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汗

鎖定
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控制汗腺的神經是自主神經。出汗中樞隨動物而異,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腦下部(温熱性出汗)等。
中文名
出汗
外文名
sweating
分    類
温熱性出汗、精神性發汗、
出汗方式
自汗、盜汗、戰汗、絕汗
汗液成分
水、尿素、乳酸、脂肪酸
位    置
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腦下部
日本語
汗をかく あせをかく

出汗分類

出汗温熱性出汗

(thermal sweating),由交感神經調控,但節後神經纖維遞質是乙酰膽鹼。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膚都可出汗。通過出汗發散熱量調節體温。夏天坐着工作,每天的發汗量約為300克;體力勞動時可提高10倍;

出汗精神性發汗

(mental sweating),由交感神經腎上腺素節後纖維調控。是由精神興奮或痛覺刺激等原因所引起,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趾和腋窩3個部位。人在精神緊張時手心會出汗,即屬於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從加刺激到發汗的潛伏期極短,只有數秒到20秒。所以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影響下,神經衝動從大腦皮質傳遞到手掌小汗腺部,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升高,導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動短期內迅速增強,即產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學者認為另有精神出汗中樞,常保持有興奮性,一加刺激後即產生反應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蹠處表現最為明顯,也可見於手背、頭面、頸部、前臂和小腿等處。少數人在高度精神緊張時,甚至會出現汗如雨下,汗流浹背的全身大汗情況。在恆温動物中,山羊和兔都不出汗,貓和狗僅在足趾、牛和豬僅在鼻端出汗。這些不出汗的動物是通過淺促吸呼散熱來調節體温的。馬、驢、騾幾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屬於頂漿分泌腺;在人類,僅限於腋窩部位有頂漿分泌腺,其他全是外分泌汗腺。動物足蹠的出汗,認為在捕捉獵物時可防止滑脱,是生活上的適應現象。温熱性發汗的支配神經是交感膽鹼能神經纖維,精神性發汗的支配神經則是腎上腺素能神經纖維。出汗中樞隨動物而異,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腦下部(温熱性出汗)等。人的精神性出汗中樞推測是在大腦皮層。汗液約含0.2%的氯化鈉外,還含有K+、丙酮酸、乳酸、糖、肌酸酐和氨等。

出汗味覺性出汗

屬於一種生理現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薑、可可、咖啡 )後引起的多汗

出汗運動性出汗

屬於一種生理運動,所產生的汗

出汗療法

“出汗療法”是祖國醫學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中醫學認為“發熱出汗”不僅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而且具有可以調節神經的功能,擴張周圍小血管,改善微循環系統,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使內邪隨蒸發的汗液排出。

出汗出汗方式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温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衞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着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脱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脱的病人。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衞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衞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出汗與健康關係

一滴汗液裏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電氣石汗蒸房其比重約介於1.002~1.003之間,pH值4.2~7.5。NaCl約為300毫克/100毫升。
1~2%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汗液(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由於外界氣温升高,或體內產熱增加所致的熱刺激引起的發汗稱知覺發汗。此時發汗區域分佈廣,全身各部位皮膚,尤以前額、頸部、軀幹前後、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為頸、軀幹側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為股內側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精神緊張亦引起發汗,發汗中樞分佈於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覺蒸發約600~700毫升水。
出汗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所謂的被動出汗,是指由於天氣悶熱、心情煩躁而形成出汗,這種出汗方式對人體是不利的。相反,人體主動運動而出的汗,被稱為主動出汗,它有利於保持人體內的温度,散發熱量,是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的。
汗的作用是調節體温,細想起來,人的機體真如同是一台精密的機械。如果不出汗,那就糟了。一運動,血液循環加快,體温升高汗,使體温下降;天冷了,汗腺和毛孔就收縮,不再流汗,防止體温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