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奇制勝

(漢語成語)

鎖定
出奇制勝,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兵勢篇》。 [1-2] 
這則成語意思是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其本身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出奇制勝
拼    音
chū qízhì shèng
近義詞
六出奇計攻其不備
反義詞
按兵不動束手待斃
出    處
孫子兵法·兵勢篇》
注    音
ㄔㄨ ㄑㄧˊ ㄓㄧˋ ㄕㄥˋ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定語

出奇制勝成語出處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兵勢篇》) [1] 
後人據此提煉出“出奇制勝”這則成語。 [1] 

出奇制勝成語故事

公元前314年,齊國趁燕國內亂,攻破了燕的都城,殺死了燕王噲。燕昭王繼位後,決心報仇雪恨。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大將樂毅攻齊。五年間,燕軍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最後只剩下莒和即墨還在齊人手中。
齊國人田單精通兵法,足智多謀。開始的時候他在齊國的臨淄當一名小吏,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當樂毅率燕軍攻入齊國時,他逃往安平。不久,安平被燕軍攻破,田單又跑到了即墨城。這時,樂毅又將即墨團團圍住,即墨大夫戰死,守軍就推舉田單為將軍,領導即墨的抗燕鬥爭。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惠王繼位。燕惠王當太子的時候,與樂毅曾有過隔閡,彼此成見很深。田單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就暗地裏派人到燕國去散佈流言,説:“樂毅遲遲不攻打即墨是想收買人心,以便將來在齊國稱王。齊國人最擔心的就是怕另換一個主帥,那樣,即墨就會被攻破。”燕惠王對流言竟信以為真,立即派大將騎劫接替樂毅的職務,並調樂毅回國。
樂毅被無故撤職後,燕軍士氣低落。田單又派人混進燕軍內部,散佈謠言説:“齊軍最怕的是被燕軍割去俘虜的鼻子,如果燕軍進攻時,把割去鼻子的齊兵俘虜擺在隊前,即墨城一定不攻自破。”騎劫聽了,不知是計,就照着做了。守城的齊兵看見自己的同胞被割去鼻子,生怕也被燕軍俘虜,守城的意志更加堅定了。接着,田單又派人散佈謠言説:“我們最怕燕國人挖掘我們城外的祖墳,凌辱我們的祖先。”燕國人信以為真,把城外所有的墳墓都挖開,把屍骨堆在一起焚燒。即墨軍民目睹燕軍的暴行,無不咬牙切齒,一致要求與燕軍決一死戰。
田單看到齊兵的士氣高昂,就抓緊進行反攻燕軍的準備工作。他先派使者到燕營請求投降,並且與騎劫約定投降的日期。接着,又把百姓手中的金子集中起來,讓城裏的商人攜帶出城,秘密地送給燕軍將領,假意乞求説:“我們即墨就要投降了,請你們進城後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兒。”燕軍將領收下禮物,滿口答應,戰備更加鬆懈了。
這天夜裏,齊軍開始向燕軍發動進攻。田單把城裏的一千多頭老牛集中起來,給它們披上大紅色的衣裳,上面畫着五顏六色的圖案,又在牛角上捆上鋒利的尖刀,尾巴上綁上澆滿了油的蘆葦,然後點着火,將牛從暗中鑿穿的幾十個城牆洞口趕出去,並派五千精兵跟在牛羣后面。很快,牛的尾巴燒着了,牛被灼痛,就吼叫着朝前面燕營衝去。睡夢中的燕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怪物嚇得手足無措,四散逃亡,被牛撞死、踩死的士兵不計其數。跟隨牛羣的五千齊兵,一聲不響地衝入燕營,大刀闊斧地勇猛衝殺。齊軍又在城上擂起戰鼓,喊殺聲驚天動地。
燕軍毫無思想準備,突然遭到這麼猛烈的襲擊,一下子潰不成軍。齊兵趁亂殺死燕將騎劫,燕軍沒有了主帥,四處奔逃。田單率兵奮力追擊,終於收復了被燕軍佔領的七十多座城池。接着,田單又擁立襄王為齊君,恢復了齊國政權。田單因此被齊襄王封為安平君。
司馬遷在記述了田單用火牛破燕軍的事蹟後,高度評價了他這種“出奇制勝”的戰術。 [2] 

出奇制勝成語寓意

出奇制勝這則成語寓含着精妙的戰術,即用兵或奇計戰勝敵人。攻戰時必須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制勝。善於用兵的人自能層出不窮地使用權詐;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敵人不可捉摸,像一個環那樣讓人尋找不到頭尾。 [3-4] 

出奇制勝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出奇制勝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用於軍事或其它行動,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1] 
運用示例
唐·陸贄論替換李楚琳狀》:“況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 [1] 
宋·陳亮龍川文集·酌古論二·鄧禹》:“出奇制勝,變化如神。” [4]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於是奔走江湖。” [1] 
參考資料
  • 1.    出奇制勝的解釋|出奇制勝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8-01-27]
  • 2.    崔鍾雷.成語典故大全.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8:68-70
  • 3.    司馬遷.史記.長沙:嶽麓書社,1988:618
  • 4.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