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刀安仁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

鎖定
刀安仁(1872年—1913年),傣族,又名郗安仁,佩生(沛生),傣語官名“帕蔭清”,德宏盈江新城人,幹崖(今盈江縣)第21任宣撫使司,中國同盟會會員,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傣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驅。 [1] 
刀安仁早年前往印度、日本考察,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回國後在家鄉從事革命工作。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再次東渡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年)10月27日,領導發動騰越起義。民國元年(1912年),遭袁世凱陷害被捕。民國二年(1913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0歲。 [2] 
刀安仁在任期間,一面大力倡導興辦實業,發展地方經濟,一面積極開展反清鬥爭,組織了多次革命活動,是傣族愛國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和革命先驅。主要著作有《抗英記》《遊歷記》《獄中級事》《傣文詩韻》,傣劇本《阿鑾相勐》《陶禾生》等。 [2]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刀安仁
別    名
郗安仁,佩生(沛生),傣語官名“帕蔭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傣族
出生日期
1872年
逝世日期
1913年
畢業院校
東京法政大學
職    業
革命家
主要成就
籌劃滇越起義
主持騰越起義
出生地
雲南德宏盈江新城
信    仰
三民主義
代表作品
《抗英記》

刀安仁人物生平

刀安仁早年經歷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刀安仁出生,是第23任德宏幹崖宣撫使刀盈廷的嫡長子,被稱為“混相”,即傣語“寶石王子”之意,是法定的土司繼承人,又名郗安仁,字佩生(沛生)。 [1]  [4] 
刀安仁塑像 刀安仁塑像
光緒十一年(1885年),緬甸國王嫡長孫莽達拉疆括因緬甸被英國殖民軍佔領,抵抗挫敗後,退守到盈江干崖刀安仁家進行避難,在與刀安仁接觸中交談了緬甸國家被淪為殖民地的經過後,刀安仁樹立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光緒十七年(1891年),刀安仁承襲土司職,成為幹崖第24任宣撫使。英國入侵盈江鐵壁關地區,刀安仁徵調土司兵到盈江鐵壁關地區大青樹安營紮寨,採用“七里蜂護窩”戰術,痛擊入侵英軍,保衞了祖國領土。
光緒十九年(1893年),英國以勘界為由,暗地把漢龍關的界碑移到中國境內,刀安仁隨父親刀盈廷奔走300多里,查證確認了漢龍關在勐卯正南的位置,為《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3]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英會勘滇緬邊界。由於中方勘界代表劉萬勝的妥協退讓,中國喪失了幹崖、隴川、勐卯的大片土地,包括刀安仁派兵駐守的鐵壁關大青樹營盤地區。邊界劃定後,劉萬勝強令刀安仁調回守衞在大青樹營盤的部隊。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為“傾訴對貪得無厭的帝國主義的仇恨,對昏庸無能的清政府的不滿”,刀安仁懷着悲憤之情,用傣文寫成敍事長詩《抗英記》。

刀安仁赴日學習

刀安仁官邸
刀安仁官邸(2張)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刀安仁出走到印度緬甸考察學習。在緬甸經丘仁恩介紹,結識《仰光新報》經理莊銀安等人,決心以舉兵滇邊為已任,回國組織滇西起義。刀安仁回到幹崖創辦軍國民學校。革命黨人秦力山力促他東渡日本留學學習,刀安仁把土司職務委託三弟刀安善代辦 [5]  ,經由緬甸八莫、仰光、香港沿途考察,於次年5月抵達東京。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5月31日,刀安仁與孫中山宋教仁等革命黨人建立聯繫 [6]  ,成為同盟會早期會員。 [7-8]  隨後在東京參加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學習。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政府驅趕中國的革命黨人,刀安仁被迫棄學。回國前他和日本東亞公司簽訂了在幹崖合資辦工廠的協議書,購買了機械設備,聘請了專家技術員。5月,奉派到滇西策劃武裝起義的同盟會仰光分會的楊振鴻專程到新加坡晉見孫中山,帶回了“滇西革命以騰(越)、永(昌)人手”的策略和同盟會《革命方略》。 [2] 

