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新越藝社

鎖定
女子越劇演員訓練班,在滬開辦於1950年冬。由男班老藝人比較集中的復興越劇團創辦,社址租用南市文廟路73號私人宅邸,社長童正初,副社長陳煥(藝名筱世昌),社務委員周劍鶴、陳德祿等,均系男班老藝人。
中文名
出新越藝社
類    型
女子越劇演員訓練班
開辦時間
1950年冬
地    方

出新越藝社發展歷史

女子越劇演員訓練班,在滬開辦於1950年冬。由男班老藝人比較集中的復興越劇團創辦,社址租用南市文廟路73號私人宅邸,社長童正初,副社長陳煥(藝名筱世昌),社務委員周劍鶴、陳德祿等,均系男班老藝人。經公開登報招考,錄取了年齡11歲至18歲的青少年學員108名,於1950年12月15日開學(學制未作規定)。教師有男班老藝人劉金玉、張小林、陳元春、張福奎、裘福彪、陳德祿、呂茂洪和女班老藝人屠杏花邢月芳小白玉梅等。學員均走讀,每月繳學費5元。該社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指導下創設的民辦藝訓班,與舊科班有着本質的不同,為培養越劇接班人的辦學宗旨比較明確,辦學人員和教師有較強的事業心,專職教師工薪微薄,兼職教師不取酬金。向學員收取的少量學費,用於校舍租金等教學開支上。

出新越藝社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舊科班師傅教唱賦子、説幕表戲的一套有所不同,教戲已用完整的劇本,學戲與排戲相結合,對學員不打不罵,生活管理比較嚴格,學藝期間沒有一個學員在私生活上出過問題。學員們集中學習了8個月,學會了《沉香扇》、《碧玉簪》、《盤夫索夫》、《梁山伯與祝英台》、《鴛鴦劍》、《孔雀東南飛》等大戲和部分小戲、摺子戲。1951年秋,師生組成4個實習演出團:出新一團、出新二團、出新三團、出新四團,分赴浙江杭、嘉、湖地區和滬寧鐵路沿線城鎮演出。其時伙食由集體供應,發給學員制服一套,每月生活費6元。在巡迴演出時,二團就落户江蘇鎮江;三團、四團合併落户浙江湖州;一團回滬後於1952年10月10日在老閘大戲院正式建團,定名為“上海市出新第一越劇團”,主要演員四柱頭有小生邵文娟、花旦馬雅萍、老生馮佩芬、小丑單林英。 [1]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