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糶

鎖定
出糶,漢語詞語,拼音chū tiào,是指賣出糧食。
中文名
出糶
拼    音
chū tiào
釋    義
賣出糧食
注    音
ㄔㄨ ㄊㄧㄠˋ

出糶詞語釋義

賣出糧食。 [1] 

出糶運用示例

宋·蘇軾《乞減價糶常平米賑濟狀》:“若不別作奏請,專守本條,不與減價出糶,深恐今年春夏新陳不接之際,必致大段流殍。”
宋·朱熹《約束米牙不得兜攬搬米入市等事》:“契勘諸縣鄉村人户搬米入市出糶,多被米牙人兜攬拘截.”
《元典章·户部七·倉庫》:“除已移諮江浙行省,除支持糧斛外,餘有糧數,照依各處目今實直市挨陳出糶接濟貧民,仰行下合屬體施行。”
清·方苞《與徐司空蝶園書》:“歲祲之地,其糧聽有司出糶,俟秋成仍糴滿原額,分兩年帶運。”
《夢梁錄卷十五》:神姓蔣,世為杭人,樂於賑施,每歲秋成之際,糴谷如春夏價增時,以谷如元價出糶,不圖利源,如歲歉,則捐谷以予飢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