刀安仁參與起義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7月,刀安仁致函中國同盟會仰光分會“派同志赴幹崖籌商大舉”。11月底,刀安仁組織起義骨幹力量“敢死隊”,由楊振鴻帶領從幹崖出發經數日跋涉進攻永昌城,後因泄密而失敗。雲南河口起義失敗後,刀安仁以其土司衙門作為革命黨人活動據點,準備新的武裝起義。 [9-10]  和革命黨人張文光、劉輔國等在騰衝建立革命組織自治同志會 [11] 
宣統元年(1909年),為進一步宣傳“發展實業光復民族”的宗旨,刀安仁邀請南甸、隴川、盞達、芒市、勐仰、遮放、潞江、户撤和拉撤土司到幹崖參加觀摩會。刀安仁與張文光、劉輔國在騰衝秘密成立了革命組織自治同志會。12月,寫信通知同盟會仰光支部居正等人,説已聯絡蒙化、順寧、永昌、蒙自、騰越、大理、龍陵等地的革命勢力,請他們派同志到幹崖籌商大事。居正遂帶領陳仲赫等人到幹崖,後因“清吏已有防備”而作罷 [12] 
宣統二年(1910年),再次東渡日本。6月中旬,刀安仁晉見孫中山,隨後回到幹崖繼續組織武裝起義。刀安仁回到幹崖,與張文光、劉輔國三人組成一個核心小組,以刀安仁為組長,張文光為副組長,劉輔國為聯絡員。 [13] 
宣統三年(1911年)8月,刀安仁與張文光、劉輔國在幹崖司署決定立刻舉兵響應武昌起義。 [14]  10月27日(農曆九月初六)滇西起義打響,起義成功後,刀安仁被推舉為“滇西國民軍都督府”都督。 [3]  初八,起義軍陳雲龍部進軍永昌。十二日,大理起義也獲成功。隨後,在騰越義軍領導層內部的裂痕在擴大,在對待仰光分會的態度、擴軍與縮編、與大理方面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上,刀安仁與張文光的分歧越來越大。12月底,張文光提議,推舉刀安仁出任滇西軍政府代表,赴寧滬報告光復經過,疏通各方面的關係。 [15]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刀安仁抵南京晉見孫中山,向孫中山彙報了騰越起義的情況以及由於內部分歧而受到的排擠等,並表示今後還要回幹崖發展實業,開發邊疆。3月,南京臨時政府聽信誣告,秘密拘禁刀安仁,不久又轉至北京關押。8月底,經孫中山、黃興、宋教仁全力營救,刀安仁獲釋放,出獄後被委為陸軍部中將諮議。10月,奉孫中山之命至山西視察鐵路建設。11月返回北京,患病住院、卧牀不起。
民國二年(1913年)2月,刀安仁在北京病逝,享年40歲,2月18日停柩於北京龍泉寺。後安葬於幹崖鳳凰山。 [2-3] 

刀安仁主要影響

刀安仁政治

  • 治理轄地
光緒三十年(1904年)春,刀安仁從馬來西亞購買8000株橡膠樹苗、部分桑樹苗、少量銀樺、皂果種子,請兩名技術員,派刀衞廷負責運回幹崖,安排好後再去日本。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刀安仁率幹崖留學生及數名日本專家技師回國,在幹崖開辦火柴製造、印刷,紡織等工廠,開雲南興辦資本主義工商業、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之先河。開設“新城銀莊”,發行銀票,積極籌措革命活動經費。並在幹崖舊城、弄璋、芒線、小辛街等地創辦學校,啓迪民智識。 [3] 
  • 反清起義
中國第一棵橡膠母樹
中國第一棵橡膠母樹(2張)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刀安仁在緬甸仰光結識進步華僑丘仁恩、莊銀安、徐贊周、陳甘泉等,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返回幹崖後,刀安仁創辦軍國民學校,招收邊疆有志青年,習武操練,聚集力量。同年秋初,刀安仁邀請著名革命黨人秦力山攜陳仲赫陳守禮、李貞壯、陳仁和、謝玉兔等反清志士,一同由緬甸仰光赴幹崖任教,開展反清革命活動。 [3]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初,刀安仁執秦力山致孫中山、黃興的介紹信,率十餘名傣族男女青年東渡日本求學。抵達日本東京後,由孫中山、黃興及日本友人宮崎寅藏安排,刀安仁入東京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學習。5月31日,經呂志伊介紹,孫中山主盟,刀安仁在東京力口入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少數民族中最早的同盟會員。為資助革命,刀安仁函告家人變賣家產,向同盟會捐贈2萬銀元。次年,刀安仁再次函告家人變賣、抵押家產5萬銀元,部分捐贈同盟會,部分購買槍支及機器設備,以籌辦滇西起義和發展邊疆實業。 [3]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底,刀安仁取出自日本購來的部分槍支彈藥組織起義骨幹力量“敢死隊”,由楊振鴻帶領從幹崖出發經數日跋涉進攻永昌城(今雲南省保山市),後因泄密而失敗。 [3] 
宣統三年(1911年)8月,中國同盟會仰光分會同意刀安仁再次舉行滇西起義計劃,並派人將孫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和“滇西國民軍都督府”大印送交刀安仁掌管。武昌起義的消息傳來後,刀安仁與張文光、劉輔國在幹崖司署決定立刻舉兵響應。10月27日(農曆九月初六)滇西起義的槍聲再次在騰越(今雲南省騰衝縣城)打響,起義成功後,刀安仁被推舉為“滇西國民軍都督府”都督。 [3] 

