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凹嘴巨嘴鳥

鎖定
凹嘴巨嘴鳥(學名:Ramphastos vitellinus)是鴷形目巨嘴鳥科的鳥類。外形略似犀鳥,長可達60公分。體羽主要為黑色或慄黑,咽喉和胸部是白色,有的則是檸檬黃色,尾的腹面帶鮮紅色。棲息於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雜食性,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
外文名
Channel-billed Toucan
別    名
凹嘴鵎鵼
中文學名
凹嘴巨嘴鳥
拉丁學名
Ramphastos vitellinus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鴷形目
巨嘴鳥科
巨嘴鳥屬
命名時間
M. H. K. Lichtenstein, 1823
保護級別
易危(VU)採用IUCN標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凹嘴巨嘴鳥外形特徵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是一種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鳥,最長可達60公分。體羽主要為黑色或慄黑,咽喉和胸部是白色,有的則是檸檬黃色,尾的腹面帶鮮紅色,嘴則以黑色為主,基部有一圈天藍色。成鳥的鼻孔隱於喙基下面。鳥的喙實際上很輕,遠沒有看上去那樣重。外面是一層薄薄的角質鞘,裏面中空,只是有不少細的骨質支撐杆交錯排列着。凹嘴巨嘴鳥的舌很長,喙緣呈明顯的鋸齒狀,喙基周圍無口須。裸露的眼皮通常着鮮豔的藍色。

凹嘴巨嘴鳥生活習性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
主要棲息於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鳥鳴聲嘶啞低沉。凹嘴巨嘴鳥雜食性,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有時也掠奪小鳥的巢穴,吃掉卵和雛鳥。
凹嘴巨嘴鳥棲息在熱帶雨林中,喜歡成羣活動,因為它們的祖先很早就告訴它們,集體行動勝過單打獨鬥。在羣體中,總有一隻鳥擔任哨兵,高度警惕地守衞在鳥羣周圍,這樣不論同伴們玩得多麼歡樂,也能及時發現敵人,防止被突然襲擊。 [1] 

凹嘴巨嘴鳥生長繁殖

親鳥雙方分擔孵卵任務,但常常缺乏耐心,很少會坐孵1小時以上。它們易受驚嚇,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即離巢飛走,並往往不會將卵遮掩起來。 [2]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以樹洞為巢,鍾愛的洞為木質良好、開口寬度剛好使成鳥鑽入,洞深17釐米~2米。若樹幹根部附近若有合適的洞穴,也會吸引通常營巢於高處的鳥將巢營於近地面處。
—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於未襯裏的穴中,大約16天孵化;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至少須經3個星期才能睜眼,孵後雛鳥則需要50天以上,幼鳥此後便獨立棲息於葉簇中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凹嘴巨嘴鳥進食特點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以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它吃飯可不像有些鳥類用嘴啄食,而是將食物向空中拋起,然後張開大嘴準確地將食物接入喉嚨,這樣做的優點在於食物不用經過它長長的大嘴,大大簡化了進食的過程,真是一個既靈巧又節省時間的絕妙方法。 [1] 

凹嘴巨嘴鳥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羣島(也稱福克蘭羣島)。

凹嘴巨嘴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易危(VU)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4] 
參考資料