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雛機

鎖定
出雛機,又名發生機、生產機或出殼機。出雛機就是受精卵蛋經過孵化機一段固定的時間發育,已在蛋殼內發育生長成生命的雛形,人工採用電將其進行其它條件作用下,破殼生產出小雛的機器。 出雛機最簡單的理解是靜物(卵蛋)變成活物(動物),它的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種蛋的孵化率,是孵化後期的保證。
中文名
出雛機
外文名
A young machine
別    名
發生機
生產機或出殼機
控温範圍
34.50—39.99℃

出雛機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3.360×2.45.×2600mm 視在功率:5.8KW 控温範圍:34.50—39.99℃ 控濕範圍:40%—80%RH 控温精度:±0.1℃ 温度顯示分辨率:0.01℃ 温度場穩定性:≤0.1℃ 濕度顯示精度:1%RH 機內CO2含量:<0.15% li=“”> 翻蛋角度:43度±2度 絕緣電阻: ≥2Ω 翻蛋定時時間:60分鐘-120分鐘

出雛機準備

每次出雛結束後,應及時徹底清洗消毒出雛機。落盤前12小時開機升温,待温、濕度穩定後,要保證:
1.温度較低
出雛機温度一般比孵化機低0.4℃左右,具體温度要考慮到胚胎髮育情況、氣温、出雛機內胚蛋數等因素,但主要依據發育情況來定。
2.濕度較高
出雛機濕度要比孵化機高15%以上,以利於出雛及防止雛雞脱水。
3.通風量最大
當入孵量接近孵化機容量時,應將風門開到最大位置。

出雛機落盤

出雛前停止翻蛋 出雛前停止翻蛋
1.落盤時間
有的地方在19天落盤,此時往往有少數胚蛋啄殼,因而會有碎蛋殼落在孵化機內,有時還會有早出殼雞從蛋盤上落下,拉出蛋車時,稍不留神就會壓死雛雞,不僅造成損失,也污染了孵化器。建議16~18天落盤(原因詳見《實用禽蛋孵化新法》一書)。
2.落盤要求
(1)落盤時要注意平端平放出雛盒,且動作要輕、穩、快,以減少破損及縮短胚蛋在機外的時間。
雞蛋落盤 雞蛋落盤
(2)出雛盒內不得放入太多(以單層平放佔底面積80%左右為宜),以免影響出雛。
(3)出雛盒之間必須卡牢。最上層要加盒蓋,以防雛雞跌落。
(4)落盤後的雛車在推向出雛器時,一定要由兩人緩緩推行,切忌用力快推,以防雛盒倒塌。
(5)進機前先關閉風扇,再開門推車,否則機內温、濕度下降過快而延長回升時間。
(6)進機後將風門開到最大位置並隨手關掉機內照明燈。

出雛機操作

1.撿雞
必須適時從出雛機撿雞。孵化滿20天,雞開始出殼,當出雛量達70%時,應開始撿蛋殼與撿雞一次,整個出雛期最好撿3次,以保證雛雞出殼後在機內所停留的時間不超過12小時。
撿雞 撿雞
2.助產
在撿蛋殼與雞的同時,要對出殼困難的人工助產。助產要掌握好時機和手法,否則效果不佳。對啄殼時間較長、毛稍發黃、血管枯萎、指彈蛋殼時能發出清脆鼓音的胚蛋,可用手指從啄孔剝開,輕輕將頭從翼下拉出,切不可全部拉出殼外。若指彈發出濁音,説明蛋黃囊未完全吸入腹內,此時要用指甲沿啄殼的路線將蛋殼劃破一圈,再放回原處,讓其自行出殼。遇到乾癟殼膜包住的胚蛋,需用温水濕潤後,再輕剝殼膜。對在蛋小頭破殼的,可在啄殼處小心地取下一塊殼,再順破口輕輕劃開一條裂縫,待一段時間後即可自行出殼。助產時切勿損傷血管,以免造成死亡。待大批雛雞出殼並撿出後,將尚未出殼蛋助產並重新並盤,推入出雛機,然後將温度提高1℃,濕度提高15%左右,以利於加速出雛。

出雛機消毒方法

1、 燻蒸法:將種蛋放入清潔的孵化機內,關閉進出氣孔和風機,然後按每立方米容積用高錳酸鉀(灰錳氧)7克、40%福爾馬林14毫升,先把高錳酸鉀放入盆裏,然後把福爾馬林溶液倒入,看到冒煙後隨即把進出氣孔和門打開排出氣體。這種方法是孵化機與種蛋同時消毒。消毒時要求温度22-33度,濕度在75%以上,這樣消毒才有效,如果是幹燻蒸就達不到消毒目的。
2、 新潔爾滅消毒法:原液為5%,使用時加水到50倍配成01%濃度的溶液,用噴霧器噴在種蛋表面或浸泡10分鐘後取出。
3、 氯消毒法(漂白粉):將種蛋浸入含有1.5%活性氯的漂白粉溶液中3分鐘,取出涼幹即可。
4、 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法: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將種蛋浸泡一分鐘,然後取出涼幹即可,但高錳酸鉀要現配現用。
5、 碘消毒法:把種蛋浸入0.1%的碘溶液中半分鐘到一分鐘,取出後涼幹即可。碘溶液的製法是:稱取10克碘片和15克碘化鉀溶於1000毫升水中,然後倒入9000毫升清水中即成0.1%碘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