刀安仁軍事

光緒十七年(1891年)秋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間,英國從緬甸屢次進犯幹崖鐵壁關地區,刀安仁召集當地各族勇士500餘名,駐紮鐵壁關大青樹地區迎擊侵略軍。刀安仁帶領各族健兒運用原始武器採用“七里蜂護窩戰術”和“天光報信法”傳遞消息。英軍每次入侵,均遭重創而潰退。後清政府屈服於英國政府淫威拱手出讓領土主權,勒令刀安仁限期撤離鐵壁關。 [3] 

刀安仁藝術

刀安仁襲職後,發展和改革傣劇,先後創作和改編移植了《莊子試妻》《陶禾生》《千辨蓮花》等傣劇本,翻譯京劇《楊門女將》《包公案》《五虎平西》等作為傣劇來演唱,在唱腔上採取了傣劇和滇劇相結合的唱法,把滇劇、京劇的文、武把式以及臉譜、鑼鼓節拍融合進傣劇裏面,使傣劇在幹崖極盛一時,並向周鄰傣族地區傳播。刀安仁主持將《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漢族古典文學名著譯為傣文,在邊疆傣族地區廣為流傳。 [3] 

刀安仁人際關係

刀安仁父母

父親:刀盈廷,雲南幹崖土司,受封幹崖宣撫使。 [4] 

刀安仁兄弟

二弟,刀安文,妻子錢朗伴。
三弟,刀安善。

刀安仁子女

長子,刀京版(帕克法),漢語官名刀保圖,字京版,1899年生,幹崖第22代第26任傣族土司之職。建國後,帕克法先後任盈江行委會主任、縣長,保山專區聯合政府副主席,自治區改為州,帕克法擔任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長直到病逝,同時任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國家民委委員,全國一、二、三屆人民代表。 [16] 

刀安仁主要作品

《抗英記》《遊歷記》《獄中級事》《傣文詩韻》,傣劇本《阿鑾相勐》《陶禾生》等。 [2] 

刀安仁歷史評價

刀安仁正面評價

“三字奇冤生竟雪;一腔熱血死難消。” [3]  (揚中顯致挽)
民國三年(1914年)春,刀安仁去逝週年,孫中山致挽:“二十年革命成功,憂患與共,安牀莫共,鳥盡説弓藏,檻車就擒悲鄧艾;三百日縲囚初釋,奇冤雖雪,沉鬱已深,豹死留皮在,疑疏誰為頌陳湯。”,“邊塞偉男,辛亥舉義冠遇春:中華精英,癸丑同慟悲屈子。” [17] 

刀安仁負面評價

張文光認為,“幹崖土司刀安仁,居心難測”。 [18]  “刀思上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19] 
《東方雜誌》將刀安仁領導的起義歸入“邊境之被動”,聲稱:“騰越廳幹崖土司刁( 刀)安仁,乘滇省響應革軍之際,率土勇數千人,取道永昌府黃達鋪,進攻大理府”。 [20]  (《天南電光—辛亥革命在雲南》)
“土司獷悍,冥頑懵不識世事,前因滇人慮其淪他族,慫恿東遊,以冀開其榛莽。乃刀安仁到東,聘日婦數名,雲歸興織業,返幹崖後悉成為內譬如夫人,於織紡毫不興辦,此滇人所共曉者”。 [21]  (《天南電光集》)

