物生長條件優越,一年一熟,四季宜耕。

刁坊鎮水文

刁坊鎮境內有寧江河白西北向南穿過鎮內8個村。 [1] 

刁坊鎮礦藏資源

刁坊鎮境內有鈾礦、鐵礦、鈷鈔等礦藏,主要分佈在貴峯、黃沙、長段等村。 [1] 

刁坊鎮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刁坊鎮常住人口21707人。 [13] 

刁坊鎮經濟

2018年,刁坊鎮農村經濟總收入6.45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15%;農業總產值1.75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3%;農村年人均收入10625元,比上一年增長11%。 [5] 

刁坊鎮交通

刁坊鎮境內有縣道X017、省道S255、長深高速G25過境。

刁坊鎮社會事業

刁坊鎮教育事業

刁坊鎮境內的中學有興寧市刁坊中學
2019年,刁坊鎮中考,重點中學錄取27人,較去年增加26%,其中總分900分以上11人。 [6] 

刁坊鎮文化事業

2019年,刁坊鎮投入180多萬元升級改造鎮文體活動中心,將省二級綜合文化站升級到省一級綜合文化站,投入30多萬元升級改造新興村、紅光村等6個村的文化服務中心;開展羣眾文化活動,參加演出人員100餘人,觀看演出羣眾達600餘人。 [6] 

刁坊鎮基礎設施

2019年,刁坊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投入731.88萬元完成羅壩村、圩東村、長征村等17個村20612米的管道鋪設,投入700多萬元實施貴峯村、新建村等6個山區村的村村通建設工程。投資530多萬元實施三潭村文體廣場、農田水利設施工程、主排溝建設、鄉村振興建設等工程,圩東村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建設等工程,以及金銀村移民點路燈亮化工程。投入11多萬元升級改造興將線、圩鎮範圍內的路燈;投入1.3萬元整治新坪塘村、聯新村的道路安全隱患。 [6] 

刁坊鎮社會保障

2019年,刁坊鎮完成農村低保審核,保留低保户566户,新增15户;為400名殘疾人發放最低生活補貼,為655名殘疾人發放了重度護理補貼,幫助577名農村重度殘疾人蔘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為康園中心20名肢體殘和精神殘穩定期的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 [6] 

刁坊鎮脱貧攻堅

截至2019年6月,刁坊鎮貧困户490户(1157人)已全部達到退出貧困户標準,退出率100%。新坪塘村、河塘嶺村兩個省定貧困村已達到退出的10個指標,退出相對貧困村。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自2016年以來,完成現住C、D級危房的貧困户危房改造127户。 [6] 

刁坊鎮新農村建設

2019年,刁坊鎮已完成“三清理”2457多處4353噸、“三拆除”1548間22555.43平方米,“三整治”251宗。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投入340多萬元完成河塘嶺村西溝道路透水磚路面鋪設、主村道硬底化升級改造、鯉嫲形自然村氧化塘和2個公共廁所等項目建設;投入180多萬元完成新坪塘村主村道路燈進行升級改造、主村道到朱民塘村道新建工程、坪塘小學側道路新建工程、村委側公共文化設施工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和2個公共廁所等項目建設;投入60多萬元完成圩東村丘劉曾屋道路進行水泥硬底化工程;投入16萬元完成鄭江村、貴峯村公廁項目建設。 [6] 

刁坊鎮歷史文化

  • 名字來由
刁坊圩鎮,上了年紀的人都説是“刁高鋪”,亦稱“刁崗鋪”。據説,在明初就設有圩場,六百年前,此地有“刁、高”兩姓居住,並設有店鋪和染布坊一間,因此稱“刁高鋪”,又因客家語音“高”與“崗”諧音,故又稱“刁崗鋪”。後來高姓他遷,就把姓刁的“刁”字與染布坊的“坊”字合併為“刁坊”,因此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7] 
  • 特色古民居
刁坊鎮被興寧市人民政府授予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的古民居有:長征村羅永興屋、黃宏昌四角圍龍屋(富光圍)、刁潭蚌形李屋(紀榮第)、河塘嶺村鯉麻形刁屋、三沄義隆圍、圩東新廖屋(衍怡樓)、曾聚華(樂善圍)、店裏曾屋(曾沐彬老屋)、 [10]  周興村下新羅屋、長征村大刁屋、周興村藜嶺下老羅屋、周興村羅花頸屋、三潭村上下一心屋、紅光村載陽圍(翻身樓)、橫江嶺村南岡老屋、鄭江村鄭崗大曾屋 [11]  周興村楊泰和屋、新光村藍鍾屋 [12] 

刁坊鎮風景名勝

  • 平安寺
平安寺 平安寺
平安寺坐落在興寧市刁坊鎮聯新村與五華縣水寨鎮大沙村交接處的分水凹。平安寺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平安寺曾因歷史原因一度被毀,後於原址復建。大雄寶殿於2001年十二月初四日奠基,使得平安寺由原來佔地200多平方米擴展到20000多平方米。分老址、新區二部分。老址相傳是風水結地,放有三寶佛像,是平安寺最早古蹟;新區投資1000多萬元,整體規劃,平地、築圍牆、建大殿,鐘樓、鼓樓、客堂、山門、走廊等設施。
  • 棣華圍
棣華圍 棣華圍
棣華圍,又稱刁萃豐,位於刁坊鎮周興村,於民國三年(1914年)春動工,歷經8載,耗資18萬兩白銀建成。棣華圍坐西向東,為1圍3堂4橫2層高的四角圍龍屋,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頭腦1000多平方米。屋內有16個廳、21個天井、274個房間。三面圍屋及中間一橫槓均是2層走馬樓,前後左右有4個石砌樓梯上下,後棟是半圓形圍,屋亦是2層樓,樓上四周相通。每棟樓都用圓石柱支撐,樓上均設置石欄杆(青瓷),樓下為花壇,樓粱均雕龍畫鳳,藍色瓷質花窗,古色古香,華麗典雅,甚為堂皇。屋內天井較寬,左右兩側均有斗門,門均鑲有石刻匾額 棣華圍 ,為清朝翰林劉國明所書。右側有一水井,約30平方米。左側邊建有新學堂 ,吸收學生上學之用。 [8]  2009年8月10日,被興寧市人民政府授予興寧十大古民居保護單位。 [10] 

刁坊鎮著名人物

  • 李振
李振將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生於興寧刁坊刁潭蚌形李屋。早年參加國民革命軍,歷任班長、排長。他愛兵如子,勇敢善戰,民國十八年(1929年),便被提為連長。民國二十年(1931年),李振帶領的部隊進駐江西贛州,又得到軍長餘漢謀的視重,成為主力團的團長。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爆發。李振率部隊戰鬥在抗日最前線,英勇頑強,敵膽聞喪,官升為副師長,後升為副軍長、軍長。抗戰結束後,任十八兵團司令。1949年李振率部在成都起義,為西南地區和平解放立下功勞。起義後,中央軍委委任他為川東軍區副司令員,後來擔任四川省副省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職,直至退休。1989年,李振將軍病逝。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