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聲

鎖定
出聲,漢語詞語,拼音是chū shēng,意思是指説話;發出聲音。 [1] 
中文名
出聲
外文名
utter
拼    音
chū shēng
注    音
ㄔㄨ ㄕㄥ
釋    義
説話;發出聲音

出聲詞語釋義

説話;發出聲音。 [1] 

出聲運用示例

  1. 《呂氏春秋·審應》:“人主出聲應容,不可不審。凡主有識,言不欲先。”
  2.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3. 宋·黃冀之《南燼記聞》:“令人仍拽入小室中,拘以繩索,帝泣不敢出聲。”
  4. 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一日,請權貴祗候乾清門,出聲無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
  5. 明·李開先《畫角詩序》:“世嘗謂吹角,其實吸氣滿腹,底口始得出聲。”
  6. 茅盾《子夜》十八:“四小姐記得這是《鵩鳥賦》上的詞句,而且辨出那聲音就是杜新籜。她忍不住出聲笑了。”
參考資料
  • 1.    出聲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