刀安仁人物爭議

  • 起義爭議
部分學者認為刀安仁在騰越自稱都督不足一月,期間也無所謂對民主革命的“重要貢獻”。因此,起義成功後出任新建革命政權騰越軍都督府都督的不是刀安仁,而是發動和領導這次起義的張文光。 [22]  騰越起義後,張文光雖被公舉為都督,但在騰越內部,有刀安仁自稱都督, 爭權不巳 [23] 
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刀安仁是張文光先人騰城的條件的創造者,騰越起義之初, 為恢復社會正常秩序, 刀安仁發佈了一系列文告, 如《軍政府宣言》、《告中外人等書》等。但1912年3月15日,刀安仁在南京臨時政府所在地被內務部所派巡警總局警兵扣留後曾致函章太炎説:爰將經手事件一併交代張文光君接受清楚,即於十月十三日12月3日 ,由騰越經緬甸,繞海防而赴滇省 [24] 
  • 被捕爭議
1912年3月15日, 南京臨時政府應雲南都督蔡鍔電請,將自雲南昆明經海道到達南京不久、入住江南碑亭巷中西旅館的刀安仁及“曾充滬軍先鋒隊參謀教練” 的刀安文拘捕入獄。
然而部分爭議認為告發刀安仁的並不是蔡鍔,而是李根源 [25]  。據李根源説,刀上達1911年12月下旬永康戰敗,逃至耿馬、葫蘆王等地被獲後, 曾在永昌獄中供述過他與永康之亂的關係。騰榆衝突時,大理方面獲悉“幹岩土司刀安仁亦稱都督,行文至大理,迫令降。由是軍官紳民鹹憤激謀抵禦”。 [26] 
  • 救援爭議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刀安仁經緬甸仰光來到上海,後轉至南京晉見孫中山。3月15日,南京臨時政府秘密拘禁刀安仁。
《刀安仁傳》記載“幸得孫、黃、宋諸公之營救,其冤始平”。刀安文夫人錢朗伴20世紀80年代回憶,説她見到了孫中山,孫“很驚異我們(指刀安仁、刀安文及錢朗伴等人) 為什麼會到北京,説他多次打聽我們的消息都打聽不到,我也詳細地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 [27] 
刀安仁在被捕後向章太炎求救的信中説:內務部警兵的“提票”清楚表明他們是奉大總統孫中山命令行事,因此,無論赴局申辯還是“ 屢欲呈書總統府及內務、陸軍兩部”,皆—碰壁,毫無結果。刀安仁在信中特別聲明: 他“素仰”章太炎“主持公道,伏乞賜登報端,以雪沉冤”。 [28]  當時部分報刊指出刀安仁營救者並不是孫中山、黃興, 而是李根源。 [27] 
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刀安仁年譜(1872-1913年)》,以及民國二年(1913年)春的《悼刀安仁》,指認刀安仁等人民國元年(1912年)9月出獄後,曾被袁世凱政府分別委任為陸軍“中將”和“少將”,後又追封刀安仁為陸軍“上將軍銜”,以及“恤賞”刀安仁“三千”,學者查詢民國元年(1912年)8月至民國二年(1913年)5月的《政府公報》,未發現刀安仁、刀安文的委任令。 [27]  [29] 

刀安仁後世紀念

刀安仁故居

刀安仁故居及墓
刀安仁故居及墓(2張)
刀安仁故居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新城鄉,距離縣城30公里。故居為德宏州文物保護單位,是德宏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故居有藏品1732件/套、珍貴文物40件/套,其中包括幹崖土司大印、 刀安仁生前使用器具、留洋油畫以及兵丁 戲服等珍貴文物。故居原址為幹崖土司署,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為土木建築結構,分三進四堂。
故居於2011年修葺完成,大堂在前,作為審判廳使用;二堂是土司議事廳;三堂是土司貴族及元老的辦公地;正堂居後,是土司的辦公及住所。每進中間是天井,兩邊是廂房。府邸的色彩全部採用仿古原料,所用的黑、金、紅、銀色在土司府中常見。 [30] 

刀安仁墓地

刀安仁墓位於盈江縣新城鄉鳳凰山下,保護範圍5.71畝。墓體基本保持刀氏土司嵌頂八字排方傳統式樣,八字石排方墓誌,刻錄刀安仁功績。刀安仁墓1987年列為縣級文保單位,盈江縣政府撥款維修,1989年列為州級文保單位,1993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省政府撥款重造。 [31] 

刀安仁藝術形象

類別
名稱
扮演者
電影
刀安仁
曲吉 [32] 
傣劇
《刀安仁》 [33] 
---
參考資料
  • 1.    謝本書. 刀安仁—近代土司的傑出代表[J].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No.116(01):109-114.
  • 2.    中國橡膠始祖—刀安仁的革命情懷  .中國新聞網.2019-09-26
  • 3.    名人與盈江—刀安仁  .德宏網[引用日期2019-08-23]
  • 4.    據清光緒《續雲南通志稿》卷97《秩官志》載, 光緒十四年(1888年), 刀安仁之父刀盈廷, 以軍功賞二品封典, 年老告替, 子安仁, 十八年( 1892年) 襲。
  • 5.    馮自由: 《革命逸史》第2集,《緬甸華僑與中國革命》,北京: 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250頁。
  • 6.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緬甸華僑與中國革命》,北京: 商務印書館,1939 年,第250頁。
  • 7.    刀安仁加入同盟會的時間無準確的原始記錄。僅馮自由《中國同盟會最初三年會員人名冊》中刀安仁、刀安文列於雲南省21名同盟會會員之列。此外《刀安仁年譜》以及李新主編《中華民國大事記》中則載刀安仁在1906年5月31日由呂志伊介紹、孫中山主盟加入同盟會,但不知所本。
  • 8.    有論者認為刀安仁在1905年即加入同盟會,是雲南少數民族加入同盟會的第一人。參見張天放:《辛亥革命中的傣族愛國領袖刀安仁》,雲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編:《雲南文史集粹》第1卷,第146頁。
  • 9.    馮自由: 《革命逸史》第2輯,《緬甸華僑與中國革命》,北京: 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239頁。
  • 10.    《居正述參加南洋辦報之經過》,載馮自由《革命逸史》第5輯,北京: 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224頁。
  • 11.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2輯,《緬甸華僑與中國革命》,北京: 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239頁。
  • 12.    陳三井,居蜜: 《居正先生全集》( 上) ,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40,1998年,第99頁。《居正述參加南洋辦報之經過》的記錄更為詳細: 先去盞達,復往臘撒户,撒臘户地勢,據大山脈,形如瓠,臘撒狹而長,户撒寬而短,有高原可耕種足食, 進出只一條路,有關隘,儼然幻想中之瓦崗寨。臘撒土司有弟,好大喜功,與本邦土司有戚誼,嘗擬乘其亂而奪之,我等力促其再策進行,並願為之前驅,終以其兄土司無遠謀,禁制綦嚴,無法策動,我等知文留無益,計議分途,黃子和回昆明入新軍。
  • 13.    刀安祿, 楊永生. 刀安仁年譜[Z]. 潞西: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84.
  • 14.    雲南文史資料選輯: 第17輯[Z].
  • 15.    馮自由. 革命逸史[M ].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 16.    堅持抗戰的傣族將軍帕克法  .德宏團結報 [引用日期2019-08-23]
  • 17.    辛亥革命騰越九六起義三傑 ——刀安仁、劉輔國、張文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引用日期2019-08-23]
  • 18.    滇第一軍都督編修處: 《滇復先事錄》,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2頁。
  • 19.    滇第一軍都督編修處: 《滇復先事錄》,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1頁。
  • 20.    潘先林,張黎波: 《天南電光—辛亥革命在雲南》,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2頁。
  • 21.    周鍾嶽: 《天南電光集》,載謝本書《雲南辛亥革命資料》,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4~165頁。
  • 22.    曹成章:《民主革命先驅刀安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頁。
  • 23.    《代理領事史密斯致朱爾典爵士函》(1911年11月29日於騰越) ,《英國藍皮書有關辛玄革命資料選譯》上冊,第233頁。
  • 24.    《節錄雲南土司刀安仁致章太炎先生書》, 上海《大共和日報》1912年3月31日 , 第1版。
  • 25.    《為刀安仁請命》,上海《民立報》,1912年7月15日,第7版:刀安仁兄弟被逮,其主動則為雲南都督蔡諤〔鍔〕電告政府,訐其勾結土匪,旣覦內政。而蔡諤〔鍔〕電文一根據於雲南第二師師長李根源之報告。是告發刀安仁者實為李根源。
  • 26.    孫玉峯: 《辛亥革命大理陸軍起義之經過》,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內部發行,第135~136頁。
  • 27.    曾業英. 孫中山、黃興“營救”過刀安仁嗎?——兼評曹成章著《民主革命先驅刀安仁》[J]. 近代史研究, 2016(1):138-153.
  • 28.    《節錄雲南土司刀安仁致章太炎先生書》, 上海《大共和日報》,1912年3月31日,第1版。
  • 29.    王瑩. 刀安仁蒙冤入獄始末探究[J]. 科技信息, 2010(8):564-565.
  • 30.    重修工作臨近尾聲 最大程度復原舊貌 刀安仁故居27日開放  .雲南日報[引用日期2019-11-16]
  • 31.    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刀安仁墓  .德宏網[引用日期2019-11-27]
  • 32.    金雞百花電影新片展引側目 《刀安仁》英雄事蹟動人心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23]
  • 33.    少數民族戲劇的現狀和未來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9-09-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